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它的平和 > 第2025章 年10月8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闹钟在枕头边震第三下的时候,我终于把眼睛掀开一条缝。不是那种刺耳的铃响,是我特意调的震动模式——怕吵到隔壁合租的室友,虽然他每天比我早起半小时,但总觉得动静小些更妥当。震动的触感透过枕套传过来,闷闷的,像有人在轻轻敲我的后脑勺。窗帘没拉严,漏进来的晨光不是正午那种刺眼的白,是暖融融的金,斜斜地切过空气,刚好落在床头柜的玻璃杯子上。

那杯子是去年公司年会抽的奖,杯身上印着公司的logo,洗了很多次也没掉。里面剩的半杯水是昨晚回来倒的,当时加班到十点,进门就渴得不行,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剩下的忘了倒。现在杯壁上挂着的水珠,不是刚倒的那种大颗,是慢慢凝结的小水珠,一串一串的,像谁在杯子里串了圈碎钻,被晨光一照,亮晶晶的。

我伸了个懒腰,骨头“咯吱”响了一声,不是脆响,是那种带着点沉的闷响,像小时候外婆家堂屋的老木门。那门是外公年轻时亲手打的,木头已经发乌了,每次推开都要发出这样的声音,尤其在清晨安静的时候,能传到院子里。现在听到自己骨头响,倒莫名想起外婆当时总说“响响好,说明骨头没锈住”,嘴角不自觉就弯了点。

其实还想再赖五分钟,眼皮子还沉得很,脑子里却已经自动跳出来楼下张阿姨的早餐摊。不是刻意想,是这半年来养成的条件反射——每天这个点醒,第一个念头准是“再不起油条就软了”。张阿姨的摊车就支在小区大门左边,蓝色的遮阳棚洗得有点发白,边角上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油渍。她的油条跟别人家用的面不一样,是发过的老面,炸出来外脆里软,凉一点就会塌下去,咬着没那么香;豆浆也是现磨的,刚煮好的时候烫得没法下嘴,得吹好几下才能喝,要是去晚了,放凉了就少了那股子豆香。

我趿拉着拖鞋去洗漱,拖鞋是灰色的,鞋底有点软,踩在地板上没什么声音。卫生间的镜子是租房子时就有的,边缘有点脱胶,照出来的人影不算特别清楚,但能看见自己眼泡肿着——昨晚改报表改到快十二点,盯着屏幕久了,眼睛就容易肿。下巴上冒出几根胡茬,不是密密麻麻的那种,就三四根,长得还挺快,摸上去扎手,像碰到了晒干的狗尾巴草。

挤牙膏的时候没注意,力道重了点,薄荷味的牙膏“啪”地掉在牙刷上,还溢出来一点,沾到了嘴角。我对着镜子龇牙笑了笑,看见自己眼角有两道浅浅的细纹——是这半年加班多了才冒出来的。每次挤牙膏都这样,要么挤多要么挤少,大学室友就笑我“连挤牙膏都没个准头”,现在毕业三年了,这点小事还是没改。水龙头的水有点凉,不是刺骨的冷,是那种刚从水管里出来的、带着点水汽的凉,泼在脸上的时候,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滑,像小珠子在跳,打了个激灵,脑子瞬间就清醒了,连带着那点赖床的念头也没了。

换衣服的时候翻了翻衣柜,衣柜是嵌入式的,左边挂着几件格子衬衫,右边是牛仔裤,下面的抽屉里塞着袜子,不是白色就是灰色,没什么花样。我不怎么爱买衣服,总觉得舒服就行——以前外婆也说“衣服不用多,够穿、干净就好”。上周洗的那件蓝色格子衫还挂在阳台,衣架是塑料的,淡蓝色,风一吹,衣服就轻轻晃,像小时候在村口看到的稻草人。我走过去摸了摸,布料是纯棉的,有点糙,但干得很透,指尖能感觉到阳光晒过的温度,还有股淡淡的暖香——不是洗衣液的香味,是晒在阳台上,沾了小区里樟树味道的那种香,很干净。

穿好鞋刚要出门,瞥见玄关柜上放着的钥匙串。钥匙串是黑色的绳子,上面挂着个小老虎挂坠,塑料的,橘色的身子,黑色的条纹,做得不算精致,但很显眼。是去年表妹送的,当时她还在读大二,视频的时候说“哥,明年你本命年,我给你买个老虎挂坠,喜庆”,后来寄过来的时候,还附了张纸条,写着“祝哥万事顺意”。现在捏着那个老虎头,塑料的壳有点硬,边缘被我摸得光滑了点,却莫名觉得踏实——好像表妹的祝福就挂在钥匙上,跟着我到处走。

下楼的时候,楼梯是水泥的,扶手是铁的,有点凉,指尖碰上去能感觉到细微的锈迹。楼下的空气比楼上凉一点,不是冷,是那种带着水汽的清爽,还裹着小区里樟树的味道。这个季节的樟树不落叶,叶子总是绿的,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偶尔会有片老叶子飘下来,落在地上,踩上去软软的。

张阿姨的早餐摊已经支起来了,蓝色的遮阳棚在晨光里很显眼,棚子下面摆着两张小桌子,椅子是折叠的,红色的,有点旧了。她正低头炸油条,身上穿的碎花围裙沾了点油星,头发用黑色的发网罩着,手里的长筷子是竹的,在油锅里翻搅的时候,动作很熟练。油锅里的泡泡是金黄色的,“滋滋”响的时候,会有细小的油星溅起来,落在锅边,很快就凉了。香味飘得老远,是油条的油香混着豆浆的豆香,闻着就让人饿。

“小伙子,早啊!”她抬头看见我,手里的筷子没停,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还是老样子?豆浆加油条?”

我点点头,掏出手机扫码。付款码刚调出来,她就笑着应了声:“知道你急着上班,早给你留着了。”转身从旁边的保温桶里舀豆浆,保温桶是银色的,上面印着“健康早餐”四个字。“今天多给你加了点糖,看你昨天好像没精神,甜的提提神。”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昨天早上买早餐的时候,我没怎么说话,就嗯了一声。当时她还问了句“是不是加班累着了”,我没细说,没想到她还记着。接过豆浆的时候,杯子是热的,烫得我手指尖发麻,赶紧换了个手,手心能感觉到杯子的热度慢慢传过来,顺着胳膊一直暖到心里。油条用油纸包着,还冒着热气,咬一口,“咔嚓”一声脆响,里面的面是软的,带着点咸香,一点都不腻。豆浆的甜刚好,不齁,顺着喉咙下去,暖到胃里,连带着早上的困意都散了大半。

“不够再拿一根啊!”张阿姨看着我吃,又炸了一根油条,放在旁边的盘子里。

“够了够了,谢谢您张阿姨。”我连忙摆手,嘴里还嚼着油条,说话有点含糊。

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看见王大爷提着鸟笼往公园走。他穿的灰色外套是前年买的,有点旧了,但很干净,帽子是黑色的,边缘有点磨白。鸟笼是竹编的,编得很密,上面挂着个小铃铛,走的时候“叮当”响。笼子里的画眉鸟羽毛是深棕色的,肚子是浅黄的,正歪着头叫,声音清亮,能传到老远。

“小王,上班去啊?”他停下来跟我打招呼,手里轻轻晃着鸟笼,动作很轻,怕晃着鸟。

“是啊,大爷,您遛鸟呢?”

“可不是嘛,这小家伙,每天不出来晃两圈就闹脾气,早上五点就开始叫,吵得我睡不着。”他笑着指了指鸟笼,画眉鸟好像听懂了,叫得更响了,还扑腾了两下翅膀。我跟他聊了两句,问他最近鸟乖不乖,他说“乖是乖,就是费粮食,每天要吃两把小米”。聊了没一会儿,他就催我:“快走吧,别迟到了,上班要紧。”

“您也早点回家,别冻着。”我跟他挥挥手,转身往地铁口走。

地铁口永远人多,排队的队伍能绕到旁边的便利店门口。队里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耳朵里塞着耳机,头一点一点的,好像在听音乐;还有穿着西装的上班族,手里拿着文件夹,时不时看一眼手机。前面两个人在聊昨晚的球赛,一个穿红色球衣,一个穿黑色夹克。

“昨晚那球踢得真可惜,最后三分钟居然被扳平了!”穿球衣的男生拍了下大腿,声音有点激动。

“可不是嘛,裁判那判罚也有问题,明明是犯规,居然没吹!”夹克男也跟着附和,手比划着,好像在还原当时的场景。

我没怎么懂足球,也没插嘴,就跟着队伍慢慢挪。想起大学的时候,室友们总拉着我看球赛,每次进球都喊得震天响,现在工作忙了,好久没跟他们一起看球了,下次有空得约着聚聚。

地铁来的时候,“轰隆”一声进站,门一开,冷气就飘了出来,带着点地铁里特有的味道。人潮涌进去,我也被带着往前走了两步,找了个角落站着。旁边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姑娘,头发扎成马尾,手里拿着本摊开的书,书的封面是浅棕色的,上面印着几枝桂花,看起来是本散文。我扫了一眼,刚好看到“桂花”两个字,心里突然软了一下。

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院子里的桂花树,树干很粗,要两个我才能抱住。一到秋天,满树都是金黄色的桂花,风一吹,花瓣就往下落,像下雨一样,院子里、屋顶上,连晒着的衣服上都沾着桂花。外婆会搬个小梯子,站在树下摘桂花,我就拿着小篮子在下面接。她摘的时候很小心,怕把树枝弄断,还跟我说“桂花要轻着摘,明年才会再开”。摘下来的桂花晒干了,放在铁皮茶叶罐里,罐子上印着牡丹花,是外婆结婚时买的,现在还在用。泡出来的茶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喝的时候外婆会说“慢点喝,别烫着”,现在想起来,那茶的甜味好像还在舌尖。

上班的地方在十五楼,电梯是玻璃的,能看到外面的走廊。电梯里经常能遇到同部门的小李,他比我小两岁,性格很活泼。今天他穿了件新的黑色夹克,一进电梯就凑过来,指着衣服跟我说:“哥,你看我这衣服,昨天跟我女朋友一起买的,她挑的,怎么样?”

我凑过去看了看,面料是软的,黑色里有细细的条纹,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不错啊,挺合身,显得精神。”

他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露出两颗小虎牙:“是吧,我也觉得!就是有点贵,花了我半个月的零花钱,心疼好一会儿呢。”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能感觉到夹克的面料很舒服:“喜欢就值,女朋友挑的,更得好好穿。”

他点点头,又跟我聊起昨天逛街的事,说女朋友还给他买了双鞋,下次穿来给我看。电梯到十五楼的时候,门一开,他还在说,直到我提醒他“到了,再不走要迟到了”,他才赶紧跑出去。

坐到工位上的时候,桌上放着一杯刚泡好的绿茶。杯子是透明的,能看到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像小小的叶子在跳舞。茶香很淡,却很清爽,不是那种浓烈的香,是淡淡的、让人安心的味道。

“知道你爱喝绿茶,我昨天从家里带了点新的,给你泡了一杯。”隔壁工位的张姐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笑着说。她比我早来公司三年,平时很照顾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问她,她都会耐心教。

“谢谢张姐,又麻烦你了。”我拿起杯子闻了闻,茶香更明显了。

“客气啥,都是同事,再说这茶是我老家寄来的,自己喝不完。”她转身回了自己的工位,很快就传来了键盘“哒哒”的敲击声,很有节奏。

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有点涩,但咽下去之后,喉咙里有淡淡的回甘,很舒服。看着杯子里的茶叶,想起张姐之前也给我带过茶,每次都是不同的,她说“老家的茶比外面买的纯,喝着放心”。

上午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上个月的销售数据,对着电脑屏幕久了,眼睛有点酸,干涩得厉害。我站起来走到窗边,推开一点窗户,外面的风涌进来,带着点城市的味道。往下看,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有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像小虫子一样慢慢爬。远处的写字楼很高,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有点晃眼,得眯着眼睛看。

想起刚上班的时候,总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每天都是对着数据、表格,重复着一样的事。有一次整理数据到凌晨,差点哭出来,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意义。后来慢慢发现,其实重复里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今天整理的数据比昨天多了一点,说明业绩在涨;比如张姐给的茶比上次的更清香一点,能尝出不一样的味道;比如小李今天穿了新衣服,跟我分享他的开心。这些小小的不一样,慢慢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有意思起来。

中午跟小李一起去楼下的面馆吃饭。面馆离公司不远,走路五分钟就到,老板是四川人,说话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每次看到我们都很热情。门口的红色招牌上写着“正宗四川面馆”,里面摆着四张桌子,桌布是蓝色的格子,有点旧了,但很干净。

“两位,还是老样子?一碗担担面,一碗牛肉面?”老板从厨房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锅铲,脸上带着笑。

“对,老板,今天的担担面多放辣!”小李嗓门很大,生怕老板听不见。

“好嘞!多加辣,没问题!”老板应了声,转身就进了厨房,很快就传来了“哗啦”的炒菜声。

等面的时候,小李掏出手机,翻出他周末爬山的照片给我看。照片里的天很蓝,云很白,像一样。他站在山顶的石头上,笑得很开心,手里还举着一面小旗子。“哥,你看这山顶的风景,是不是特别好?我爬了两个小时才上去,累得我腿都软了,但是看到风景的时候,觉得值了!”

我看着照片,想起以前跟朋友去爬山,也是这样,累得不行,但是到了山顶,吹着风,看着远处的风景,所有的累都忘了。“确实好看,下次有空我也去爬爬。”

“真的?那下次周末我们一起去!”小李眼睛一亮,很兴奋。

“行啊,到时候再说。”我笑着点头。

面上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的,带着浓浓的香味。我的牛肉面碗很大,汤是棕色的,上面飘着几片香菜,牛肉是块状的,很大一块,咬一口很软烂,带着卤香,一点都不柴。青菜是翠绿的,煮得刚好,不软不硬。小李的担担面红通通的,上面撒着花生碎和葱花,看起来就很辣。他吃得满头大汗,一边吃一边吸溜,还不忘跟我说:“好吃,太香了!就是有点辣,但是停不下来!”

我看着他的样子,也觉得自己的面更香了,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其实吃饭的时候有人一起聊聊天,比一个人吃有意思多了——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总觉得饭没那么香,有人陪着,连面条都觉得更好吃了。

下午的时候,老板把我叫进办公室。办公室的门是木质的,敲上去“咚咚”响。老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桌上放着一盆绿萝,叶子很绿。他手里拿着我上个月整理的数据报告,笑着说:“小王,你上个月整理的数据很详细,重点都标出来了,客户很满意,还特意跟我夸你呢。”

我有点意外,其实就是按部就班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能得到客户的认可。“谢谢老板,这是我应该做的。”

“做得好就该表扬,”老板把报告放在桌上,“公司决定给你发点奖金,虽然不多,也是对你的肯定,继续加油。”

“谢谢老板!”我心里有点开心,不是因为奖金,是因为自己的工作被认可了,这种感觉比什么都好。

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脚步都轻了点,跟张姐和小李说了这件事。张姐笑着说:“早就该给你了,你每次都那么认真,整理的数据从来没出过错。”小李更是激动,拍着我的肩膀说:“哥,可以啊!必须请客喝奶茶!”

“行啊,下班了去买。”我笑着答应,心里暖暖的。

下班的时候,天有点阴,乌云压得很低,好像要下雨。我跟小李一起去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奶茶,便利店的店员小林跟我很熟——我经常来买东西,有时候加班晚了,会来买个饭团当晚饭。

小林穿的店员服是蓝色的,扎着丸子头,脸上带着笑。“哥,还是要珍珠奶茶,三分糖?”她一边擦着柜台,一边问我,语气很熟络。

“对,再加一杯原味的,给我同事。”我指了指旁边的小李。

小李赶紧插嘴:“姐,我的那杯多加点椰果,越多越好!”

小林笑着应了声:“没问题,多加点椰果。”转身去做奶茶,动作很快,手指在操作台上灵活地动着。等的时候,我看见便利店里的关东煮锅冒着热气,里面的萝卜、海带结、鱼丸泡在汤里,看起来很入味,汤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油花。

小林把奶茶递给我们的时候,还多给了我一根鱼丸,用小纸袋装着。“哥,今天刚煮的鱼丸,热乎的,你尝尝。”

“不用了,太麻烦你了。”我连忙摆手。

“没事,就一根,你拿着吧。”她把鱼丸塞到我手里,笑得很亲切。

我接过鱼丸,咬了一口,很q弹,里面的馅是虾味的,很鲜。汤也很好喝,带着点淡淡的咸香,暖到胃里。“谢谢啊小林,很好吃。”

“好吃下次再来吃。”她挥挥手,又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走出便利店的时候,雨点开始往下掉,不大,却很密,像牛毛一样,落在脸上有点凉。我跟小李共用一把伞,伞是黑色的,有点小,两个人靠得很近,慢慢往地铁口走。

“哥,你说我什么时候能攒够钱买房子啊?”小李突然开口,声音有点低。

“怎么突然说这个?”我问他。

“我现在住的地方太小了,就一个单间,放个跑步机都没地方,”他看着前面的路,眼神有点向往,“等我攒够了钱,就买个两室一厅,带个小阳台,能种点花,周末的时候跟女朋友一起做饭、晒太阳,多好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我看着他,想起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想过要有个自己的小房子,不用太大,能遮风挡雨就行,下班回来能有个地方放松。现在我租的房子虽然不是自己的,但也算是个小窝,每天回来能煮点饭、看看书,也很满足。“会的,慢慢来,总会攒够的。”

“嗯,借你吉言!”他笑了笑,又跟我聊起别的,说下次要跟女朋友去看电影,问我有没有推荐的。

地铁上比早上的时候人少一点,我找了个座位坐下。旁边是个老奶奶,头发花白,梳得很整齐,手里提着个蓝色的布袋子,里面好像装着菜,能看到绿油油的叶子露出来。她时不时往窗外看,眉头皱着,好像在找什么,眼神有点担心。

过了两站,她站起来,好像要下车,却又犹豫着坐下了,手紧紧抓着布袋子的带子。我看出她可能不太确定,就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阿姨,您是不是要到xx站啊?”

她转过头,眼睛有点花,眯着看了我一会儿,才点点头:“是啊,小伙子,我第一次来我女儿家,怕坐过站,也不知道到没到。”

“没事,下一站就是xx站,我到时候提醒您。”我笑着说。

“那太谢谢你了,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她脸上的担心少了点,手也松开了点布袋子,跟我聊起她女儿,说女儿在这边工作,让她过来住几天,她怕给女儿添麻烦,一直没敢来。

到了xx站,地铁广播响了,我赶紧提醒她:“阿姨,到了,该下车了。”

她连忙站起来,跟我说了好几声谢谢,才慢慢走出去,走的时候还回头跟我招了招手。看着她的背影,我想起我外婆,以前外婆也总怕在陌生的地方走丢,每次跟我出门,都要紧紧拉着我的手,说“跟着你我才放心”。现在外婆不在了,每次看到这样的老奶奶,都忍不住想帮一把。

回到小区的时候,雨已经停了,空气里带着泥土的味道,还有点青草的香。地面是湿的,踩上去有点滑,我走得很慢。王大爷的鸟笼已经挂在了楼下的樟树上,画眉鸟不叫了,闭着眼睛,爪子紧紧抓着笼子里的横杆,好像睡着了。我走过去看了看,鸟笼下面的小盘子里还有点小米,旁边的水杯里有水,王大爷应该是刚喂过。

张阿姨的早餐摊已经收了,蓝色的遮阳棚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旁边的小推车上。推车上还有没洗的油桶,旁边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垃圾。张阿姨应该是回家做饭了,每次她收摊都很早,说要回去给老伴做饭。

走到楼下的时候,看见对门的小姑娘在帮她妈妈搬花盆。小姑娘也就五六岁的样子,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还绑着红色的蝴蝶结。她踮着脚尖,用尽力气抱着一个小盆栽,盆栽是多肉,叶子圆圆的,绿色的。她的脸都憋红了,额头上有细细的汗珠,却不肯放下来,嘴里还念叨着“我能行,我能搬”。

“我来帮你吧。”我走过去,轻轻接过她手里的盆栽。盆栽的花盆是陶瓷的,有点沉,上面印着小兔子的图案。

“谢谢叔叔!”她仰起脸,笑得很可爱,露出两颗小小的门牙。

她妈妈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块抹布,看到我,连忙说:“麻烦你了,这孩子非要自己搬,拦都拦不住。”说着就要去屋里拿水果,“你等一下,我给你拿点苹果,刚买的,很甜。”

“不用了阿姨,举手之劳,我也没帮什么忙。”我赶紧摆手,把盆栽放在她们家门口的台阶上,“花盆有点沉,下次让孩子小心点,别砸到脚。”

“哎,好,谢谢你啊小伙子。”她妈妈笑着说,小姑娘还拉着我的衣角,说“叔叔下次来我家吃饼干,我妈妈买的巧克力饼干,可好吃了”。

“好啊,下次叔叔有空就来。”我摸了摸她的头,转身回了自己家。

打开门,屋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冰箱运行的轻微“嗡嗡”声。屋里的光线有点暗,我没拉窗帘,外面的天已经有点黑了。换鞋的时候,拖鞋是灰色的,放在门口的鞋架上,鞋架上还有一双备用的拖鞋,是给朋友来的时候穿的,蓝色的,有点旧了。

我去厨房倒了杯水,杯子是玻璃杯,水是凉的,喝下去很解渴。坐在沙发上的时候,才觉得有点累,靠在沙发背上,沙发是灰色的,靠垫有点软,能感觉到后背的肌肉慢慢放松下来。我看着天花板,脑子里想起今天发生的事——张阿姨多给的糖豆浆,王大爷的画眉鸟,小李的新夹克,张姐的绿茶,老板的认可,小林的鱼丸,还有地铁上帮的老奶奶,楼下的小姑娘。其实都是些小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却让这一天变得很充实,心里暖暖的。

晚上煮了点面条,加了个鸡蛋,还有昨天剩下的青菜。灶台是白色的,煮面条的时候,水开了冒白汽,“咕嘟咕嘟”响。下面条的时候,面条在水里散开,像细细的绳子。加鸡蛋的时候,我把鸡蛋在锅边磕了一下,鸡蛋液流进水里,慢慢变成了溏心蛋,蛋黄是橘色的,裹在蛋白里。青菜是昨天买的,还是绿色的,煮在面条里很软,带着点清香。

吃面条的时候,我坐在餐桌前,餐桌是木质的,有点旧了,是租房子的时候房东留下的,桌面有点划痕,但很干净。面条的汤是清淡的,带着鸡蛋的香,溏心蛋咬下去,蛋黄流出来,沾在面条上,很好吃。我吃得很慢,一边吃一边想,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简单,却很踏实。

收拾碗筷的时候,洗碗池的水是温的,用洗洁精洗筷子,泡沫是白色的,洗好的碗放在沥水架上,沥水架是塑料的,蓝色的,有点小,每次只能放两个碗。收拾完,我坐在书桌前,翻开了昨天没看完的书。书是纸质的,封面是浅蓝色的,里面的字是黑色的,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主人公每天上班,回家做饭,跟邻居打招呼,周末跟朋友出去玩,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只有日常的琐碎,却写得很真实,让人忍不住想一直读下去。

看到九点多的时候,打了个哈欠,有点困了。去洗漱的时候,热水敷在脸上,很舒服,洗去了一天的疲惫。镜子里的自己,胡茬已经刮了,精神多了,眼泡也不肿了。躺在床上的时候,想起外婆以前常说的话:“日子啊,就是一天一天过,今天过了是明天,明天过了是后天,不用想太多,把每天的饭吃好,觉睡好,就行。”以前觉得这话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现在长大了,每天过着这样的日子,才明白外婆的意思——生活不需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只要每天都过得安心、踏实,就够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细的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我闭上眼睛,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还有远处马路上汽车驶过的声音。没有什么特别的,却让人觉得安心。明天早上,还是会被闹钟吵醒,还是会去张阿姨的早餐摊买豆浆油条,还是会挤地铁上班,还是会做那些重复的工作,但我知道,明天又会有不一样的小事——可能张阿姨会给我多根油条,可能小李会跟我聊新的趣事,可能小林会推荐新的关东煮,可能又会遇到需要帮忙的人。

其实生活真的很简单,不用追求什么轰轰烈烈,也不用纠结什么鸡毛蒜皮,过了今天就是明天,只要好好过好每一天,就够了。我想着这些,慢慢睡着了,梦里好像又闻到了外婆家院子里的桂花香,很甜,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