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闻笙之所以十八岁远嫁和亲蒙古,是因为蒙古兵力强盛。”
“硬逼景国送嫡公主,景国当年适龄的嫡公主只有顾闻笙。”
“景国即便兵力最强,人数最多,景国都无法与之抗衡。”
“太上皇迫不得已,才远嫁顾闻笙短短几年肃贵妃去世。”
“顾循然回京,连亲王都没封,伺候太皇太后汤药。”
“北觉棠呀北觉棠,顾循然从小到大馊主意一个接一个。”
“顾循然邀请和景国交好国家没有结盟的国家皇帝。”
“去景国和太上皇谈结盟,只要不明摆着欺辱景国,太上皇没有不高兴。”
“顾循然求太上皇,即便没有谈好结盟依旧和景国交好。”
“事成之后让别国皇帝给蒙古大汗飞鸽传书,警告蒙古大汗好好对待顾闻笙。”
“否则景国联合别国围攻蒙古,最终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多败俱伤。”
“多败俱伤个屁蒙古兵力强盛景国人数最多兵力最强假如景国出兵攻打蒙古。”
“景国和蒙古很有可能两败俱伤甚至景国根本打不过蒙古但有哪国皇帝和景国交好。”
“一心想要和景国结盟没有机会顾循然连问都不需要问太上皇。”
“难道顾循然说出这番话,太上皇不心甘情愿,和景国交好国家谈结盟,就能让蒙古大汗好好对待顾闻笙么。”
“当年楚国和景国因为楚荆三岁认识,商序和顾奕迟从小是兄弟。”
“太上皇顾忌顾循然和顾奕迟,和商国楚国无条件结盟。”
“梁观南和孟敬宇楚荆是兄弟,从小认识商序,和楚国商国交好。”
“不认识顾循然更没有和景国交好商国和楚国老不死梁观南孟敬宇谈个屁结盟。”
“别国皇帝但凡和景国交好,哪一国 不想趁此机会,去景国和太上皇谈结盟。”
“北觉棠呀北觉棠,顾循然两岁,顾闻笙十八岁远嫁和亲蒙古。”
“太皇太后病重听到顾循然的话,病体一日比一日恢复的好。”
“北觉棠,你远嫁和亲景国,你以为一众兄弟。”
“有一个敢给别国皇帝飞鸽传书让别国和北狄交好国家来北狄和父皇谈结盟么。”
“有哪一个兄弟会为你,求父皇没有和父皇谈好结盟照样和北狄交好,你远嫁和亲景国做甚。”
“北觉棠,本王猜父皇原本想和熙国无条件结盟,和景国以最小利益结盟。”
“但太上皇这一番话,父皇和熙国无条件结盟,也和景国无条件结盟。”
“谁曾想你转头求父皇,让你远嫁景国嫁给顾循然。”
北少禹气的不停抚摸着胸口,“北觉棠呀北觉棠,庄园去商国,商国臣民陆陆续续去庄园看过孩子们。”
“商国臣民去庄园,北觉棠呀北觉棠,庄园孩子们。”
“和宫人说他们虽然是奴才,但照顾他们也做差事很辛苦。”
“让宫人闲暇时间,坐角落里歇息,别太显眼引人注目,耽搁办差就行。”
“已经有官宦富裕人家,求商序让她们领养一个孩子。”
“难道孩子是商序和封叙白,捡来养大的,商国臣民敢苛责孩子么。”
“可商序亲自出宫,召集商国臣民,不许把此事泄露给别国臣民。”
“否则领养了孩子的,把孩子送回庄园,一家以株连九族之罪论处。”
“说男孩子会自食其力,女孩子要成婚嫁人。”
“让想领养孩子的领养女孩子,哪怕是女儿,不告诉别国臣民商国臣民都想要。”
“颜不得与凛欢心,顾循然给与凛找养女不让她远嫁和亲。”
“让她留在京城,代替顾闻笙照顾与凛,代替顾书颜孝顺与凛。”
北觉棠呀北觉棠与凛收养慕雪与凛封慕雪为公主。”
“慕雪日日去看顾与恩,连念景都经常去看。”
“别国皇帝去看与凛,看到慕雪,都问与凛,顾循然在哪给与凛找的女儿。”
“会不会在商序庄园找的,与凛猜很有可能在商序庄园找的。”
“北觉棠,也有别国皇帝去庄园,领养了一两个女儿。”
“难道商序不让商国臣民把此事告诉别国臣民,商国臣民敢去告诉别国臣民么。”
“别国皇帝会告诉别国臣民让别国臣民去商国领养孩子把孩子都领养完了别国皇帝连一个都没的领养么。”
“难道别国皇帝敢把庄园,收养的女儿远嫁和亲别国么。”
“北觉棠,朕猜这就是为什么,商序和封叙白把大院迁移去商国重要原因。”
“一来不费一兵一卒解七国围攻熙国之难,二来让商国。”
“商国臣民,别国皇帝知道商序有捡的无家可归的孩子,可以领养。”
“况且庄园孩子们有商国,熙国这两个靠山。”
“商序和封叙白这两个依仗,商国臣民,别国皇帝敢不善待庄园孩子么。”
“北觉棠朕有十八个子嗣,朕只要三个女儿,已经远嫁和亲两个。”
“只剩你一个女儿,还是嫡女你一心想远嫁和亲景国。”
“但朕已经和景国无条件结盟,北觉棠,别国皇子太子十个有九个想求娶你,苏若离算十个里面唯一一个没有求娶你的。”
“你以为是苏若离不想求娶你,放屁,老不死对苏若离不满已久。”
“难道苏若离求娶你,老不死不会多心,觉得苏若离不安分。”
“想娶你和北狄结盟,坐稳太子之位,甚至取他而代之么。”
“北觉棠,朕知道此事,朕和别国皇帝去庄园看过孩子。”
“朕觉得,商序庄园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比你听话懂事孝顺。”
“北觉棠你十六年只见过顾循然一次,但你刚刚说的那番话。”
“你从小到大没有给一众兄弟姐妹,朕和司丝说过一句话 做过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