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宣娇心中压着事,躺在土炕上,辗转难眠。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梦境便侵袭而来。

光影破碎,片段零乱。

最后,她看见兄长杨琇青,立在熊熊烈火前,披头散发,龙袍褴褛,浑身浸透鲜血。

他踉跄着伸出污浊的手,面孔扭曲,朝着杨宣娇嘶声呐喊:

“妹妹!为我报仇!为我报仇啊——!”

她猛地惊醒,坐直身子,冷汗已浸透了单薄的中衣。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出胸膛来。

她连喘几口粗气,才稍稍平复,环顾四周。

夜色浓重,伸手不见五指。

万籁俱寂,只偶尔传来一两声遥远的犬吠。

身旁,儿子细细的呼吸均匀绵长,对母亲的惊惧浑然不觉。

心悸久久不散,睡意全无。

她摸索到枕边的火柴,“嗤”一声划亮,点燃了床头的小油灯。

昏黄的光晕,勉强撑开一小圈黑暗,将她的影子投在土墙上,不停的颤抖。

炕头矮柜上,放着几本给住客解闷,《三国志演义》、《瀛环志略》之类的闲书。

她随手拿起一本,想借阅读,定定心神。

可字迹在眼前晃动,仿佛都化作了梦中兄长血淋淋的身影,和凄厉的呼喊。

她又下意识去摸针线盒,想靠做点女红,来稳住心绪。

手边空空,这才想起昨夜仓皇出逃,哪还顾得上这些。

傅善祥、于嫂她们尚在沉睡,她不忍硬将人唤醒。

只得枯坐灯下,听着窗外江风掠过,看着那点灯焰,在黑暗中孤独跳跃,苦等天明。

长夜漫漫,心似油煎。

待到窗外透出熹微晨光,天际现出鱼肚白。

村里响起早起人轻微的脚步声与咳嗽声。

她立刻起身,略整衣衫,顾不上梳洗,便再次出门去找赵无忌。

那间充当临时指挥中心的大茅草屋内,人影幢幢,气氛比昨日更为紧张。

探员们步履匆忙,进出不绝,房间里,充满了压低的语音和急促的脚步声。

赵无忌见她到来,面色凝重,省去寒暄,直接引她到隔壁书房。

他从书案上取过一张纸,递到她手里。

“王娘,这是昨夜后半夜,城里兄弟冒死送出来的。”

他将纸递过,同时压低声音解释,

“不敢夜里惊扰,本想天再亮些,就去请您。”

杨宣娇接过那张纸,指尖无法自控地轻颤。

她深吸一口气,定睛看去。

这不是密报,而是一张神国,于昨日正式张贴在上京城内的布告原件。

布告上字迹工整,措辞冰冷,罗列着东王杨琇青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罪状。

首条“窃据神器,妄称万岁”,指斥他借天父下凡之名,逼封万岁,图谋篡位。

第二条“谋逆希僭大号”,直指其心怀叵测,意图颠覆神王权威。

后续还有“排除异己”,列举其杖责北王、迫害翼王亲属;

“专权跋扈”,控诉他假借天父之名,羞辱神王……

林林总总,竟有十余条之多。

末尾,盖着神王那方鲜红的专用印玺,像一道灼热的血印。

布告用词狠毒,极力将杨琇青,描摹成十恶不赦的逆贼。

杨宣娇亲历了前夜对东王府的无差别屠杀,深知这冠冕堂皇的文字背后,是何等的无耻与残忍。

这份布告,也赤裸裸地解答了她先前的疑问——这场屠杀,就是由神王主导,且蓄谋已久。

否则,屠刀深夜刚动,次日官方布告,便能贴满全城?

可怜她那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兄长,竟事前毫无察觉。

她强压下心中惊涛骇浪,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问道:

“赵兄弟……东殿除了我们三个,可还有人……逃出来?”

她多么希望,能听到一两个熟悉的名字啊!

却见赵无忌沉重地摇了摇头。

并默然转身,从书架隐蔽处,取出一张小小的、字迹潦草的纸条。

那是潜伏城中的军情局探员,连同布告,一并送出的情报。

字迹歪斜,显是仓促写就。

却像一把烧红的匕首,狠狠扎进她眼中,疼得灵魂都在战栗。

东王杨琇青及其两幼子、所有在京亲属、府中五十四位王娘;

众多贴身女官、近侍,东王府系官员、仆役、护卫等近万人,尽数罹难,无一幸免。

萧云骧的三位兄长,萧朝富、萧朝兴、萧朝隆,亦在其中,未能逃出。

杨琇青本人,不仅被杀,更遭枭首,头颅悬于城门示众。

军情局派去的精锐营救小组,在接近东王官舍时,遭遇叛军主力,全部力战而亡,无一生还。

叛军正以“肃清东党”之名,在城中继续搜捕“东孽”,大肆屠戮。

城内尸积如山,无处存放,多被抛入秦淮河,以致河道为之堵塞。

死者粗略估算,已逾两万!

探员在最后,紧急示警:

神王等人,已发觉杨宣娇、萧有和逃脱,正派出精干小队,沿其前夜撤离路线,仔细搜来。

请赵无忌等人,务必立刻离开曹家边,刻不容缓!

杨宣娇握着这两张轻飘飘的纸,只觉天旋地转。

眼前一黑,耳边嗡鸣,身子一软,便要向后倒去。

“王娘!”

赵无忌此刻,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之防、上下尊卑。

他抢上前,托住她瘫软的身体,扶到墙边木椅中,又匆匆倒来一碗温茶。

“王娘!您必须撑住!”

他声音低沉急切,

“大王常说,您是能骑快马、上阵搏杀、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多少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此刻万万不能倒下!”

他刻意加重了语气:“小王爷……他还那么小,只有您了!他需要您这个母亲!”

“小王爷”三字,像冷水兜头浇下,唤醒了杨宣娇几乎溃散的意识。

眼泪无声涌出,顺着她苍白面颊滑落,大颗大颗的砸在衣襟上,洇开一片深色的湿痕。

她没有痛哭,没有抽泣,只是呆呆坐着,魂灵仿佛已被抽走,唯有泪水,无声地奔涌而出。

许久。

久到赵无忌,以为她彻底垮了。

却见杨宣娇却猛地抬手,用袖子在脸上胡乱一抹。

她接过那只粗陶茶碗,手指依旧颤抖,却坚定地仰头,将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茶水划过喉咙,带来一丝苦涩的暖意,也灌入了支撑她不倒下的力气。

“赵兄弟,你说得对。”

她的声音沙哑,却透出冰冷的决绝。

“他们想要我死,我偏要活!我要好好活着!”

“不仅要活着,还要睁大眼睛,看着这群豺狼,最终是个什么下场!”

赵无忌心中石头落地,立刻劝道:

“王娘既已决断,属下恳请即刻启程西行!”

“多留一刻,多一分险!前往西边的船只,早已备妥!”

杨宣娇霍然起身,却因虚弱眼前一黑,身子不由得晃了晃。

她手扶椅背,缓过一阵晕眩,随即牢牢站稳。

“走!”

她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走!”

命令传下。

不过一盏茶功夫,全村军情局人员,便收拾妥当。

众人匆匆登船,驶离曹家边这小渔村,向西而去。

船行数十里,晨雾散去,江面在初升的日光下,展露开来。

至太平府码头,赵无忌找到西王府旗下的“荣华商行”,运货到此的一艘火轮船。

众人迅速换乘。

锅炉轰鸣,浓烟喷涌,明轮剧烈转动,击起巨大白浪,航速陡然提升。

船头劈开江水,向上游西军控制的马当镇疾驰。

江风猎猎,带着水腥气,吹动杨宣娇额前散乱的发丝,与她刚换上的西军服饰。

她和傅善祥并肩立于船舷,手扶冰凉铁栏,最后一次回望上京方向。

那里,曾是她数年来栖身的黄金牢笼,是兄长达至权势顶峰,又最终身死族灭的舞台。

大江东去,滔滔不绝。

火轮船后方,翻涌的浪花哗哗作响,像是无数的亡魂,在呜咽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