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西端的张掖郡,像一块被风沙打磨过的翡翠,镶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
这片曾是匈奴昆邪王属地的土地,自汉武帝时期归入大汉版图后,便有了“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名号。
觻得县作为张掖郡治所,更是扼守西域东进的咽喉要道,如今,这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乎凉州安危的生死对峙。
站在觻得县城墙上,关羽手扶青龙偃月刀,目光如炬地望向城外绵延数十里的联营。
西域二十万联军的帐篷如同雨后春笋般布满荒原,胡人的战马不时扬起前蹄,嘶鸣声在风沙中传得很远,营地里还能看到各族胡兵挥舞着弯刀,高声叫嚣,一派嚣张气焰。
可关羽脸上却无半分惧色,身后四万汉军将士列阵城头,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枪如林,弓弩上弦,连呼吸都透着整齐的节律。
这是他一手训练的精锐,是能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虎狼之师。
“将军,胡人又在阵前叫骂了!”副将关平大步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愤慨,“要不要末将带一队人出去,杀杀他们的锐气!”
关羽治军很严,军中要称呼职务,即便关平是关羽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关羽缓缓摇头,目光依旧锁定着敌营:“不必。胡人数量虽多,却多是乌合之众,乌孙、大宛、车师各族各怀心思,不过是被曹操挑唆而来。
我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若论正面厮杀,一汉抵五胡,四万大军足以抵得住他们二十万联军。可如今,我们缺的不是战力,是粮草。”
凉州本就贫瘠,平日粮草便需关中补给,如今大战一开,每日消耗是平日的十倍不止。
从关中到张掖,千里迢迢,运粮队要穿越戈壁沙漠,还要防备胡人马匪袭扰,十石粮食运到前线,往往只剩二三石,损耗太大了。
关平闻言,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跟随关羽多年,深知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
前几日军中粮库盘点,存粮已不足半月,若再等不到补给,别说出城追击,恐怕连守城都成问题。
“将军,要不我们再向长安发一封急报?”关平提议道,“说不定朝廷已经在路上了。”
关羽点点头,目光落在城东的粮道方向:“已经发了三封急报了。如今只能等,等关中的粮草送到,只要粮草充足,我便率大军出城,一战定能击溃这些胡虏,让他们再也不敢觊觎大汉疆土!”
话音刚落,城楼下传来一阵骚动。一名斥候快马奔来,翻身下马,跪在地上高声道:“将军!城东发现一支队伍,打着朝廷的旗号,像是……像是朝廷的运粮队!”
关羽眼中猛地闪过一丝精光,快步走下城墙,翻身上马,带着关平与一队亲卫朝着城东疾驰而去。
远远地,便看到一支绵延数里的队伍正在缓缓靠近。
数百辆粮车首尾相连,车轮碾过碎石路,扬起阵阵尘土,队伍前方,一面“汉”字大旗在风沙中猎猎作响。
“是朝廷的运粮队!”关平兴奋地喊道,“父亲,是朝廷运粮队啊!”
极度的兴奋之下,关平连职务都忘了喊。
关羽勒住战马,看着越来越近的粮车,紧绷的脸庞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他翻身下马,大步走上前,对着粮车队伍前方的糜芳与黄忠拱手道:“二位辛苦!一路从关中而来,定然受了不少风霜。”
糜芳连忙翻身下马,回礼道:“关将军客气了!这些都是末将分内之事。
陛下与刘皇叔深知前线缺粮,特意让末将护送粮草前来,共计三十万石,还有数千副军械甲胄,应该能解将军的燃眉之急。”
黄忠这时也上前一步:“糜大人,关将军,既然粮草已经运到,末将该回武威复命去了。”
糜芳急忙为关羽引荐:“关将军,这位乃是南阳黄忠黄汉升,年纪虽大,却依然有有万夫不当之勇。
更有一手神射,能在一百二十步外,百发百中,此次运粮前来,沿途多有马匪强盗,全靠黄将军护持才能安全到达。”
关羽看着黄忠,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黄忠头发花白,虽然一双虎目炯炯有神,腰背也挺得笔直,可从面相看,已经年过五旬。
此等年纪,还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关二爷是有些不信的。
他在凉州镇守多年,最近又忙着与西域联络对峙,消息有些闭塞,未曾听闻黄忠的大名和战绩。
当然,即便听说了,他也不会放在眼里。
毕竟在他看来,胜了几个江东鼠辈,没什么好得意的。
可此时的关羽还不是那个后来那个威震华夏,被捧上神坛的关二爷。
好歹是自家人,又帮忙一路运粮至此,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关羽也不会恶语相向。
“多谢老将军一路护持,辛苦了,若不急,可进城饮一杯水酒。”
“不了,关将军,庞德将军那边军情紧急,末将急着回去复命。”
一路走来,黄忠已经看到凉州的局势实在危急,不想再耽搁。
“既如此,本将便不留黄将军了。一路保重。”
“保重!”
送走黄忠,关羽转身下令:
“关平,即刻安排士兵卸粮,将粮草存入粮库,军械分发下去!传令下去,今晚全军加餐,明日,我要亲自出城,会一会这些西域胡虏!”
“末将领命!”关平高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组织士兵卸粮。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觻得县城墙上,也洒在忙碌的士兵们身上。
粮车旁,汉军将士们脸上满是喜悦,卸粮的号子声、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关羽站在粮库前,看着源源不断被送入的粮草,心中感慨万千。
张掖郡作为大汉通西域的门户,自汉武帝时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他要在这里守住大汉的疆土。
西域联军虽众,却挡不住汉军的锐气;粮草虽曾紧缺,却有朝廷的支援。
明日一战,定要让这些胡虏知道,什么叫“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