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林最终被分配到一台轰鸣咆哮的动力织机旁。
这台机器是工业革命力量的冰冷图腾——巨大的铸铁骨架,粗壮的齿轮冷酷地咬合着宽厚的皮带,蒸汽驱动的巨大飞轮在防护罩后不知疲倦地高速旋转,发出低沉的呜咽。
同时,它也是无数精细操作的集合点。
紧绷如弓弦的纵向经纱如同琴弦般密集排列。
而装载着横向纬纱有着沉重铜梭,在机械凸轮和连杆的暴力驱动下,如同出膛的炮弹,在经纱形成的狭窄通道中,以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速度疯狂地来回飞蹿。
它的效率,是旧式手工织布工的百倍不止。
理论上,只要机器顺畅运转,乔林似乎可以站着不动。
但是顺畅运行那是不可能。
断线。
这才是时刻潜伏在机器轰鸣声下的恶魔,是乔林挥之不去的梦魇。
纬纱可能在梭子飞行的瞬间崩断,经纱也可能在巨大的张力下突然扯开。
每当这时,刺耳的机械摩擦声或异常的撞击声会穿透轰鸣,这时经验丰富的工人能轻易在巨大噪音中捕捉到这细微的差别。
那时机器会发出令人心悸的“咔哒”锁死声,或者某个警示灯会闪烁,如果那盏灯还没坏的话。
发生这种事情后,乔林必须立刻行动。
他要在那些刚刚还在高速上下翻飞、力量足以轻易夹碎指骨、甚至打断手臂的钢铁活动部件综框、筘座短暂停滞的间隙,像扑火的飞蛾一样靠近。
他必须眼疾手快地在那片密集如林的纱线阵列中,精准地揪出断裂的线头。
他的指尖需要异常灵活,在晃动的纱线间快速穿梭、摸索、打结。
此时汗水如同小溪般从额头、鬓角涌出,混合着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棉尘,很快就在睫毛上凝结成一层黏糊糊的“眼罩”,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他只能不断地眨眼、甩头,或者用沾满棉絮和油污的袖口粗暴地擦拭。
一周、两周过去,手指上布满了血泡和破皮,又在反复的摩擦中结出厚厚的、麻木的茧子。
乔林的动作逐渐变得机械,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木偶。
咳嗽,那如同砂纸摩擦般的、带着胸腔深处回响的咳嗽,已成为他呼吸的一部分,和车间里其他老工友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一起,构成了这钢铁地狱的背景音。
弗兰米曾叼着劣质烟卷,斜眼看着乔林咳得弯下腰,半是提醒半是诅咒地说,“小子,悠着点。干这活儿顶多干到三十岁。”
“快点学门手艺吧,不然……”
“嘿,到时候你的肺,就变成两团吸满了棉花渣的破风箱,呼哧呼哧,连喘气都费劲!”
对此,乔林毫不怀疑。
他每一次深咳都仿佛能感觉到那些细小的棉绒像钢针一样刺进肺壁。
但他只是默默地攥紧了口袋里那几枚寄回乡下老家后剩下的、带着体温的铜第纳尔。
生活如同沉重冰冷的石磨,而那微薄到令人心酸的薪水,是驱动这石磨转动的唯一动力。
一年多的光阴,就在机器的永恒轰鸣、棉絮的无孔不入和肺部的持续灼痛中倏忽而过。
曾经还带着点乡下风吹日晒红晕的脸庞,如今只剩下营养不良的苍白和一种被工业废气浸染的、不健康的蜡黄。
乔林的咳嗽声更加粗粝,更加频繁,如同车间里那些老旧的蒸汽管道漏气的嘶鸣。
然而,一丝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的希望之光,似乎正试图刺破克罗斯贝尔上空浓重的煤烟。工友们,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在放工后疲惫的归途中,都在传递着一个令人心跳加速的消息。
议会正在酝酿一份《工厂改革法案》!
为了庆祝这个或许能带来一丝喘息的消息,尽管没人确切知道那法案里到底写了什么,能执行几分,或许他们只是为了麻醉一下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的神经。
乔林和几个平日还算聊得来、处境相似的工友,在寒冷的夜晚,踏进了贫民窟边缘那片区域里唯一的光亮,老汤姆的“白鸽”杜松子酒馆。
“白鸽酒馆”在这片灰暗破败的街区里,确实像个异类。
当周围的建筑都如同得了痨病般在潮湿与灰尘中发霉、暗淡、摇摇欲坠时。
它巨大的玻璃窗却透出明亮到近乎炫耀的煤气灯光。
那光芒顽强地穿透油腻的玻璃,照亮了门前坑洼不平、满是泥泞的石板路。
在寒冷刺骨的夜色中散发着一种诱人又带着危险气息的、虚假的温暖。
推开那扇厚重、被无数双手摩挲得油亮的橡木门。
一股滚烫的气浪混杂着强烈的、劣质杜松子酒的辛辣刺鼻、廉价烟草的呛人浓烟、以及浓得化不开的汗味、体味和呕吐物的气息,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
门外是凛冽的寒风和望不到头的绝望,门内是短暂的、用酒精买来的、人声鼎沸的“天堂”。
最外围散落着粗糙的原木方桌和长条板凳,挤满了穿着和乔林一样沾满油污、破旧褪色工装的男女。
他们或高声谈笑,或沉默灌酒,或趴在桌上不省人事。
里面是一条长长的、被擦得锃亮却掩盖不住无数划痕的红木吧台,台面上堆满了大大小小、沾着指纹的玻璃杯和边缘凹陷的锡制酒壶。
吧台后一面巨大的雕花镜子,努力反射着顶棚那盏华丽却蒙尘、几盏灯泡还忽明忽暗的煤气吊灯的光芒,企图营造一丝早已腐朽的、维多利亚时代残留的虚假体面。
吧台后面,老汤姆那张如同风干核桃般的脸上,永远挂着精明的、生意人的笑容。
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麻利地倒酒、收钱、应付着此起彼伏、带着醉意的呼喊。
第一次踏入此地时,乔林觉得自己像个误入贵族舞会的乞丐,强烈的格格不入感让他差点转身逃走。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里是属于工人阶级的天堂。
几个铜板,就能换来一小杯,被工友们戏称为“工业圣水”的劣质杜松子酒。
那灼热的液体滚过喉咙,带来一阵刀割般的痛感,随即是强烈的眩晕和短暂的麻木,足以让疲惫不堪的灵魂暂时逃离那沉重的现实枷锁。
对乔林和他的工友们来说,“白鸽”远不止是个买醉的地方。
它是他们那狭窄、阴暗、充斥着婴儿啼哭、夫妻争吵和绝望叹息的“家”之外,唯一能伸展手脚、呼吸的公共空间——是他们的客厅、信息集散地、甚至是议事厅!
工友们在这里交换着至关重要的生存情报。
哪家小厂子又在招计件临时工、哪个街区的洗衣房缺个烫衣妇、码头区哪个包工头最近稍微“大方”点、或者哪个角落的小旅馆在招个能吃苦的女佣。
这里也是宣泄愤懑的熔炉,刻薄的工头阿尔比斯被诅咒了千百遍。
狡猾吝啬的厂主被描绘成吸血的魔鬼;越来越长的工时和原地踏步的工钱是永恒的话题。
当然,偶尔也夹杂着一些不知从哪个旮旯听来的、真假难辨的风流韵事,引来一阵粗野的哄笑和口哨。
角落里,几个面有菜色的工人正醉醺醺地将骨牌拍在桌上,发出“啪啪”的脆响,试图压过鼎沸的人声。
乔林看着他们,想起了同屋费里尔那个总说要一起玩牌却从未兑现的约定。
当然,这里并非工人的专属王国。
几张靠近吧台、稍微干净些的桌子旁,坐着些穿着相对整洁、努力维持着体面的人,可能是街角杂货铺的小店主、某个小商行的簿记员、或是政府部门最底层的抄写员。
他们捏着细长的玻璃杯,刻意压低声音交谈,身体微微后仰,与周围喧嚣的工人保持距离。
用一种不易察觉的、混合着生理性厌恶与居高临下鄙夷的眼神,扫过那些大声喧哗、举止粗鲁、散发着汗臭和酒气的“下等人”。
他们的议论片段,有时会尖锐地刺破周围的喧哗飘过来。
“......简直难以忍受......和这些粗胚挤在一个屋檐下,连空气都变馊了......”
“......拿命换的钱都灌进这种黄汤里!一家老小饿肚子也是活该......”
“......犯罪?那是迟早的事!看看他们那副德行,毫无自制,像一群未开化的野兽......”
工人们听到了吗?
当然听到了。
酒精烧红了的脸颊可能绷紧了一下,握着酒杯的手可能捏得更用力了,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更响亮的咒骂,或者一口更深的闷酒。
反驳?
那需要力气,更需要底气。
酒精带来的短暂欢愉和对那渺茫改革法案的一丝期待,是他们麻木生活中唯一能握住的、用以对抗整个冰冷世界的无形盔甲。
几杯辛辣的“工业圣水”下肚,让那个总是大嗓门、消息灵通得可疑的纺纱工老巴里更加兴奋了。
他脸颊涨得紫红,猛地顿了一下他那缺了口的粗陶酒杯,“哐”的一声引来了周围好几桌的目光。
“喂!伙计们!耳朵竖起来!”
他喷着酒气,声音洪亮得压过了部分嘈杂,“大新闻!天大的新闻!咱们那位仁慈的潘达尼翁伯爵夫人!听说了吗?”
“就在上周,在圣主大教堂,她当着大主教的面,拍着胸脯说了。要替咱们这些苦哈哈的工人出头,狠狠整治那些黑心工厂,让那些吸血鬼厂主给咱们一个说法。”
“潘达尼翁伯爵夫人?”
旁边一个醉眼惺忪、手指被棉线勒出深深沟壑的梳棉工接口,唾沫星子差点喷到乔林的酒杯里。
“哦!那位尊贵的夫人啊!我认得!她丈夫......啧,早些年不是死在海外寻宝船上了吗?”
“留下孤儿寡母守着那么大个庄园和头衔......一个女人撑起门面,不容易哪......”
“何止不容易!”另一人抢着补充,脸上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夸张表情。
“那可是位顶顶虔诚、心肠跟天使一样的主母!仁慈得很!我表亲在伯爵府后厨帮过工,他说夫人经常用自己的钱买粮食......”
“嘿!你是说那位常在丰收广场边施粥点帮忙的小姐吗?”
几个年轻点的纺纱工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不自觉地挺直了佝偻的腰背,又互相用胳膊肘撞了撞,发出几声带着酒气的、意义不明的哄笑和口哨。
“穿蓝裙子,金头发像太阳一样那个?我远远瞧见过一次,那身段......”
不远处那张“体面人”的桌子旁,传来一声清晰的、压抑着强烈反感的冷哼。
其中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磨损但浆洗过的白衬衫的男子,厌恶地用手帕擦了擦嘴角,低声对同伴说了几句。
“他们的不会得意太久。”
法案改革的风声显然像针一样刺痛了他们敏感的神经。
大部商人开始私下串联,向商会和议员递交了无数份措辞激烈、引用“自由经济原则”和“契约神圣”的抗议书。
他们恐惧任何可能增加生产成本的规定。
殊不知,这场看似为工人张目的改革浪潮,其下涌动的实则是老牌土地贵族与新崛起的“工业主”之间残酷的权力博弈。
限制工时、改善工作条件、禁用童工......这些看似“进步”的条款,既能有效打击“工业新贵”们赖以快速积累财富的核心手段。
又能让潘达尼翁伯爵夫人这样的传统贵族以“民众保护者”、“道德扞卫者”的慈善姿态闪亮登场,顺势笼络工人阶级那庞大却摇摆不定的民心。
同样的政治把戏,早已在隔壁的普罗马克上演并取得了部分“成功”。
工人们赢得了每天工作时间“理论上”不得超过10个小时的宝贵规定。
十岁以下的娃娃们终于被法令赶出了危险的机器旁,尽管他们很快会被塞进同样压抑、灌输服从的教会学校,或者转入更隐蔽、条件更差的小作坊。
女工们的工钱也终于被法律强制提到了男工的四分之三或更多,当然,厂主会相应减少女工数量或增加劳动强度。
乔林默默地听着身边沸腾的议论,听着那些充满希望的猜测,也捕捉到了邻桌那带着优越感的冷哼和低语。
克罗斯贝尔的法案最终会是个什么样子?
那些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背后,老爷们最终又会达成怎样心照不宣的妥协?
他无从知晓,如同隔着一层永远擦不干净的油腻玻璃看世界。
他只知道弗兰米那天在刺骨寒风中说过的一句话,此刻在酒精的催化下显得无比真实。
“还能比现在更差吗?”
他仰头喝光了杯底最后一口辛辣的液体,那灼烧感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短暂地驱散了肺部的滞涩和骨髓深处的寒冷。
明天,那“哒、哒、哒”的木杆还会准时敲响他那扇蒙尘的窗户。
就在他如此作想之时。
吧台的收音机里传来一道奇怪童音。
那带着刺耳的电流声说出来话,却引得周围的人捧腹大笑起来,认为是哪个调皮的小孩,在乱用广播。
“咳咳~克罗斯贝尔的先生们,女生们,晚上好啊。”
“我乃罗门帝国,航空魔导机动队少校。”
“在此,做出以下警告。”
“帝国将会在三十分钟后攻击以下军事设施......”
“无关人员请立即撤离。”
“我艾伦·路德维尔宣誓,会遵守国际法,堂堂正正的进行战斗!”
“战争?”乔林歪着头询问老巴里。
老巴里打了个酒嗝,想了想,“好像是有这回事......”
“放心,征兵的那些大人物,看不上我们这些没用的家伙。”
“他们更喜欢,乡下的那些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