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山微微一愣,立马就明白了李有财的意思。
守着点儿的目的,不是防着丢了东西,而且防着多出什么东西。
有些事儿可以不信,却是不能不敬!
就算是在后世,那些大楼盘开工,甚至是国家级的工程上马都得请人看看,还要大张旗鼓地搞一些仪式,不然就会很不顺利。
五千多年的文化,能流传到现在的都是有原因。
不然早就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陈大山也想相信科学。
可是连重生这种事儿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他还怎么相信?
而且两世为人,他也听说过不少盖房子的时候犯了忌讳,出现可怕后果的传闻。
有人家里盖好新房住了进去,短短两三年家里就死得只剩一个老头,后来才发现房梁上横着一把刀。
还有人盖房子的时候,地基下面被人埋了鸡头,一家人病的病死的死。
石磨、坟头石、碑石、斧子、剪刀、木工师傅用的墨盒……
真要有人搞歪门邪道,法子可太多了!
陈大山之前跟村里那些人一直都不对付,虽说现在大部分人都朝他低了头,可又有几个真心实意的?
再说了,人心这东西本来就是琢磨不透的!
不少人心理都是阴暗的,哪怕平日里关系再好,也一样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特别是盖房子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都会冒出来,让人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人心险恶!
陈大山思索了一会儿,随即朝李有财点头道:“我知道了,有财叔!”
“明儿大柱兄弟俩要去县城送货,等回来了我再给他俩说!”
距离上次去县城,又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了!
因为很多料子都是王福生一家裁剪好了的,而且高彩霞她们也都能帮赵慧兰完成一部分绣商标的活儿,因此女人们虽然每天都得帮着做饭,依然还是做出了不少衣裳。
等到李大柱兄弟俩把这些衣裳送到县城,再把王福生他做好的带回来绣上商标再送去,慧兰服饰也就能进入持续经营状态了。
第二天一大早,兄弟俩就各背着一个大麻袋出了门。
对于他俩来说,这些衣裳倒是算不上重。
只是体积不小,远远看去就跟两只大蜗牛似的!
陈大山去年腊月花八百块买下村里的保管室,满打满算也才住了两个月就又要盖新房,而且平出来的场地还大到了夸张的地步。
山里的田地大部分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有人家的地在这边山坡上,有人家的地在那边山坡上。
隔着老远一边干活儿一边拉家常,嗓门儿小了哪里听得到?
从陈大山家盖新房的消息传出来开始,各种各样的喊出来的议论声,就天天都在这山里四处回荡了。
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陈大山不会过日子的,有笑话李新鼎和卢招娣两个放着陈大山那么有本事的儿子不要的,也有指责陈大山不孝的。
如此“盛况”,自然也少不了有心讨好陈大山,故意朝卢招娣和李新鼎面前说风凉话的人。
“有些人呐,这会儿怕是连肠子都悔青了哟,明明可以跟着人大山过好日子的,非要干那些黑心烂肺的事儿!”
“这话说的,难不成人家大山的本事,还是跟他们分家了才凭空长出来的?”
“李新鼎两口子把他当牛当马使唤了那么些年,怕是早就吃撑了!”
“不然他们拖着那俩不干活儿的丫头和小子,一家老小五六张嘴,闹饥荒那几年咋可能吃得上饭?”
“没见一开年李德文那小子就读书去了?我听说光学费都得十几块呢!”
“还有李春梅那个丫头,都多少日子没落家了?”
“正是农忙的时候,要是没点儿家底,谁家姑娘敢不在家里干活儿,还在外面野?”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真是丧良心啊,幸好大山跟他们分了家,要是继续养着他们一大家子,哪能过上如今这种好日子?”
看着后面山坡上陈大山家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天天好吃好喝地招待那些做工的,也没给他们送一碗……
李新鼎和卢招娣这几天那是真叫一个咬牙切齿!
在他们心里,陈大山是他们的儿子,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应该有他们一份儿的!
再听到这些风凉话,更是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动不动就放下锄头叉着腰,站在地里扯着嗓子跟人对骂。
可他俩骂得脏,人家骂得更脏,他俩蹦得高,人家蹦得更高!
主打一个用魔法打败魔法,气得他俩好几次都差点背了气。
当然,也还是有人帮着他们说话,倚老卖老地在那劝架的:“哎呀,他们咋说都是一家人,陈大山一个年轻人,也不知道大方点,谁都有老的一天……”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再咋样也……”
就连赵慧兰今天去李有财家门口的菜园摘蒜苗回去当调料,都被人拦住说叨了一阵:“大山家的啊,要想家和万事兴,这做媳妇的可重要了!”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咱可不能干那种挑拨人家母子不和的事儿啊!”
“这种事儿不仅不能干,还得劝着点,劝自家男人要孝顺,别跟老人对着干……”
虽说赵慧兰如今早已不是以前那个软面团,但是骂架这种事儿哪里是三两天就能学会的?
她冷着脸瞪了那人一眼,憋了半天才憋出了四个字:“关闭屁事!”
天赋还是不错的!
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无解!
加上陈大山接连放过几次狠话,对方也不敢在她面前跳得太狠,这会儿还真就被她硬控了三秒。
这怼人的感觉……好爽!
赵慧兰捏着摘好的蒜苗转头就走,脚步分外轻快,感觉自己好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开春了,天黑得晚一些。
李大柱和李二柱兄弟俩今天回来的时候,天都还没有完全黑定。
去的时候是俩大蜗牛,回来的时候还是俩大蜗牛。
李大柱比较沉稳,李二柱却是个性子跳脱的主儿。
这小子刚一进门就咋呼了起来:“大山哥,慧兰嫂子,咱们回来啦!”
“哈哈,今儿又有好多人去买衣裳,我听玲玲姐说,现在……”
财不外露!
自己人倒是信得过,可这会儿正在堂屋里吃饭的,可还有几个烧砖师傅和篾匠师傅李老三呢!
陈大山都还没说啥,李跃进就已经冲过去拍了李二柱一巴掌:“瞎咋呼啥?”
“先吃饭,有事儿吃完饭再单独跟你大山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