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请问如何理解张红旗和刘浩告诉他的事情,旁人不得而知。
但那天在文化馆职工大会上,发生的一切王先农永远都不会忘记。
这个事情咋说呢,一个本本分分的木讷老实人,突然有一天发现整个世界运转的规则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按部就班。
其带来的冲击,堪比新婚之夜。
王先农或许一辈子都没办法做出类似张红旗和刘浩他们想出来的举动,但是并不妨碍这位王老师认准了刘浩这个搭档。
老实人只是老实,不是傻。
既然匹配机制开了眼,让他有机会和一个神级队友组队,那么王先农绝对不会轻易的离开这支队伍。
说不太好听一点,刘浩之所以坐视事情发展到王老师被人围攻的场面,求的就是一个不会抛开自己半路背叛的搭档。
你要说刘浩有什么太深的谋算,这还真的是污蔑了他。
毕竟对刘浩而言,去京城的北影厂改剧本,能够顺理成章,体体面面的留在京城,你也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小孩子置气的手段罢了。
至于后续,一直留在北影厂,借调或者甚至把工作关系调入北影厂,从来都不是刘浩追求的,后者说这小子压根就不在意。
这一切都是王先农孜孜不倦所求的,也是他这么一个文学功底扎实,偏偏没什么天赋,单凭自己努力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眼下成就的老实人能够想出来的,能够触摸到的逆天改命的机会。
两相对比,实际上反倒是王老师所收获的更加多一些,也更加深远一些。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眼下,但凡不是有这次举报事件,类似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王老师真就是有些飘飘然了。
举报事件一出,一个兜头就要下一盆冰冷的凉水,王老师瞬间就清醒了。
如果不是他心里多多少少已经有所看轻的合作伙伴刘浩突然出现,原本已经触摸到的逆天改命的机会就消失了。
王先农会产生诸多心理上的变化,实属人之常情。
毕竟整个牧马人的剧本全都是由他一笔一画写成的。
而整个剧本的所有剧情故事,乃至于一些微小处的细节,王老师也是烂熟于心的。
随便换个人,都会产生一些古怪的念头。
当然,如果刘浩也是一位王老师,眼中有着很高文学造诣的人,那么两个人继续合作,一同奋斗也实属正常。
可偏偏的刘浩长得太好看,平日里又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落到王先农这样木讷呆板的人眼中,那就是油滑。
不过好在真就和刘浩预料的一样,出现了被举报信围攻的场面,在一切不好的苗头刚出现的时候,原本该发生的一切都被按下了停止键。
只能说王先农运气好。
随着王先农等各种手续办好,刘浩和他一块儿坐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
临走前,刘浩和张红旗他们约定,等他在京城安稳下来,把好吃的好玩的都咂摸一遍,到时候就给大家写信。
然后大家一起组团去京城找他,然后浩哥领着你们好好的逛吃一番。
这家伙放到后世妥妥的旅游博主。
刘浩走的时候,真就是大包小包没少带。
和拎着一个半旧手提包的王老师那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咋说呢,不管是林彩英还是马晓玲,亦或者马晓玲的大哥和嫂子以及家长的长辈,人家刘浩都面面俱到。
别说京城什么都不缺的这种话,也别说可以寄包裹之类的说法,啥玩意儿也没有,亲自带过去,亲手给送到人家跟前儿更能拉近关系不是?
更何况,这些人本来就是呆在一起的,刘浩这属于新加入的,总得尽快地融洽地融入到小集体中嘛。
要说人情世故这一块,年轻一辈儿里头,还真就没人能和人家浩哥相提并论。
非要矮子里面找高个,也只能说年龄最小的张再庆能够与之并驾齐驱了。
刘浩临走之前,还是在张红旗的小院里面,一大帮子人吃了顿饭。
听说浩哥要去京城,等闲一年半载见不着一面,正抱着一整个卤猪耳朵啃的张再庆,当时就哇哇大哭。
“浩哥,你这一走得老长时间见不着了,我想你可咋整啊?
你到了京城指定得交新兄弟,有了新兄弟,你指定就忘了我了……
浩哥嗷,我的浩哥嗷!!!”
这特么的,虽然场面和动静容易引发误会,但咱就说俺们再庆这情义,是吧,真真滴!
好嘛,张再庆这么一嚎,吓得李秀芝赶紧把他手里的猪耳朵塞进这小子嘴里。
满院子的人哈哈大笑,刘浩红着眼圈,一边乐呵,一边把自己的好兄弟张再庆抱起来。
哥俩凑一旁小声说了半天悄悄话,这才把伤心的张再庆哄得破涕为笑。
最后人家哥俩还拉了拉小拇指,也不知道究竟约定了啥。
送走了刘浩,张红旗和赵铁柱就开始咂摸咋整个驻京办的编外人员身份。
说白了,这兄弟俩纯属闲的。
同时刘浩另辟蹊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折腾了一个体面的方式去了京城,别让张红旗和赵铁柱眼热不已。
赵铁柱只是单纯的对首都向往。
而张红旗则抱有着比较世俗的杂念……他媳妇儿搁京城呐!
特么的,二十郎当岁正是能干的年纪,媳妇儿不在身边,也没一个人约束管教啥的。
日子一长,就容易犯错误。
作为一个三观极正的好青年,张红旗实在是不想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