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辰前世做了五六年的西南侯,对权力没有那么大的向往。
尤其是,林家几代人被皇族控制,令他心生厌倦。
这一世,护住了父亲,玫儿,护住了林家所有家眷,赵北辰自觉已经尽到了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
余下数十年,他只想为自己活。
他最大的心愿还是与飒娘隐居山中,做一对快活神仙。
可是飒娘如今想平天下,治天下,他只能默默在一旁协助。
“飒娘,你别忘了,咱俩拜过天地的,前世祖宗后世子孙,都记得,你我生世相随,永不相负……”
他轻轻咬着女君的耳垂,在她耳边轻言慢语。
“好,我不会忘记的,给我十年,十年造一个太平盛世,我就跟你隐居山林。”
……
女君登基,天下初定。
免税三年,让百姓休养生息。
赵北辰带着一千精兵,王朝上下,贪官污吏,富豪乡绅抄了个遍。
抄出来的金银财帛,足够养周王朝上下十年。
还交什么税?周飒手一挥,先免三年。
至于三年之后是否收税,收多少,容后再议。
周景元年,杂交稻被推广到大江南北,粮食丰收,百姓再无饥饿之忧。
周飒又推出许多改革措施。
全国上下,按人口均分田地,不许圈地囤积。
朝廷机构除兵部吏部工部不变之外,设农业部,商业部,教育部,女政司。
提高工匠与商人地位。
提高女子地位。
罗桂香和桃花都由皇宫内政侍官转到女政司,负责全周朝上下的女政事务。
周景二年,谢彦青与林萧月完婚。
两人在罗家村一个执掌男学堂,一个组建女卫队,早就情意相投。
林萧月自从谢家倾覆后,一直嚷嚷着不嫁,谢彦青苦苦守候三年,终于抱得美人归。
周景三年,罗文林迎娶王春燕,这一回却是郎情妾意,水到渠成。
两次婚宴,赵北辰都大醉而归,念念叨叨:
“飒娘,啥时候你也能与我有个仪式,让天下人知道,我是你夫君,不是你面首?”
赵北辰身无官职,只在皇宫内廷伴驾,文武百官当面百般讨好巴结,暗中却耻笑他是女君面首玩物。
周飒当然知道赵北辰委屈,只是她纵观历史,太知道男人是怎样玩弄权术,把控女性的。
如果她有个君夫,文武百官便可以通过这个君夫来架空她,继续维持男权社会。
周飒有许多事情要做,远比情爱重要,她也不想让权力争斗侵染她与赵北辰之间的感情。
所以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赵北辰无名无份,等了一年又一年。
周景四年,女君开始推行社会制度改革。
先废除婚嫁制度,重生育而轻婚嫁。鼓励女子受教育,从事各种行业。
入朝为官,入伍从军,行医经商,做各种工匠。
女子满十八岁后,可嫁人可娶夫,也可单身生育,也可终身不嫁不育。
女子每生育一次,可享有前后三年的带薪产假,同时领取一笔生育金。
周王朝子民出生便领取三亩供养田,终身也只可拥有三亩田,不可通过买卖或霸凌等方式侵占他人田地。
除了奉养田之外,周王朝子民一出生还可从官府领取赡养金,到十八岁。
十八岁之前,奉养田和赡养金都有母亲代管。
妇女儿童的福利与男子和家族完全分割,如此女子可不依赖于男子生存。
周景五年,周飒开始推行养老金制度。
男女同工同酬,积攒工龄享有养老金。
除此之外,女子生育后代,也能享有一笔额外养老金。
生育不再是女子的责任和义务,而是一份报酬可观的职业。
“繁衍后代是每个物种生存的关键,女子为此承担了太多痛苦与劳动,所以必须给予高额报酬。”周飒不厌其烦地给文武百官解释。
周王朝女子不需要依靠父母或男子生存,也可以不出去做工,生育一个孩子,所得可供母婴温饱。
生育两个孩子,母子女三人可小康。
生育三个孩子,母亲养老金储备额就足够她安享晚年了。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女子选择不生育。
女子也是有智慧的人,没有千百年来的洗脑教育,她们自然知道趋利避害。
倒是男子的道德与修养水平提高了许多。
没有社会制度与道德伦理观念的纵容,男子都谦和有礼,勤勤恳恳,做工换取生存资源。
若想要家庭,就必须让妻主满意,就好像男权社会,男子要求妻子三从四德一般,周王朝女子要求男子守德训。
女政司在各地都设有办事处,如有女子或幼儿被虐待或买卖,犯者必严惩,轻则割鼻刺字,重则绞刑。
改革自然艰难,最大阻力便来自男性。
他们习惯了做当权者,习惯了把女性当作资源,劳力甚至奴隶,自然不愿意失去这种优势。
周飒镇压了一批又一批,直到第一批女子单身生育者,第一批女子为官者,第一批女子入伍从军为将者,渐渐取代了男性,成为社会中流砥柱。
男子想要伴侣,想要孩子,想要家庭,就必须服从周飒制定的社会规则。
也有很多男子成为全职煮夫,全职奶爸。
因为没有婚嫁制度,男子若不轨不忠,或有家庭暴力,便会被驱逐,成为流浪汉。
周飒用了整整十年,才让女尊男卑思想深入人心。
她身边只有一个赵北辰,朝中曾有谄媚官员,为女君选美,送上妙龄男宠,被周飒贬官流放。
周景十年,周忆香十九岁,曾峤舒十八岁,周忆南二十一岁,林如玫十五岁。
周飒在他们四人中举行了一场考核,最终选择曾峤舒为下一任女君继承人。
罗文林很担心,一个没有异能的女君,可能会被颠覆。
“你忘了,我们都是不灭之灵,就算这具肉身死亡,魂魄还是可以选择另一个肉身继续存活于世间。”
周飒与尼可,永世轮回,守护这人间。
周景十二年,女君退位,禅让于下一任周文君。
同年,周飒与赵北辰大婚。
永结同心,两不相负。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