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北方压力骤减。华北日军的“治安强化运动”也逐渐推行开来,我军根据地生存压力急剧上升,我军、我党组织在\"治安强化运动中\"受到严峻考验。
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就是日军把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即敌占区)“准治安区”(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非治安区”(即解放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对“治安区”以“清乡”为主,加强保甲制度,严密施行身份证办法和户口调查,实行连坐法,扩大自卫团、警备队,加强特务活动,以禁绝抗日活动。同时,进行各种欺骗宣传,宣扬“王道乐土”,以强化奴化统治。对“准治安区”以“蚕食”为主,恐怖政策与怀柔政策兼施,制造无人区,广修封锁沟、封锁墙和碉堡,以推广其占领区,封锁抗日根据地。对“非治安区”则以“扫荡”为主,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军所到之处,人、畜、财、物、田产一扫而光,无一幸免,致使许多村镇成为废墟。日军以极其残酷的破坏,企图动摇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
治安强化运动非常残酷,日军的扫荡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以伪军、会门、土匪为先导,做耳目,事先调查我军驻地,伪装我军,假称我军番号,藉以迷惑我抗日军民,造成敌人打击我军的有利条件。
2:欺骗、造谣、污蔑,挑拨我军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通过汉奸、伪军、会门、土匪放出消息:\"八路军xx部已经被消灭了,八路军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欢迎来到治安区,不然就要烧光杀光了啊!到敌占区又保险又安全”
\"八路军是“苏联的走狗”,日本扫荡,是因为这里有八路军”
\"八路军是吃干饭的,日本一来就跑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
3:扫荡主力方面则严密封锁消息。 次要方面,事前则佯攻试探,“扫荡”时则突然发作,机动部队与守备部联系,灵活的配合动作,好出其不意,攻我不备。
4:采取大的分进合击,各分路也配备相当大的兵力,使我们不能消灭其一路;同时,每一路又有小的分进合击,好使我军动转不便。
5:晓行夜袭,急进急退,时来时去,行止不定,来迷惑 我们,使我们对其行止无法捉摸。
6:黑夜里用探照灯封锁,隐蔽地则用火力搜索,占领全部村庄,拉网式的搜查。
7:第一步寻求主力作战,第二步诱迫群众回家,最后施行大烧大杀大抢的三光政策,随着毁灭政策而来的,是怀柔欺骗政策。
8:利用叛军、土匪、会门,分别对待不同的村庄,藉以造成我和群众的尖锐对立,来转移和减少群众对敌的仇恨心理, 实现敌人“以华制华”的政治
9:利用敌占区群众愚昧,诱骗胁迫他们到非治安区打砸抢。美其名曰:发八路军、新四军的洋财。制造不同地区之间的仇恨。
三光政策即杀光、抢光、烧光。日军通常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对抓获的我党人员、无辜群众进行虐杀,砍头都算是仁慈的,剥皮,挖心,挖眼、火烧、活埋、砍成二半或两截都是常态,这群畜牲连老人、小孩都不放过,经常把小孩挑在枪尖上或劈成两半。对付妇女就更不用说了,当众强奸、强迫亲人之间乱伦,羞辱之后虐杀。
说小鬼子猪狗不如都是在污辱猪狗。
之后日军抢走牛、羊、猪、农具、粮食等生产生活资料,然后一把火烧光所有能烧的。日军人为制造无人区,集村并户。妄图隔绝我军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这些与他们原来在东北、台湾所做的如出一辙,日军幻想通过这些手段让整个华北变成东北、台湾一样的治安区。
前世治安强化运动对我军的影响非常大,许多特别是平原根据地大面积缩水,由于日军大面积修建公路、铁路、炮楼、封锁沟形成网格。1941至1942年,敌人新筑和修复的铁路有700余公里,公路发展至3700余公里。各根据地封锁在网格里,切断各根据地的联系。使我军打运动战的机会大为减少。不仅是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对根据地产严重的影响,由于日军的封锁,根据地粮食等物资都出现了危机。
日军的蚕食政策也是有规律可行的,白军蚕食抗根据地一般分以下几步:
1、向准备蚕食的地区一根据地边沿进行秘密活动,寻求可以利用的对象,建立特务组织,发展暗“维持”。配合残酷的“扫荡”、镇压,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怖状态,做蚕食的准备。
2、准备完成后,依托其据点向正面或侧面迂回30到40里建立新据点,将被蚕食地区变成一个个被敌封锁包围的方格,称为格子。
一个个格子连接起来,形成格子网。在格子网内公开其秘密组织,捕捉抗日干部。先以很低的条件迫使群众建立公开“维持”,上钩后即行强化,这是根据地变为游击区(即敌所谓“准治安区”)敌我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阶段。
3、敌第2步如得手,即深入巩固,使这些地区变为完全的敌占区。抗日组织和民众遭受严重摧残,而敌人又利用这些地方再向根据地内进行新的蚕食。
这个政策见效慢但稳,上一世我军吃了大亏,再加上当时我军重火力不足,对于炮楼、碉堡一类的设施攻击非常困难。日军在前期实施这一政策还比较顺利,只是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才无力维持。
这一世受新四军大力发展军工的影响,我军主要根据地有能力自制火箭筒、火箭炮。我军火力比上一世好的多,日军修筑公路、铁路、炮楼、封锁沟的计划受到严重的影响。
封锁网络迟迟不能成型,特别是在山区情况更严重。平原地带根据地由于《破解治安强化运动方案》的推广,平原根据地军民广泛修筑抗日沟、地道,采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梅花庄战法等等,日军大扫荡难度也急剧增加。
日军围剿根据地我军需派出更多的兵力,进一步加剧了日军在华兵力短缺的状况。加上山条山战役华北方损失了2.8万人,迫使日军华北派遣军不得不缩小单次扫荡规模和扫荡区域。我军就有了更多的机会,通过根据地之间的合作,瓦解日军治安强化运动。
虽然与上一世相比,我军有了一些优势,少走了些弯路,但与日军实力对比未发生重大转变,日军治安强化运动仍对根据军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只是日军付出的代价比上一世要严重的多。
按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华北日军应会比历史上更早陷入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