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时间上来打量张红旗的生活,就会发现变化堪称极速。
原本在张红旗的规划当中,老老实实打猎养家,手里头尽可能的存一笔钱。
等到过几年政策有所变化,就可以凭借自己积累的人脉以及对未来方向的了解,让自己和家里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如果有余力,就带着乡亲们闯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真等到东北这片地方,不可避免地走入衰败的境地时,最起码自己身边的人不用活得那么狼狈,那么苦苦挣扎。
可自从取了老吴家留下的宝之后,张红旗的生活和所处的环境急速的产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玩意儿,啥年月有钱都不背亏昂。
刘浩跑去京城,好像一下子点醒了张红旗。
手里有了巨额的财富,好像大略应该自己不该在按部就班的,按照之前的规划生活了。
自己或许可以折腾出更大的动静,或许可以让身边的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或许可以为乡亲们闯出一条更宽阔的路来。
当然,不管在任何时候,张红旗对未来的发展对自己该走的路,都将远近亲疏分得很明白。
他不是个圣人,哪怕是在眼下,张红旗想要惠及身边人的顺序也是由近而远的。
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真就一点没错。
张红旗肯定是希望自己成为能力大的那个人,可他还做不出来为了所谓的责任,献祭了自己家人和身边朋友的举动。
去京城的好处多多,能够和林彩英团聚,夫妻两个不用再过两地分居的日子只是其中一项。
手中暂时拥有了方便变现的金条,让张红旗可以趁着眼下还能捡漏的时候,为将来多储存一些资本。
同时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切好似冒进一样的突飞猛进,和张红旗以及林彩英两口子之前的规划,没有任何冲突。
靠山屯的药材种植依然在积累经验,与此同时,周红婷也在有意识的宣传,老林子里的那些山货一旦运出去,有多招人稀罕!
老林子里头的好玩意儿真就不少,趁着眼下大家都还没有这个观念,也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提前形成一定的规模,甚至造就一定的口碑效应,在未来的日子,最起码靠山屯乃至清泉县的乡亲们,日子会越来越好。
眼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漫山遍野的木材,那一车皮一车皮拉出去的煤炭上头,等到山头都变秃了,地下都挖空了的时候,想要替大家找一个轻松的活法,太难。
真到了那时候,啥好招都晚了。
不管说是积重难返也好,转型的阵痛也罢,当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瞬间爆发的时候,是没有时间让所有人妥妥当当规划的。
面对大时代的浪潮,即便拥有着后世的记忆,张红旗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木筏子造的更大一些,更结实一些。
谁能够搭乘上这个木筏子,能够在最坏的情况下保全自己,全看各自的命运了。
张红旗和赵铁柱原本打算,是拜托刘浩的三姐夫想法的协调一下。
先通过借调的手段,把他俩的工作关系从清泉县林业局折腾到沈阳。
然后再通过借调或者委派的手段,整两个驻京办编外人员的身份。
至于这驻京办是哪个单位的驻京办并不重要,反正他俩又不占名额,又不占工资,要的无非是一个长期能够待在京城的身份罢了。
结果这事情让李秀秀和郑宏听说了,这两口子当时表情就十分的怪异。
李秀秀直接开口询问:“你俩天天不上班,是不是搁单位里还安插的有内线呀?
咋啥事儿你们都能听说呀?
我可把话说到头里,你俩有啥事要办,但凡不找我,今后我可是一点忙都不会再帮你们了!”
张红旗和赵铁柱也是面面相觑。
这咋正好好说话呢,李秀秀还整急眼了?
“俺们两个能有啥内线?有啥事儿不是找你就是找老郑,别的人俺们也信不过呀!”
张红旗一边说一边觉得自己和赵铁柱去京城的事儿,估摸着不用再麻烦三姐夫了,“那啥,秀秀,你那儿是不是有啥消息呀?
有消息就给俺们透个底儿呗。
俺们跟刘浩那是亲兄弟一样,可他三姐夫毕竟跟俺们没那么大的交情。
再说就算人家乐意帮这个忙,也是人情套人情的关系。
人家往里面塌人情就不说了,单单这个麻烦劲儿,没三五个月连个准信都不一定有!”
张红旗说的这些话真就一点没有夸大的成分。
别说什么编外人员不编外人员的,啥年月想在驻京办混个身份,那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都不说最难这一关,就是张红旗和赵铁柱从清泉县林业局借调到沈阳,不管是从哪个单位走,都足够让普通人奋斗三五年了。
李秀秀和郑宏对视了一眼,才发觉可能自己真的想岔了。
“咱们林业局前段日子下发的文件,说是要对一部分机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外省的办事处……”
李秀秀说的这些东西过于高端了,别说张红旗和赵铁柱压根就没去上过班,哪怕他俩天天按时按点上班,下了班义务加班到第二天早上呢,该不知道啥情况,依然也不会知道。
因为这东西压根就不是普通职工需要考虑的,也不是普通职工能够参与进去的。
说白了,根子还在建设兵团身上。
当初建设兵团还在的时候,身上承载的职能极其复杂,也十分的全面。
眼下改制了,各种职能和相应的义务自然是要进行拆分。
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绝大部分普通人或者普通职工眼中,好像所谓的改制,对他们影响不大。
因为他们的工作生活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可实际上作为统筹全局的某些人,所做的相应的工作真就不少。
甚至说能够把改革平稳的推动,其中不知道隐含了多少人的心血。
在保证改革顺利完成的同时,具体工作中自然有优先分级的。
而作为向全国各个地区不断输送血液的大东北,在重要的城市和地区设立办事处,原本就是必不可少的机构。
随着建设兵团改制主体任务已经逐步完成,眼下到了该收尾的阶段。
而这些设置在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办事处,自然也要进行重新的梳理。
“实际上,改革开始的时候,那些能兵强将都被调回来不少,而外地的那些办事处,有些已经改了招牌,有些还在用建设兵团的名义。
只不过行政上和相关的公章都已经全部换掉了。
这次下发的文件就是为了对人员上作出进一步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