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看到对本书的一些段落点评,书评。其实,我都特别乌龟心态的不敢点开细看,都是把红点点掉了就关闭。因为知道写的不咋样,害怕看到一些骂声。祝大家五一节假日,轻松,快乐,满足!)
开船的日子将近,凤嫂子在厨房烙着大饼作为路上的干粮。
和面揉面,撒上芝麻和盐,一张张薄饼在热锅上鼓起大包又瘪下,锅铲翻面,小火慢慢烘干,灶台上的篓子里,已经放了三十多张饼了。
“凤嫂子,再加点花椒面进去。多烙几张呗。”
姜一在灶下生火,嘴里还叼着一块刚出锅的饼,烫的他话都说不清。
“臭小子,有的吃就不错了,你还点上了。”凤嫂子笑着挥舞下锅铲,作势要去打姜一。
姜一眯着眼睛笑。手脚麻利的把自己刚刚捣成粉沫的花椒粉递了过去。
到时候他们走了,自己和阿康留在舒家,自己不怎么会做饭,阿康更别提了。现在趁着凤嫂子还在,多给他们留点干粮,到时候烧点开水咬着饼子就咸菜,总比吃自己做的饭强。
椒盐大饼啊!再撒上芝麻,焦香焦香的。(≧w≦)什么事都不能耽误姜一干饭!
锅里火不用太旺,又不能完全熄灭。姜一烧火烧出了经验,和凤嫂子配合默契,一早上烙了一百多张大饼。他们中午饭吃得都是大饼和丝瓜汤。
阿康和姜一两人已经默认自己会被留下,倒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愤懑不平。日子照样过着,舒伯华,舒太太,叫他们做什么便做什么。
明天就是出发的日子了,姜一清早看见舒太太跟舒伯华带着凤嫂子一起去了郊外,给舒老爷上坟。
他坐在舒家门口,撑着下巴无聊的看着外面,数着一个小时内经过了多少个人。
又想到以前小学关于数学统计的一些题目,诸如,小明住在高速路旁边,一个小时内经过多少辆白车,黑车,红车,求一天内这个高速路总共会经过多少白车,黑车和红车。
在他数到第十五个人时,舒家门口街道,冲过来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那是姑且算得上舒伯华好友的纪梵音。
纪梵音一路小跑,最后直直倒在舒家大门前,汗如雨下,气喘吁吁,抬起手拽住姜一裤脚,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
“快,伯华……叫伯华马上走!”纪梵音短发凌乱,西装外套不知去向,白色衬衫下摆一边露在外面,一边还扎在裤腰里。
“大少爷去郊外扫墓了。出什么事了?”
姜一一手拽着自己裤腰以免被纪梵音拉下去当街出丑,一面把对方手从裤脚上拉开。
真是一点边界感都没有!——姜一咬牙。他这裤子都穿两年了,本身就不咋结实了,还拽!
“有准确消息,今天晚上一伙土匪就要杀进九州城,再不走来不及了!”纪梵音快速说完,再三告诫姜一“我也要走了,去北平。告诉伯华,要找我就去北平爱仁医院,找史医生。”
舒伯华平喘了呼吸,反复叮嘱姜一后转身又急匆匆走了。
姜一反锁了舒家大门,看了眼天色,还有三个小时左右天就会黑了。出发的行李是早就收拾好了的,他担心舒伯华路上耽搁了时间回来晚了,心下焦急,只能沿着从郊外回来的路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