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御兽:开局一只雪山君 > 第165章 幕府寇,窃龙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奉天省历史悠久,乃多朝延续古都,也是北部地区的主省之一。”

“其地理面积涵盖周遭近二十万平方千米,辖18市、32县、15镇,村庄数不胜数。”

“省正边向前两百里,乃神州北部军区总驻地,军区向侧两百里,则是绵延近十五万平方千米的兴岭……”

“当然。”

“现在神州旅游局的批文里,早已将其更名为‘堑岭’,寓意为‘天堑’,正符合那里自南征北伐时期开始,延续到现在的神迹景观。”

“神州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南征北伐时期,神州最终众志成城,击败了自北而来的贼寇,将其驱逐……”

动车内置的餐厅里。

戴着小蜜蜂的女人正滔滔不绝的讲着话。

看她从容的表情,显然这些台词早已背的滚瓜烂熟,讲起来就和相声报菜名一样随意。

而在她的面前,一对又一对明显有点年纪的老人,正津津有味的听着她说的话。

甚至还有老人掏出手机,颤巍巍又略显生疏的点着屏幕,试图记录着一些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比如这个穿着军绿色大棉袄的瘦弱老人。

他此刻正皱着眉毛,手指沾了沾嘴里的唾沫,一边生疏的点着屏幕,一边又嘟囔道:

“什么岭……”

“兴岭,后变堑岭,qian四声。”

清朗的声音从他旁边传来。

老人恍然大悟:“我知道,就是脑子总忘。”

他满脸都是深如沟壑般纵横的皱纹,一双深陷的眼睛有些浑浊。

“谢谢,谢谢。”

老人很懂礼貌,转头看向旁边如他孙子一般大的少年:“谢谢你,小朋友。”

“不用谢。”

姜峥和蔼的笑了笑,桌前的餐盘叠的跟自助餐一样高。

他肚子饿了,早早的就过来吃饭,只是还没吃几盘,这帮夕阳红旅游团就进来了。

看样子,应该是旅游的套票里管饭。

左右姜峥回去也是待着,他就留在这里蹭一蹭旅游团的福利,顺便从导游的嘴里,再了解一点奉天的小故事。

“哎?那后边她说的是……”

老人又犯了迷糊。

少年颇有耐心,笑道:“后边是抗战的故事了。”

“抗战……”

老人有些恍惚。

下一秒。

他忽然瞪大眼睛,大声喊道:“幕府寇,窃龙贼!”

其声嘹亮,甚至压过了前面的导游。

有不少老人扭头朝他看来。

不认识他的,有些诧异他的反应,那些认识他、和他一个出发点的老友,则和善的笑了起来。

有人看着微愣的导游,笑道:

“没事,这老头以前当过兵,虽然没赶上南征北伐,但参与过后边的战争。”

导游松了口气。

这帮游客年龄偏大,容不得她不小心。

“原来如此。”

她的脸上露出笑容,真诚道:“您是抗战老兵啊?”

话落。

她率先鼓掌,周围的人缓缓跟随。

只可惜到底大家都上了岁数,掌声有些疲软,直到姜峥也啪啪的扇了起来。

他拍的卖力,动静也大。

导游对着这个长的不错的少年点了点头,眼神里颇为赞许。

“但那里已经叫不是幕府了,老人家,如今那里已更名叫【名府】,全称【名府幕国】”

她笑着说道:“不过,我正好要说一点关于它们的故事。”

“但我需要事先说明,我接下来要讲的话只是传闻,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件事。”

导游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就在北伐击溃贼寇的时候,有人说那场战争其实并没有完全结束。”

“贼寇祸心不死,想趁着咱们这的主力奔赴【南征】现场时兴风作乱。”

“因此,就在当年还没更名的兴岭,传言神州曾和幕府最后相互之间,又进行了一场终局之战,而主要参加的人员……”

导游微微停顿:“正是双方的那些强大的御灵师。”

听到这里。

不少老人眼冒精光,仿佛找到了年少时的好奇心,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里在坐的,除了姜峥没有一个御灵师。

而关于御灵师的故事,也是普通人最喜欢听的趣闻。

“传闻中,那场战况异常激烈,打了几天几夜都没结束,打的那时的兴岭如同彩虹一般,渲染了天边,驱散了日月。”

“也正因如此,兴岭留下了一道深不可测的天堑之痕,将整条山脉一分为二,自此更名堑岭。”

讲完之后,导游立刻再次重申:“传闻传闻,说出来给大家听个乐,不要当真。”

在她身前,老人们开始相互探讨。

有人说是真的,因为他小时候也听过类似的故事。

有人则不太相信,认为是夸大其词。

这都很正常。

姜峥则没有吱声,只是眼眸微微垂落。

是或不是,都和他无关。

那毕竟已是过去的事了,他也只是吃个瓜而已。

旁边。

老人正戴着老花镜敲着屏幕,忽然嘴里又嘀咕了两句:“没见识,这还能有假?”

少年瞥眼看去,瞳孔银白竖立。

下一秒。

他恢复如初,笑道:“老爷爷,你以前难道听家里长辈,说起过关于堑岭的故事吗?”

“为什么你说是真的呢?”

听见少年的话,老人摘下眼镜,但没有讲话,而是看着少年有点犹豫。

耳边的声音响起,少年笑了笑。

他压低身子,左顾右盼,随即小声道:

“老人家,我是御灵班的学生,你放心,我肯定不往外说。”

“当真?你是哪里人?”

“奉天人。”

姜峥笑的亲切,眼里充满真诚:“我在讲武堂高中部读书。”

“嗯。”

老人忽然有些惊讶,转而想起了什么,看向少年变的愈发亲切:

“巧,太巧了,我的孙子们也在讲武堂读书,只是他们和你不一样,是大一的。”

“我就是因为想趁着还能走动,过来看看他们,这才报了个团。”

说到这里,老人甚至有点骄傲。

“那可以告诉你。”

他挠了挠脸颊,小声说道:

“我跟你讲,堑岭的事我没亲眼见过,但我后来参加部队时的班长,是御灵师,也是堑岭附近镇里的人。”

“他曾跟我说,那些人噼里啪啦的搞的天动地颤,我琢磨着跟戏文里的神仙也差不多……”

“嗯嗯。”

姜峥含笑点头。

“还有……”

话没说完。

老人忽然有些谨慎的看了看左右,说话的声音更小了一点。

若非少年耳识通明,还真听不清老人的话。

“班长当年说,之所以奉天和贼寇相争……”

“奉天?”

姜峥突然打断老人的话:“迎击的是奉天?”

“追击,是追击。”

老人有些茫然。

显然是在尽力回忆,但脑子确实有些混沌模糊:“反正班长是这么说的。”

少年缓缓点头:“您继续。”

“他说大部队必须要南调抗击,不然要出大事,因此奉天省里的御灵师因为熟悉地貌就留了下来。”

“而且和贼寇打仗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再做什么,而是他们窃走了一条……”

老人的眼中忽然有些敬畏。

这是发自内心,对某种图腾或传说来自于血脉中的尊敬。

“怀胎的龙。”

闻言。

姜峥的瞳孔微微收缩。

也就在这时,临近车窗的外侧,突然传来一阵轰隆的巨响。

姜峥猛的扭头看去。

天空之上,白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成黑云。

盘延的暗红雷霆呼啸而过,如同一张铺天盖地的罗网。

又如正嘶吼暴虐的神明,疯狂的宣泄着自己的怒火。

它将天边映的血红,瓢泼的大雨哗啦落下。

最前面。

导游低头看了一眼车窗外边,叹了口气。

“这鬼天气……来,大家把提前发放的雨衣穿上,用不了多久就要到站了。”

她看着眼前略显惊慌的老人们,大声说道:

“不用惊慌,不用害怕,这是正常的景观现象。”

“名为‘赤雷雨’,乃奉天几十年前流传到现在的特殊景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上这么一趟。”

“除了颜色不同之外,它对大家没有任何威胁。”

听到她的话,老人们这才安静下来,甚至还掏出了手机对准外边拍照。

而少年则依旧看着窗外。

赤雷雨,几十年前出现,延续至今。

南征北伐,奉天追击贼寇。

窃龙贼……

少年沉默不语,指尖轻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