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协议江六爷带一份走,其余的交给各方保管。
送走江六爷,江老爷子看向另外两房儿子儿媳。
“好了,这个家算是彻底分了,你们两房打算建房还是去村子里买房?”
江老二,“不知道村里的房子是个什么价。”
“应该不贵,毕竟建的比较久了,收拾也麻烦;跟村长说和说和,五十块应该能拿下来。”江老大估算过村里空着的两栋房子,他本来打算从里面选选一个买下来。
“那我去问问村长,合适就买,建房子麻烦,耽搁时间。”
江老三道:“那我也买,我跟二哥一起去。”
江老爷子深深瞅了江老大好几眼,听了其他两房的话,摆摆手让他们去了。
人都走了。
江老爷子盯着大儿子,问道:“现在满意了吧?”
“爹,什么我满不满意的,这不是被江福宝给弄怕了;别说您不怕江福宝的邪性,您要是不怕,还能分家分的这么利索?”
“臭小子。”江老爷子虚点他几下,没好气的说道:“以后别再气我和你娘了。”
说完回屋去了。
江老大拍了拍胸口放着的分家协议书,紧绷的心神总算松了下来,脸上扬起笑,高高兴兴回房去了。
“孩子娘,我们分家了,你看。”掏出分家协议书给她看。
姜红看了一眼上面满篇的字,她一个都不认识;不过,这份协议得妥善保管才行,“协议书放我的嫁妆柜子里锁上。”
“行。”
江老大走到她的嫁妆柜子前,打开柜子,拉开最上面带锁的抽屉;从衣服堆里摸出钥匙开锁,协议书放进去又重新锁上。
钥匙又换了一个地方,放到了挂衣裳的架子上挂着。
“放好了。”江老大掏出一百块交给她,“这是咱们的分家钱,你也放好;以后爹娘跟我们住,二房三房搬出去,我们就不用搬家了。”
姜红拿着钱蹙眉,“爹娘那么喜欢江福宝,愿意跟我们住?”
“爹也怕了,老三两口子伤的多重你也看到了。”
“那行吧,不过,跟我们住就不能贴补二房和三房,我们家还三个孩子呢。”先顾好自家,其他人跟她没多少关系。
救急不救穷,真等到需要帮助了,她自然会出力。
至于出钱,她也没钱,出什么钱。
妙善没想到分家这么愉快,把镇神塔好一顿夸。
唯一可惜的是,两位老人被江福宝的福运吓着了,选择跟他们大房住。
原主那一世,两位老人喜欢江福宝喜欢的不得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的;凡是江福宝想要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满足。
原主的机缘金手指就是这么没的。
二房三房很快买好房子搬了出去,江家清静了下来。
江老爷子对江福宝的态度变化极大,没事儿不去三房,连看都不想看到江福宝。
江老太却天天跑去帮忙带孩子。
姜红也不放心江老太带她的妙善,她不愿意带更好。
她需要出门干活时,要么把妙善绑在后背,要么让两个儿子在田埂上守着妹妹
时间如白驹过隙。
十年一晃而过。
妙善长成了能跑能跳的小姑娘,小小年纪的她雨雪可爱,灵气逼人;在外人眼里懂事知礼,不乏活泼可人的一面,村里人见过她的皆是心生喜爱。
连村里的长舌妇在说起她的时候,会在不自觉间说出一些美好的词汇。
三房的江福宝也长成了八岁小姑娘,一岁之前她屡屡动用福运,虽然也心想事成,但是代价付出的也大。
江老三和姜红好几次命悬一线,不是大病一场,就是外出摔倒险些嗑在石头、锄头上。
乃至于江老爷子和江老太也有倒霉的时候。
江老爷子还好,远离江福宝,没凑上去。
江老太起初喜欢江福宝喜欢的跟宝贝疙瘩似的,后来,三房一旦有好事发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倒霉事儿找上门来;连她也倒霉了好几次,平地摔都是轻的,有一次把门牙都给甩掉了,胳膊摔断了掉了三个月。
慢慢的,江老太在江老爷子的影响下也远离了江福宝。
有好事,必有倒霉事。
江福宝对自身福运产生了质疑,有时候回忆起上辈子因福运而幸福一生,顺风顺水的记忆都产生了怀疑。
她极少再动用福运,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姑娘。
随着江福宝、江妙善一年年长大,差距也就出来了。
七岁时,江妙善忽悠着父母把她送进了学堂,顺带把她两个哥哥也带了进去。
江淮、江海对可爱灵动的妹妹极为喜爱,近乎化身妹控。
江福宝则因自身平凡下来,日日忌惮福运而错过了最好的开蒙时机;等她反应过来,接受了自身福运已经不能正常使用后,她才想起来入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她可想放弃上辈子的丈夫。
江福宝入学时已经十岁,看到江妙善频频跳级,已经上了五年级;她也要跳级,可惜,跳级结果是只跳到了三年级。
四年级的卷子没考及格,学校不给跳。
即便比江妙善差一些,在江家村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江老太、江老爷子因两人之间的差距,选择了更好的一方,把关注度放在了妙善身上;越看妙善也越喜欢,到如今,两位老人对待她的态度,甚至跟最初对待江福宝的态度差多了。
江福宝没了从旁人身上汲取福运的能力,妙善也没刻意去打压她;只是提前把属于原主的金手指拿到了手,那是一个可以自从生产灵泉的羊脂玉珠子。
她已经认主放进了灵泉空间,平常喝水偶尔喝灵泉水,不曾过度取用。
让她看起来只是比同村女孩子健康些,白净些;至于五官,她没刻意改变,因为是胎穿,五官十分接近龙魂的样貌。
“爹娘,我们回来啦!”
妙善风风火火跑进院子,身后跟着她两个哥哥,十八岁的江淮和十六岁的江海。
两人入学晚,即便有妙善有意无意的引导,他们也只是勉强跟得上她的学习进度;所以,从读书开始,他们一直在一个班。
姜红看到三个孩子跑的满头大汗,脸色红扑扑的,赶紧给他们倒了一碗水。
三人接过去一口闷。
姜红看他们缓过劲儿来了,才问道:“考试结果怎么样?有没有考上初中?”
“娘!你闺女多聪明的人呀,一看就是考上了;而且,名列前茅,在整个镇上排第三。”妙善拍着胸.脯,自信明媚极了。
姜红乐呵呵的拍拍她的头,又看向两个儿子。
江淮道:“考上了,娘,我们能跟妹妹一起读初中了。”
好消息三连。
不一会儿,江家老宅传来欢声笑语。
三个出息的孙子孙女在,江老太看姜红和江老大也顺眼了很多,心境出奇的平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