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534章 享太庙乐章之三《太和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4章 享太庙乐章之三《太和舞》

享太庙乐章之三

太和舞

广乐既备,嘉荐既新。述先惟德,孝飨惟亲。七献具举,五齐毕陈。锡兹祚福,于万斯春。

《太和舞》译文:

盛大乐舞已然齐备,精美祭品新鲜洁净。

追述先祖唯崇德行,孝亲飨祀以表诚心。

七次献酒依次举礼,五种美酒尽皆陈列。

愿赐此福泽与国运,千秋万代如春常新。

注释:

? 以四言直译,凸显祭典中“崇德孝亲”的核心,及对福运长久的祈愿。

? “七献”“五齐”指祭祀礼仪细节,体现仪式庄重完备;“于万斯春”以春喻国运永续。

赏析

探幽《太和舞》:解码唐时祭祀文化的精神华章

在唐代诗歌的星河中,《太和舞》以其庄重肃穆的风格,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郊庙祭祀诗,这类作品在古代社会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与追思,更是维系家族、国家和社会精神信仰的重要纽带。《太和舞》凭借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生动地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雄浑气象,下面让我们逐联深入赏析。

首联:铺陈祭祀盛景,奠定庄重基调

广乐既备,嘉荐既新

诗歌开篇“广乐既备”,描绘出祭祀典礼上,各种乐器整齐罗列,奏响恢弘乐章的场景。“广乐”在古代泛指各类丰富的音乐,这些音乐按照特定的礼仪规范演奏,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它们不仅是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象征着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传达着人们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嘉荐既新”则描绘了祭品的新鲜与精良。在祭祀中,祭品是后人表达心意的重要载体,新鲜的祭品体现了祭祀者的诚意与用心。这一句表明,祭祀所选用的祭品皆经过精心挑选,展现出对祖先的敬重。这两句诗开篇即营造出神圣庄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肃穆的基调,宛如奏响一场祭祀盛典的序曲,将读者引入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之中。

颔联:传承祖先德行,凸显祭祀情感

述先惟德,孝飨惟亲

颔联“述先惟德”强调了对祖先高尚德行的传承与歌颂。祖先们凭借卓越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为家族和国家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祭祀的过程中,后人通过追忆祖先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品质,激励自身不断前行。

“孝飨惟亲”则将祭祀与孝道紧密相连,突出了子孙对祖先的拳拳孝心。祭祀作为一种表达孝道的重要方式,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奉,更是情感上的寄托。子孙们怀着深厚的敬意,以祭祀的方式缅怀祖先,体现了家族观念中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先辈的感恩,进一步深化了祭祀的意义,突出了祭祀活动所蕴含的庄重情感。

颈联:描绘祭祀规范,营造神圣氛围

七献具举,五齐毕陈

颈联“七献具举”详细描绘了祭祀中复杂而规范的七次献祭仪式。每次献祭都有特定的流程和意义,代表着后人对祖先的层层敬意。这一过程严格遵循着传统礼仪,不容有丝毫差错,体现了祭祀仪式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五齐毕陈”则展现了祭品的完备。“五齐”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五种不同等级的酒,它们的陈列不仅丰富了祭品的种类,更彰显了祭祀的周全。从丰富的祭品到严谨的仪式,无一不体现出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营造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氛围,使参与者深切感受到祭祀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

尾联:祈愿福泽庇佑,展望国家未来

锡兹祚福,于万斯春

尾联“锡兹祚福”直白地表达了对祖先赐福的殷切期盼。在古人的观念中,祖先的神灵具有庇佑后人的能力,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祖先赐予福泽,保佑家族繁荣、国家昌盛。

“于万斯春”则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象征着国家将如春天般生机盎然,永远繁荣昌盛。春天代表着新生、希望与繁荣,寓意国家在祖先的庇佑下,能够长治久安,历经千秋万代,始终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两句诗将对祖先的祈愿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强烈渴望,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对祖先德行的歌颂以及对国家繁荣的祈愿,全方位展现了唐代对祖先崇拜、家族观念和国家繁荣的高度重视。在语言上,诗歌用词精准、庄重典雅,如“广乐”“嘉荐”“七献”“五齐”等词汇,不仅体现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在意境营造上,诗歌从祭祀现场的庄重氛围,到对祖先精神的传承,再到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构建了一个宏大、庄严、神圣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唐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太和舞》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领略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