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的时候窗户外已经亮透了,不是那种刺眼的太阳,是被云滤过的柔光,像小时候爷爷盖在我身上的旧毛巾被,软乎乎的。摸过手机看时间,七点十分,比闹钟早了二十分钟——最近总这样,好像身体里有个老钟,到点就醒,比手机靠谱多了。
躺在床上没动,先听了听外面的声音。楼下有个老太太在喊自家的猫,“咪咪——咪咪——”,声音慢悠悠的,带着点起床气似的。然后是自行车的铃铛声,叮铃叮铃,应该是送报纸的老王,他每天都这个点过我们小区,车后座捆着一摞报纸,有时候风大,报纸角会被吹得哗啦响。还有远处早点铺的炉子声,呼呼的,好像能闻到油条的香味儿,混着豆浆的甜气,一下子就把人从困劲儿里拽出来了。
我磨磨蹭蹭爬起来,套上那件洗得有点发白的灰色卫衣——还是去年冬天买的,当时觉得大,现在穿刚好,袖口有点松,但暖乎乎的。走到卫生间,拧开水龙头,冷水扑在脸上,一下子就精神了。镜子里的自己,眼睛有点肿,下巴上冒出了点胡茬,昨天晚上加班回来太晚,忘了刮。我对着镜子挤了点牙膏,薄荷味的,刷着牙就想起小时候,爷爷总说我刷牙太用力,会把牙龈刷坏,他自己刷牙的时候,动作慢得很,好像每一颗牙都要仔细摸一遍似的。
那时候我们住在老巷子深处,房子是那种带天井的老平房,墙根儿长着青苔,下雨天会渗水。爷爷的房间里有个老座钟,每天早上六点半准会“当”一声,比学校的铃声还准时。我小时候总赖床,爷爷就会端着一杯温好的豆浆,走到我床边,轻轻拍我的胳膊,“小远,起来喝豆浆了,再不起油条就凉了。”那豆浆是爷爷自己磨的,用一个旧石磨,前一天晚上泡好黄豆,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推,磨出来的豆浆要煮很久,撇掉上面的浮沫,再加点糖,喝起来特别香,比现在外面买的浓多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日子好像走得特别慢,慢到能数清爷爷推石磨时转的圈数,慢到能看着阳光从天井的这头移到那头,慢到一根冰棍能啃半个下午。可那时候总盼着长大,觉得长大了就能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能随便吃冰棍,不用听爷爷唠叨。结果真长大了,反而总想起那时候的唠叨,想起那杯温豆浆的味道,想起爷爷坐在天井边补袜子的样子——他总把破了的袜子补了又补,我说扔了吧,他说“还能穿,补补就好”,手上的针线走得很慢,却很稳。
洗漱完,我拿起钥匙出门,打算去巷口张姨的早点铺买早点。我们小区门口这条巷子里,张姨的早点铺开了快十年了,我从刚毕业租房子住这儿,就总去她那儿买。张姨人特别实在,每次给我装豆浆,都会多舀一勺,说“小伙子上班累,多喝点”。
走到巷口,就看见张姨的铺子前已经排了几个人,都是熟面孔。住在三楼的李叔,每天都买两个肉包,站在路边就吃;还有隔壁单元的小学生,背着书包,被妈妈拉着,吵着要吃糖糕。张姨看见我,笑着打招呼:“小远,今天还是老样子?豆浆加油条?”我点点头,“对,张姨,再来个茶叶蛋。”张姨麻利地拿起一个塑料袋,夹了三根油条,又从锅里捞出一个茶叶蛋,放在里面,然后转身去盛豆浆,果然,又多舀了一勺,豆浆都快溢出来了。“谢啦张姨,”我付了钱,接过袋子,指尖碰到塑料袋,有点烫,暖乎乎的。
拿着早点,我没直接去地铁站,而是沿着巷子慢慢走。这条巷子我走了快五年了,两边的墙面上,有的画着卡通画,是去年社区组织小朋友画的;有的贴着老广告,纸都黄了,边角卷起来,上面的字也模糊了。走到中间那段,有棵老梧桐树,树干特别粗,两个人都抱不过来,夏天的时候,树叶能把整条巷子都遮住,特别凉快。现在是秋天,叶子开始黄了,风一吹,就有几片飘下来,落在地上,踩上去沙沙响。
我想起去年秋天,有一次加班到很晚,大概十一点多,走这条巷子回来,当时路灯坏了,黑乎乎的,我有点怕,走着走着,就看见前面有个老奶奶,提着一个小灯笼,慢慢走。我跟在她后面,灯笼的光不大,却把前面的路照得很清楚,暖黄色的光,晃啊晃的,那时候觉得特别安心。后来走到分叉口,老奶奶转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小伙子,前面路亮了”,然后就拐进另一条巷子了。现在每次走到这儿,我都会想起那个灯笼,想起老奶奶的笑,觉得心里软软的。
走到地铁站,人已经不少了,大多是和我一样的上班族,背着包,手里拿着早点,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在打哈欠。我找了个角落站着,咬了一口油条,还是热的,脆生生的,里面的面很软,带着点咸香。豆浆还是老味道,甜而不腻,喝下去,胃里暖暖的。
地铁来了,门一开,人就涌了进去,我也跟着挤了进去,刚好抓住一个扶手。旁边站着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很大的画板,画板上裹着布,应该是学画画的。她低头看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划着,好像在看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嘴角带着笑。我忽然想起我高中的时候,也喜欢画画,那时候总在课本上画小人,画老师,画同学,有一次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没骂我,反而说“画得挺好,要是能把这心思用在学习上就好了”。后来高考,我没敢报美术专业,报了计算机,因为爸妈说计算机好找工作。现在想想,要是那时候勇敢一点,会不会现在的生活不一样?不过也只是想想,昨天的事,就像课本上的画,留着回忆就好,不能再改了。
地铁到了公司那站,我跟着人流走出去,出了地铁站,就能看见公司的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我在这家公司做程序员,已经三年了,不算喜欢,也不算讨厌,每天的工作就是写代码,改bug,有时候会加班到很晚,但好在同事都挺 nice,领导也不怎么为难人。
走进公司,前台的小姑娘笑着跟我打招呼:“早啊,陈远。”我点点头,“早,小夏。”走到座位上,放下包,先把电脑打开,然后去茶水间泡了杯咖啡。公司的咖啡是速溶的,不算好喝,但能提神。回来的时候,同事小李已经到了,他正对着电脑皱着眉,看见我,叹了口气:“远哥,昨天那个bug你搞定了吗?我今天早上看,还是有问题。”我走过去,凑到他电脑前,“我看看,是不是参数的问题?”我们俩对着电脑看了一会儿,我指了指屏幕,“你看这儿,这个参数传错了,应该是id,不是name。”小李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没注意到!谢了远哥,不然我今天又要加班了。”我笑了笑,“没事,下次仔细点就行。”
其实我刚工作的时候,也经常犯这种错,那时候老员工还笑话我,说我“毛手毛脚”。有一次,因为一个小错误,导致项目延期了一天,领导找我谈话,没骂我,就说“陈远,做我们这行,细心比什么都重要,一步错,后面就全错了”。那时候我特别难受,下班了一个人坐在公司楼下的长椅上,坐了很久,看着来往的人,觉得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做这行。后来还是我爸给我打电话,他说“儿子,谁刚开始工作不犯错啊,错了改了就好,别灰心”。挂了电话,我买了瓶可乐,喝了一口,觉得心里舒服多了,然后就回去把那个错误的地方找出来,记在本子上,以后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
现在工作久了,慢慢就顺手了,也知道怎么提高效率,怎么和同事配合。有时候忙起来,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中午和同事一起去楼下的快餐店吃饭,聊聊天,说说最近的新闻,或者吐槽一下领导,感觉挺轻松的。下午的时候,阳光会从窗户照进来,落在键盘上,暖暖的,有时候我会停下来,看着阳光里的灰尘,发一会儿呆,想想晚上吃什么,或者想想周末要不要去爬山。
今天下午不算忙,我把手上的活做完,才四点多,就拿出手机,翻了翻相册。里面有很多照片,有和朋友去旅行的,有公司团建的,还有几张是爷爷的照片。爷爷走的时候,我刚毕业,那时候我特别难过,哭了很久,觉得天好像都塌了。现在再看爷爷的照片,还是会有点难受,但更多的是想念,想念他做的酱油炒饭,想念他给我讲的老故事,想念他拍我胳膊的样子。照片里的爷爷,坐在天井边的椅子上,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收音机,笑得很慈祥。那时候我还跟他说“爷爷,你这收音机该换了,都快坏了”,他说“不用换,修修还能听”,结果后来真的坏了,他也没换,就把它放在抽屉里,说“留着做个纪念”。现在那个收音机还在我家里,放在书架上,有时候我会拿出来看看,虽然不能听了,但好像还能听见爷爷当时听的戏曲声。
快下班的时候,朋友老周给我发微信,问我晚上要不要一起吃火锅。老周是我大学同学,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俩从大一就认识,一起逃过课,一起打过游戏,一起找过工作。现在他在另一家公司做销售,虽然忙,但我们还是经常一起吃饭,聊天。我回他“好啊,去哪儿吃?”他说“就去我们上次去的那家老火锅,味道不错”,我点点头,“行,下班我去找你。”
下班铃一响,我就收拾好东西,背着包往外走。出了公司,天已经有点黑了,路灯都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照在马路上,特别温馨。我坐地铁去老周公司附近,出了地铁,就看见老周在路口等我,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手里夹着一根烟。看见我,他把烟掐了,笑着说“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十分钟了”,我说“地铁有点堵,没办法”。我们俩勾着肩膀,往火锅店走。
火锅店人不少,我们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鸳鸯锅,还有很多菜,毛肚、鸭肠、肥牛、青菜……老周喜欢吃辣,我不太能吃,所以每次都点鸳鸯锅。锅很快就开了,老周把肥牛倒进辣锅里,一边搅一边说“你知道吗,我最近谈了个大客户,要是成了,这个月奖金能拿不少”,我笑着说“可以啊,老周,厉害”,他摆摆手,“还不一定呢,还得再跟几次”。我们俩一边吃,一边聊天,聊工作,聊生活,聊最近的新闻,有时候还会聊大学时候的事,聊到好笑的地方,两个人都笑得不行。
吃到一半,老周忽然问我“你最近有没有想过换工作啊?我觉得你现在这工作,虽然稳定,但好像没什么发展空间”。我愣了一下,其实我也想过,有时候觉得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工作,有点无聊,想换个有挑战性的,但又有点怕,怕换了之后不好,怕适应不了新环境。我摇摇头,“还没想好,再看看吧”,老周点点头,“也是,慢慢来,不用急,反正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吃完火锅,已经快十点了,我们俩在路口分开,老周说“周末有空吗?一起去爬山”,我说“好啊,到时候再联系”。我一个人往地铁站走,晚上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很舒服。路上的人不多,大多是情侣,手牵着手,慢慢走。我想起我以前也谈过一个女朋友,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也经常一起在晚上散步,一起去吃小吃,一起去图书馆。后来毕业,她去了外地,我们就分手了。现在有时候会想起她,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吃过的东西,但也只是想想,毕竟都过去了,昨日已逝,再想也没用。
回到家,已经快十一点了,我打开门,屋里黑黑的,我没开灯,先换了鞋,然后走到阳台,打开窗户,外面的风进来,带着点凉意。楼下的路灯亮着,能看见几个晚归的人,慢慢走着。我靠在阳台的栏杆上,拿出手机,翻了翻朋友圈,看见有人发了旅行的照片,有人发了美食,有人发了加班的吐槽。我没发什么,只是看了看,然后就把手机收起来了。
走进屋里,开了灯,客厅里很干净,因为我每天都会收拾。书架上放着很多书,大多是计算机方面的,还有几本小说,是我以前买的,偶尔会翻来看。书架的最上面,放着爷爷的那个旧收音机,还有一个相框,里面是我和爷爷的合照,照片里的我,才十几岁,坐在爷爷旁边,笑得很开心。
我走到厨房,倒了杯水,喝了一口,然后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没看什么节目,只是听着声音,觉得不那么孤单。其实我一个人住了很久,早就习惯了,但有时候,比如晚上回来,屋里黑黑的,还是会有点落寞。不过好在,每天都挺充实的,上班,和同事聊天,和朋友吃饭,偶尔看看书,听听歌,也挺好的。
快十二点的时候,我洗漱完,准备睡觉。躺在床上,我想起老周问我的话,关于换工作的事,其实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换工作,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新的人,新的事。明天就像一个谜,你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是惊喜,还是意外,都不知道。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觉得有意思,要是什么都知道了,反而没那么期待了。
我闭上眼睛,想起今天早上的豆浆,想起张姨的笑,想起老周的火锅,想起爷爷的旧收音机,觉得心里暖暖的。昨天的事,不管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都已经过去了,留着回忆就好;今天的事,很充实,很安稳,很满足;明天的事,虽然是迷,但也值得期待。
慢慢的,我就睡着了,梦里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爷爷端着温豆浆,走到我床边,轻轻拍我的胳膊,“小远,起来喝豆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