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饭时分,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微妙。张婶做了几道拿手家常菜,香气扑鼻,但平日里吃饭最凶猛的几位男丁——孔大、孔二、朱军,甚至包括赵宇和周桐,都显得有些食欲不振,筷子动得慢吞吞的。

张婶看着满桌没怎么动的菜,脸上有些不安,小声问旁边的徐巧:“夫人,是不是今天的菜不合口味?怎么大家都……”

徐巧连忙温声解释:“张婶,您别多想,您的手艺好着呢。是他们几个上午在外面吃了不少烤羊蹄,这会儿还腻着,不是您饭菜的问题。”张婶这才松了口气。

赵宇和周桐坐在一起,边勉强吃着饭菜,边继续聊着天,话题主要还是围绕着桃城和赵德柱。

赵宇对侄子在周桐“逼迫”下竟然开始认字学习这件事,感到既惊讶又欣慰。

饭后,赵宇便起身告辞了。主要是有一位皇子在府里,他虽然表面上放松了些,但骨子里还是觉得拘谨,放不开手脚。他拍着胸脯保证过几日休沐一定带上厚礼再来,说完便风风火火地走了。

周桐看着赵宇远去的背影,有些欲言又止。他很想提醒赵叔,过几天来……大皇子大概率也还在啊……但赵宇人已经跑没影了。

下午,周桐正和沈怀民、欧阳羽在书房商讨一些细节,朱军前来通报,说是三皇子沈陵来了,还带着几个沉甸甸的箱子。

周桐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沈怀民,有些迟疑。沈怀民和欧阳羽交换了一个眼神,沈怀民平静地道:“无妨,让三弟进来吧。”

周桐点头,朱军便出去引路了。

沈陵来到欧阳羽书房外,先是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甚至下意识地搓了搓手,这才轻轻叩门,语气恭敬:“欧阳太傅,晚辈沈陵叨扰了。”

周桐起身去开门。沈陵一见周桐,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周兄,打扰打扰!”他笑着迈步进来,目光一转,就看到了坐在一旁,正似笑非笑看着他的沈怀民。

沈陵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脚步都顿了一下,有些结巴地开口:“大……大哥?您……您怎么也在?”

沈怀民朝他招招手,语气如常:“过来坐。”

沈陵赶紧小步快走过去,在沈怀民下首坐下,脸上带着点小心翼翼和好奇:“大哥,您今日怎么有空来欧阳大人府上?”

沈怀民看着他,先是调侃了一句:“三弟,我看你近日……似乎又丰腴了些?”

沈陵干笑两声,摸了摸自己圆润的肚子:“可能……可能是府里厨子手艺见长,在外面应酬也多……呵呵。”

沈怀民笑了笑,不再逗他,切入正题:“你是来送报社的启动资金的?”

沈陵连忙点头:“正是正是!想着早日将此事办妥。”

沈怀民颔首:“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三弟有心了。”

沈陵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好奇,小声问道,“大哥,您来欧阳大人这儿是……?”

沈怀民神色平静,坦然道:“告诉你也无妨。我与父皇立下了一年之约。”他指了指自己,“一年之内,坐上储君之位。”

沈陵吃了一惊,眼睛瞪大:“大哥!您……您想通了?!”他随即想到关键问题,“那……那戚薇姐她……?”

沈怀民语气坚定:“她自然是未来的太子妃。”

沈陵被这信息量冲击得有点懵:“可……可是父皇他……?还有那些文官……”

沈怀民道:“父皇已应允。前提是达成约定,并且……能设法让天下文人,至少是大部分,对此事‘收声’。”

沈陵消化了一下这个重磅消息,猛地将手中的折扇在掌心一拍,脸上露出由衷的喜悦:“这是大好事啊!父皇他终于……终于肯正视此事了!”

他随即联想到报社,恍然大悟,“那这报社……莫非是大哥您……?”他猜测这是沈怀民布局的一部分。

沈陵立刻表态:“若真是如此,弟弟我第一个支持!这些银钱,干脆就直接记在大哥名下!

朝中那些喜好议论的大臣,弟弟我也想办法去疏通打点,务必让他们少嚼舌根!”

沈怀民却摇了摇头,语气温和但不容置疑:“三弟,你的心意大哥明白。但报社是报社,你我之事是你我之事,这是两回事。

报社首要之功用,在于开启民智、传播讯息,让百姓知晓朝廷政令、天下大事。此事由你发起资助,这份名声和功劳,自然是你应得的。我这个做大哥的,岂有抢占弟弟功劳之理?”

他顿了顿,继续道:“报社如同一面镜子,既能将善政德行之光放大,照于天下,亦能映照出不足之处,促使我等自省。

该由大哥承担的责任,大哥自会承担。三弟不必过于忧心,更不必将所有事都揽到自己身上。”

沈陵听了这番话,心中既感动又佩服,连忙点头:“好好好!大哥说的是!是弟弟考虑不周了!”

他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哎呀,大哥您终于肯坐上那个位置了!您不知道,前段时日您不在京中,我府上的门槛都快被各路人马踏破了,烦不胜烦!以后就好了!

大哥,日后但凡有用得着弟弟的地方,您只需知会一声,弟弟我定义不容辞!”

沈怀民笑着拍了拍他厚实的肩膀:“与其想着帮我挡事,三弟不如先把你身上这圈‘福气’减减?储君的兄弟,总得有个英武样子不是?”

沈陵顿时苦了脸,干笑道:“大哥……这个……这个能不能除外?弟弟我就好这一口……”

他这模样,引得周桐和欧阳羽都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沈陵又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闲话,便起身告辞,言道改日再来请教欧阳羽学问。周桐送他出门。

跟随沈陵而来的下人都在门房处的客房休息,此时也跟了上来。走在庭院中,周桐不禁感慨道:“殿下与几位兄弟的感情,着实令人羡慕。”

沈陵闻言,脸上露出真挚的神情,叹道:“那是自然。周老弟,不瞒你说,这储君之位,在我等兄弟心中,从来就只能是大哥的。

当年父皇尚在军中历练,无暇顾及我们几个小的,都是大哥和戚薇姐像爹娘一样护着我们,教我们识字明理,带我们玩耍……(他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这份情谊,岂是寻常可比?”

周桐听了,心中了然。这兄弟情谊,倒颇有几分历史上那些“最稳太子”(如朱标)与兄弟和睦的影子。

他暗自思忖:既然站队了,是不是得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些预防风寒、天花(古代大杀器)的药材或方法?以防万一?嗯,很好,任务清单上又多了一项。

送走沈陵,周桐回到自己房间,长舒一口气:“总算暂时没我什么事了……接下来,得好好研究一下我的蜂窝煤大业了!煤炭……长阳城附近哪里有煤矿来着?得空得问问朱军他们这些地头蛇……”

他推开门,只见徐巧正坐在窗边,就着天光专注地刺绣。

周桐走过去,柔声道:“别老是盯着这么细的活儿,仔细伤了眼睛。”

徐巧抬起头,笑了笑:“闲着也是闲着嘛。”

周桐在她身边坐下:“怎么没事做?可以活动活动筋骨,打打拳啊。你看你,手总是凉凉的,得多动动,气血才能活络。”

他故意用上了关心则乱的口吻。

徐巧放下手中的绣绷,站起身,竟真的像模像样地摆了个拳法的起手式,眉眼弯弯地看着他:“那你陪我一起练?”

周桐被她这可爱的样子逗乐了,笑着打趣:“哟?这是哪门子拳法?‘歹徒兴奋拳’吗?”

徐巧一听,俏脸微红,嗔怪地挥着小拳头就轻轻捶了过来:“让你胡说!”

两人笑闹着,气氛温馨。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朱军刻意的咳嗽声:“那个……咳咳……小说书,有你的信,我给你放窗台上了啊!”

周桐和徐巧同时转头,才发现刚才打闹时,房门没关严,留了一条缝。两人顿时都有些尴尬。

周桐赶紧整理了一下表情,走出去,只看到朱军一个迅速远去的、略显仓促的背影。(周桐脑海里莫名闪过朱自清《背影》里父亲爬月台的片段……)

他走到窗边,拿起那封信。信封样式素雅,上面写着“周桐大人 亲启”,字迹娟秀。

周桐拆开信,快速浏览了一遍。信是施茜写来的,开头是一些问候和感谢的客套话,然后委婉地提出,若周大人今日方便,不知她能否过府拜访,与芷若(徐巧)一叙。

周桐拿着信走回屋里,递给徐巧,笑道:“你这朋友动作可真快,信这就送来了?看来是真的很想你啊。”

徐巧接过信仔细看完,抬起头,眼中带着期盼看向周桐:“能让薇薇她过来吗?”

周桐爽快点头:“当然可以。你写封回信,约个时间就好。”

徐巧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明媚的笑容,放下信笺,上前一步轻轻抱住周桐,将脸埋在他胸前,声音软糯:“夫君,你最好啦~~”

周桐搂着她,感受着怀中的温香软玉,心里美滋滋的,低头在她发间嗅了嗅,故意压低声音道:“光说好可不行……是不是得有点实质性的奖励?”

徐巧脸颊绯红,轻轻捶了他一下,声音细若蚊蚋:“没个正经……晚上再说……”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