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 第473章 封禅谏言筹万策,东宫解惑定千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3章 封禅谏言筹万策,东宫解惑定千秋

大军行至幽州,李世民风疾再次发作,已骑不得马,仿佛一夜之间衰老了许多,而且此次颇有些不同寻常,竟然出现了吐血的症状,长孙无忌大惊失色,让高福将秦浩急急召来查看。

秦浩一番诊治,仍是未发现什么异常,但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司徒,陛下这病来得蹊跷,陛下的风疾与气疾虽是旧病,即便是同时发作亦不应有此种现状,难道就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吗?“

长孙无忌缓缓摇头,目光看向高福,高福脑海中狂转,然后拉着秦浩到了一旁,似是故意避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有些惊讶,也不好当场发作,袖子一甩,离得更是远了一些。

”秦驸马,你仔细看看陛下腰间的那个吊坠,看看是否有所异常,老奴记得陛下好像自从戴上这小东西后便身子不大好了。“

秦浩有些狐疑,高福见状,来到昏睡中的李世民身边,在腰中摸索了一阵,解下了五色石吊坠递到了秦浩的手中。

秦浩仔细打量着吊坠,入手只觉冰冰凉凉,脑海中开始翻滚起所有曾经读过的书籍,良久猛然睁开眼睛,声音极低问道:“难道有方士入宫赠与的陛下?”

高福苦笑道:“是魏王,送进来两枚,说是无意间得到的祥瑞,一块还送了太子殿下。”

秦浩也是无法断定,大唐没有检测手段实在是无法证实,毕竟无凭无据,不能妄言,将吊坠递给高福轻声低语,

“找个密封好些的盒子放到里面,这一路不要再给陛下佩戴,若陛下问起,便说收了起来。我不确定是否与此物有关,只能一路上小心观察对比。”

转身面对长孙无忌开口说道:“司徒,不是故意避着你,而是此间事关后宫之事,司徒若是知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长孙无忌讪讪笑道:“正则不必解释,老夫这点事情还是明白的,有高公公在场行事就是,老臣只想让陛下康健。”

秦浩抱了抱拳:“多谢司徒体谅,已行针完毕,让陛下好好歇息一阵吧,我有个建议,还望司徒等陛下醒来能提及一下,

陛下的病情不宜舟车劳顿,是否可令大军先行返京,陛下在幽州静养至开春,待病情稳定一些,再行上路。”

长孙无忌轻叹口气:“这等大事,老夫岂能做主,待陛下醒后,我问一问吧,唉!我多怕陛下的病情与皇后一般呐。”

秦浩劝道:“司徒放心,此二者不同,我以一个医者保证,陛下身为男子,腥风血雨中走过来的,身体情况也非皇后可比,绝不至此。”

长孙无忌放下心来:“我们都出去等候吧,高公公,陛下醒转,便来通知于我。”

高福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拿起一旁的巾帕擦去李世民额头的汗水。

用过晚饭,李世民终于幽幽醒转,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场大梦,醒后仍然有些心有余悸,

“高福,速将辅机、懋公、正则喊来,朕有要事要说。”

不多时,三人进入房中,李世民声音急切:“正则,你如实说,朕还有多少时日?”

秦浩万分诧异:“陛下何出此言啊?这不过是些旧疾而已,如何便到了陛下所言的地步,可莫要自己吓自己呀!”

李世民长叹口气:“方才梦中朕见到了观音婢,她不停的向朕招手,朕见得真真切切,真的是观音婢,她好孤单,朕难受极了!”

长孙无忌擦了擦眼角:“陛下许是思念过甚,方才有此梦境,还望陛下振作起来!”

李积皱了皱眉:“陛下,臣随陛下南征北战,最不信的便是此等梦境之事,陛下不可沉浸其中,如今天气有些寒冷,正则建议我们在幽州暂停,待到开春再继续上路。”

李世民缓缓摇头:“不行,朕同意休息三日,三日后大军继续启程,朕要尽快赶回皇宫。”

秦浩眉头紧锁:“陛下是有何事不能与臣等明言吗?”

李世民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秦浩,眼角流下泪来:“朕的皇孙似是......似是出了问题.........太子也.......唉!”

长孙无忌大惊失色:“怎会如此,忠儿年幼,若是有疾倒能理解,可临行前太子一切如常啊!”

秦浩思索片刻,没当着众人的面问出五色石之事,想到李治有难,勉强点了点头:“那这一路之上陛下需得听我的,臣指的是饮食和休息方面。”

李世民无奈的点了点头:“你与高福商量吧!朕只想以最快的速度返京。”

李积出列开口:“陛下,既然事态紧急,臣斗胆请旨先率军回返长安,以稳定京城。”

长孙无忌也是重重点头认同,李世民握住李积的大手:“懋公,一切拜托于你了。”

秦浩忽然感到一阵无力,自从老爹保住了性命,一切就已经偏离了轨道,自己这个预言家仿佛一下子失去了能力。

“二位叔父暂且退下吧,我给陛下再行一次针法。”

李世民看着秦浩额头沁出的汗水,忽然开口问道:“正则,朕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秦浩拔下银针,一边收好一边回道:“陛下,咱们说话能不能别总是什么心愿未了的话,您不就是想封禅吗?”

李世民眼中放出精光:“正则竟能读懂朕的内心,不枉我们翁婿一场。”

秦浩呵呵笑道:“陛下,您就别再给我戴高帽了,还是那句话,陛下功盖寰宇,高句丽俯首、薛延陀臣服、西域归心,四海宾服的盛景已现。

封禅泰山,昭告天地,实乃众望所归,臣压根就没有反对的理由,哪个帝王不是以此为最高的追求,臣完全能够理解陛下的心思!

朝中若有大臣反对,我帮您搞定,哦,就是解决的意思,无非也就是用所谓的耗费不菲说事,臣愿以私财襄助,不动国库分毫,权当是臣与长乐对陛下的一片孝心。

陛下为天下操劳半生,这场大典,理当风风光光,不留缺憾。如何?这回就不算什么心愿了吧!您有空多想想别的,比如再生几个皇子啥的,别动不动就一个心愿,多吓人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却也眼中带着泪花:“你这个臭小子,居然当着朕的面打趣,实在是胆大至极,罢了,也就是你,不过朕还就喜欢你这个样子,你说奇怪不奇怪?”

秦浩嘴里比了个贱的口型,却没发出声音:“那就说明咱们骨子里就是一家人呗,否则陛下当初也不会把心爱的公主下嫁给臣不是?

可惜的就是,本来今岁丽质想要个三胎的,结果陛下把臣拉来了辽东,让丽质的愿望落了空,待回了云中,臣的苦日子估计要来了。”

李世民大嘴撇得老高:“朕要不是佩服你的腰子,早就下旨让你进宫做了太监,哼!”

秦浩一脸不屑:“这可不由陛下说了算,臣立功无数,不给赏赐也就算了,还要割了臣的子孙根,这是什么道理,难道陛下重修的贞观律都不作数的吗?”

李世民苦笑一声:“行了,朕说不过你这张嘴,朕和你实话实说吧,若忠儿有事,太子怕是就绝了子嗣,这才是朕最最忧心的事情,太子岂能没有继承之人呐,朝中的大臣亦不会同意的。”

秦浩点了点头:“这等事情臣不便多言,总之也得等到了长安才能知晓到底是什么情况,当务之急是陛下先养好身子再说。再说我没说过太子不能生育,哪个庸医敢给太子断言!”

李世民望着眼前既是臣子又是女婿的秦浩,眼中泛起一丝暖意:“朕知你对稚奴待如家人一般,朕才力排众议不担心你手握大权,亦知你对权力无甚眷恋,观音婢临终曾言,让朕对你无须藏有戒心,看来观音婢把你看得十分通透,朕不如也!”

秦浩叹道:“臣也并非不喜欢什么权力,臣只是想要自保的实力,对掌控什么没什么兴趣,但陛下既然立了太子,而太子又是臣的小舅子,臣肯定是要尽自己所能护住他,待太子能掌控天下之时,臣也就功成身退了。”

-----------------

冬夜的魏王府笼罩在浓稠如墨的夜色里,寒风卷着细雪扑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呜咽。

李泰倚在虎皮大椅上,烛台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青砖地上投下扭曲的轮廓。

韦挺的信笺在他指尖微微发颤,宣纸上的字迹像是活过来的毒蛇,窸窸窣窣地钻进他的心底。

“皇孙李忠……”李泰轻声念出信中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案头铜炉里的龙涎香氤氲缭绕,却驱不散他眉间凝结的阴云。

当看到“不知此事是否与魏王有所牵连”时,他突然将信笺狠狠拍在桌上,震得茶盏里的冷茶溅出杯沿。

“愚蠢!”李泰怒目圆睁,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帝王心术,岂容他人窥探?”起身在室内来回踱步,靴底踩在青砖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魏王妃端着参汤进来时,正撞见丈夫阴鸷的面容,小心翼翼地将汤碗放在案上:“殿下,夜深了……”话未说完,便被李泰打断。

“准备年节的礼品。”李泰转身望向窗外的漫天风雪,声音冷得像是淬了冰,“本王要回长安。”

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又很快化作算计的光芒,“给母后的祭品要好好准备一番,另外你也要与朝中的贵妇多多走动。”

魏王妃望着丈夫的背影,突然觉得这熟悉的身影变得陌生起来,下意识攥紧裙摆,

看着李泰拾起那封密信,慢条斯理地放在烛火上点燃。跳跃的火苗舔舐着信纸,将那些隐晦的质疑和担忧,都化作了灰烬。

-----------------

李世民拖着病体上了早朝,看了眼立于殿下的李治,眼中浮现的是深深的忧虑,不由得想起了李泰的身影,不多会李恪的身影也浮现在了眼前。

高福展开长长的圣旨,宣读着此次东征的赏赐:

李积增加食邑七百户......

李道宗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赏赐黄金五十斤、绢一千匹......

授秦浩辅国大将军、赐勋上柱国,调任左千牛卫大将军......

契苾何力升任左领军大将军.......

薛万彻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赏赐弓箭、刀枪......

薛礼赐爵河东县男,调任右监门卫将军......

苏烈赐爵安东县男,升任云中都护府都护......

席君买赐爵白岩县男,升任云中都护府副都护......

高延寿任命为鸿胪卿.....

高惠真任命为司农卿......

秦怀道赐忠武将军,驻守玄武门......

阿史那弥射升任左领军将军......

常何调任左监门卫将军......

程名振升任?右骁卫将军......

王文度升任?右武卫将军?......

高侃升任右骁卫郎将......

张龙升任壮武将军......

上官仪获封太中大夫......

马周获封中大夫.......

任命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

......................................................

殿中鸦雀无声,齐齐望向了秦浩,这家伙牛逼,手下的人全都得了封赏不说,还混到了爵位,又纷纷瞧向了太子。

张亮脸色涨得通红,躲避着殿中众臣嘲讽的眼神,薛万彻眼底也是小小的失望,官给升了,可爵位依然没动,内心也自然清楚,这等后勤任务没有军功,悠悠的看向秦浩,耳中回响着薛万均临别的话语。

“朕亲率大军东征高句丽,虽未全克其国,然破城十余座,歼敌无数,折其精锐,挫其锋芒!

泉盖苏文弑君篡权,妄图割据一方,朕挥师东进,乃为正纲常、扬国威!此战让高句丽知大唐天威不可犯,亦让周边诸国明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设盖牟州、迁民筑防,此乃长治久安之计。纵有未竟之事,然朕已为后世铺就平辽之路。待时机成熟,高句丽必纳入大唐版图,四海终将归一!”

李世民的话语掷地有声,群臣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下朝后,秦浩匆匆随着李治到了东宫,看着床上玩耍着五色石吊坠的李忠,眼角不自觉的收缩,一次是意外,两次绝非偶然,看了眼李治,叹了口气:”都出去吧,就留我与太子。“

李治有些诧异,显然意识到了问题不轻,点了点头,王氏及所有宫人尽皆退去,秦浩把住李治的双肩,大声喝道:”为什么一点警惕之心都没有?我走之前是如何对你说的?你将来是要当帝王的呀,唉!“

李治哭道:”姐夫,我错了,我到底错在了哪里,你得告诉我呀!“

秦浩拿起吊坠,李忠虽是不舍,双手够着,但是也不哭泣,”寻只老鼠,把这个吊坠与它置于一处箱中,留有通气孔,观察一月看看,我无凭无据不敢妄言,但我判断必定与此有关。“

李治满脸的不可置信,声音颤抖着开口:”姐夫是说四哥他......他为何要害我?“

秦浩满脸的无奈:“为何?害了你,他自然而然的上位,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就不懂呢?婴孩的疾病太难诊治,他口不能言,我也无从得知具体的病症所在,只能依据经验医治,你呀,真的要做好失去忠儿的准备了。”

李治扑到秦浩怀里,抽噎不止:“可我没了忠儿,便......便断了子嗣......又如何,如何名正言顺的坐在那个位置上呢!”

秦浩轻拍着李治的后背:“那个再另说,眼下是你自己的身子,不得不说,是忠儿救了你一命,你身子本就孱弱,若是这一年日日拿着五色石,怕是早已一命呜呼了,陛下那等强壮的身体尚且抗不住,就更别提你了。”

李治神情一滞:“你是说,父皇日日戴着那吊坠?”

秦浩点了点头:“陛下尚且不知,因为没有凭证,无法指证魏王,大唐的手段对这种东西无能为力,况且这种东西能知晓的人绝非一般人,估计与方士有关,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给你开好的排毒药方按时服用,所需的药材与煎药之人都要小心谨慎,你焉知宫内没有害你之人呢?”

李治缓缓点了点头,纯真的眼神中似是蒙上了一层阴鸷:“为了一个皇位,他居然学起大哥来,难道皇家真的就没有所谓的亲情吗?”

秦浩安慰道:“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不是说皇家没有亲情,而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唉,也是怪我粗心大意,没有早早提醒于你。”

李治伸开五指:“姐夫不必多言,如今我既已知晓缘由,便心中有底,我尚年轻,众臣不知我的病情,至少我有能力阻止四哥,让他奸计失效,姐夫定要全力支持于我。”

秦浩点了点头:“车到山前必有路,此事不可在陛下面前声张,若是陛下心中认为你诽谤兄弟,便更中了对方的奸计。”

“孤知晓了!”听着李治话中的决绝,秦浩怔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休息一段时间,我会为你配几副绝境之药,可助你完成几次行房之举,一定要寻找易孕之体,处于危险期的女子,争取能弥补于万一吧!”

“姐夫,稚奴记下了,此事天知地知......”

秦浩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向宫外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