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0万?”

楚峰听到报价,表情依旧淡定,只抬眼看向李老板:“李老板果然是行家,这价格还算在合理范畴。”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笃定:“不过,这个价格还是略微偏低了。”

李老板眉头微蹙,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了两下,目光却始终没从哥釉罐子上移开。

那“金丝铁线”的开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釉层肥厚得像凝住的酥油,是明朝时期的没问题。

“那楚先生,想卖多少钱?”

“100万。”楚峰笑着吐出数字,语气沉稳。

“100万?”李老板当即摇头,指尖下意识攥紧了放大镜。

“这个价格太高了,我收不了。”

嘴上拒绝得干脆,眼神却透着藏不住的心动,视线在瓷器上停留了好几秒。

楚峰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浅笑:“100万贵吗?

去年华夏御宝秋拍,一件明代哥釉双耳炉,釉色发灰,器型也不如这件饱满,罐身还有条细冲线,最后落锤价都90万。

我这罐子品相完整,连个磕碰都没有,难道还比不上那件?”

“楚先生确实懂行,那条拍卖新闻我也看过。

不过拍卖行的价格虚头大,佣金、溢价加起来,比私下交易高不少。

我要是按拍卖价收,根本没有利润,搞不好还得亏钱。”

李老板话锋一转:“我给的价是直接现款转账,没有任何套路,比拍卖行省心多了。”

“那是自然,不然我也不会直奔您的店。”楚峰点头认同,随即话锋又收了回来。

“但80万还是太低。这哥釉瓜棱罐存世量本就不多,尤其宣德时期的更是少见,买到就是赚到,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说着,他掏出手机,快速翻出一张图片递过去。

“我记得故宫博物院也藏了一件类似的,胎釉、造型一模一样,不过那件罐口有处磕碰,品相远不如这个。李老板您看看。”

李老板此前还真没听过这说法,连忙凑过身,眯着眼盯着手机屏幕。

图片里的瓷器摆在故宫展厅的玻璃柜里,下方标注着“明宣德 仿哥窑瓜棱罐”。

样式、大小和桌上这件一样。

他看着手机屏幕,又抬头对比了一下实物:“还真是!样式一致,是同一时期的东西,楚先生这功课做得够足。”

若能收一件“故宫同款”的藏品,对古玩店来说既是镇店货,也是谈资。

别说他自己心动,客户见了也多半愿意加价。

李老板眼神里的犹豫渐渐褪去:“听你介绍,我对这件瓷器是真喜欢。这样,我再加10万,90万这真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再多就真没利润了。”

说完,他紧盯着楚峰,等着楚峰的表态。

楚峰见他把话说到这份上,爽快点头:“痛快!90万就90万。”

李老板瞬间松了口气,脸上的喜色藏都藏不住,连忙起身:“楚先生敞亮!

说实话,这瓷器我真是没赚钱,主要是想交您这个朋友。

以后要是有好货,可得先想着我啊!”

“那是当然,多谢李老板。”楚峰笑着回应。

一旁的白婕听得心潮澎湃。

从老瓷坊的2000块,到这里的90万。

不过短短半小时,价格翻了几百倍。

原来古玩交易门道这么深,比她想象中精彩太多。

李老板连忙要了楚峰的银行卡号,吩咐店员转账,又亲自给两人倒了杯热茶。

“楚先生,稍等两分钟,钱马上到账。”

楚峰没坐下,目光顺势扫过店内的藏品。

货架上的瓷器、字画摆放得整整齐齐,大多是明清民窑和近现代仿品,没什么特别的。

李老板见状,立刻热情邀道:“楚先生,我这还有不少好东西,您要是看中了什么,价格好商量,绝对给您优惠!”

他是真心想和楚峰拉近距离,这等懂行又爽快的客户,可遇不可求。

“也好,正好逛逛,若是有合眼缘的,就收几件。”楚峰点头起身。

白婕也好奇地跟在后面,眼睛扫过琳琅满目的藏品。

李老板跟在楚峰身旁,不时介绍着。

这时,楚峰的脚步却突然在角落的矮柜前停住了。

那里堆着几件不起眼的粗瓷,蒙着层薄灰,显然是长期没人问津的货。

大多是明代民窑的碗碟,胎体厚重,釉色暗沉。

最底层躺着个黑釉盘子,边缘还有点变形,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李老板,这个盘子是什么年代的?”楚峰弯腰拿起盘子,指尖摩挲着粗糙的釉面,语气平淡。

李老板瞥了一眼,没有当回事:“这个啊,这是早年收一批老货时混进来的,明代民窑的黑釉盘。

胎太厚,釉色也不均,做工糙得很,一直没人要。”

楚峰却喜欢的很!

他的透视眼穿透了那层厚达3毫米的粗瓷外壳,内层竟藏着个完整的青花瓷盘!

青花发色浓艳,纹饰是典型的宣德缠枝莲纹,胎质细腻洁白,一看就是官窑器物。

这是“套胎瓷”!

根据古籍记载,明清的一些收藏家为了在战乱中隐藏宝物,特意用粗瓷将珍品包裹起来,手法极为精巧,成本不菲。

能被这么保护的瓷器,通常都是价值很高的瓷器。

他强压着内心的震撼,掂量了一下盘子,皱眉道:“确实够沉的,不过黑釉盘倒是少见。”

“少见也不值钱,喜欢这玩意的不多。”李老板笑道。

“楚先生要是真喜欢,给800块就行,算给您添个玩意儿。”

他压根没把这粗瓷盘放眼里,只当是送个人情。

楚峰也没还价。

刚赚了90万,犯不着为800块纠结。

他掏出手机扫码付款,将盘子拿在手里:“谢了李老板,这盘子我收了。”

楚峰付完800块,90万的转账也刚好到账。

收到钱后,楚峰没有继续停留,拿着黑釉盘子,离开古玩店。

没想到这次陪白婕体验捡漏,最后竟然还赚了一件。

出了古玩店,白婕好奇询问。

“楚峰,这种民窑的普通盘子你也感兴趣。难道是店主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