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之战中侥幸逃脱的杨杰与郭准,在听闻建康城的血雨腥风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向段豪献降。
两人躲在临时据点的密室里,对着地图沉默半晌……他们太清楚末山蟒的脾性了,那是个连顶尖权贵都敢当众屠戮的狠角色,自己可就是大周帝国的核心 权贵,落到末山蟒手里,大概率是落得个“斩草除根”的下场。
更重要的是,杨杰打心底里瞧不上末山蟒,那人是蛮族出身的,浑身带着未脱的野性,连朝堂礼仪都不懂,而段豪虽出身微末世家,却终究顶着“帝国世家”的名头,言行举止间透着士族的规整,投靠他,至少能保一份“降将”的体面,而非在末山蟒手下受那“蛮夷”的气。
此时的建康城内,末山蟒正摆着盛大的宴席,殿内烛火通明,杯盏相碰的声响里却透着说不出的沉闷。
他端着酒碗一饮而尽,烈酒灼烧着喉咙,眼底却没有半分快意……他不是傻子,更清楚眼下的局势有多凶险,段豪已攻破彭城,牢牢控制了徐州,下一步便是三路大军合围建康,一统天下的势头已无人能挡。
说起来,他当年是见过段豪的,对段豪的谋略与气度始终带着几分敬重,甚至私下里想过,若真到了山穷水尽,不如把天下交给段豪,至少那人能让百姓少受些苦。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掐灭了……他身后站着的,是跟着他从底层一步一步拼到建康的弟兄们。
这些人抛家舍业跟着他,图的不是“归顺”,是封侯拜相、是子孙后代的荣华,他若投降,这些弟兄们大概率是被边缘,他怎么对得起他们?
或者说,这些弟兄们,知道自己的想法后,能放过自己?
酒过三巡,末山蟒已有些醉意,他撑着桌沿站起身,望着殿内吵吵嚷嚷的将领们,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些人跟着他打了这么多年,他却可能要让他们失望了。
就在他晃着脑袋想再喝一碗时,一道身影忽然从殿柱后闪出,手中短刀寒光刺眼。那是个面生的年轻公子,一身素衣,眼神却像淬了毒的冰……正是于亮,于家的幸存者。
末山蟒清算权贵时,因于家并非“那三公”之流,只杀了主犯,放过了妇孺与旁支,没成想竟留了后患。
于亮一直想复兴自己的家族,然而如今看着家族凋零,早已将末山蟒恨入骨髓。
因为他也是出了名的名士,这次宴席,他也是被邀请了进来,本来他是没有打算刺杀末山蟒的,但是看到末山蟒喝醉了。
他心中的愤怒和仇恨,就涌上心头了。
要知道,这是刺杀末山蟒,为自己家人报仇的机会。
其实末山蟒没有对一些家族斩草除根,其实也是草原习性所导致的,毕竟在草原部族中,为仇人养儿子,那都是家常便饭,其原因,主要是人口少的原因。
也是因为这种状态,儿子杀父亲,也是家常便饭之事。
如今看到这个时机,于亮犹豫了很久后,最终不想错过,而抱恨终生!
“末山贼子!拿命来!”于亮的嘶吼刺破殿内的喧闹,短刀直刺末山蟒的心口。
末山蟒醉意顿消,想拔刀反抗,却因酒劲迟了半拍……刀刃入体的剧痛传来时,他盯着眼前这个满脸恨意的少年,眼里满是错愕,他自认已掌控朝纲,竟会死在一个小书生的手里?
刀刺中了心脏,他末山蟒在怎么勇猛,此时也已经没有力气了,末山蟒想过自己的死,但是他所想的是风风光光的战死于沙场,是英雄的死法,绝非这种窝囊废的死法。
末山蟒一死,建康彻底乱了。
他麾下的将领本就各有派系,如今没了主心骨,顿时成了一盘散沙,有的将领想趁机夺权,在皇宫里大打出手,有的士兵见群龙无首,干脆扛着兵器重回街巷抢掠,比之前破城时更甚……
还有些南方的山蛮出身的士兵,直接收拾行囊想逃回南方,却被城门守军拦下,又是一场混战。
昔日威严的皇宫成了战场,繁华的朱雀大街堆满了尸体,建康城彻底沦为无秩序的炼狱。
消息传到段豪军中时,他正站在彭城的城楼上,望着南方的炊烟。
几乎是瞬间,他便定下了计策,命陈默孔济领西路军横扫南方残余力量,自己则亲率中路主力,昼夜兼程南下。
此时的南方早已没了能抗衡的猛人,末山蟒的残部要么溃散,要么投降,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段豪的大军渡过大江时,建康城的守军竟直接打开城门,跪在路边迎接,曾经跟着末山蟒杀进皇宫的兵,此刻也放下了兵器,只求能保住性命。
短短一个月内,段豪便拿下了建康,平定了南方的乱局。
他走进皇宫时,末山蟒的尸体早已被草草掩埋,于亮也死在了乱军之中,只有殿内的烛火还在摇曳,映着满地的酒渍与血迹。
段豪捡起地上一只摔碎的酒碗,看着眼前的场景,随后段豪看向一旁的段兰:“陈柔母子找到了吗?”
段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找到了,皇帝和楚槐容也找到了!”
末山蟒入了皇宫后,杀了楚随,但是皇后和这个新皇帝,末山蟒是没有动手的,毕竟末山蟒,不愿意难为女人,同时皇帝是一个娃娃,他有什么过错?
难道把这一切的过错,归咎于一个娃娃身上吗?
所以末山蟒放过了皇帝和皇后。
而段豪听完后,愣了下,随后低声说道:“末山蟒,没有把皇帝杀了吗?”
段兰说道:“末山蟒占据建康和死,就一个月,可能末山蟒想动手呢,还没有动呢吧!”
段豪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本来打算立陈柔的儿子,为帝呢,看来用不着了!”
“好好的看着吧,过几天,带回洛阳去!”
段豪自然是不打算在建康主持朝政,建康这种地方是无法当一个首都的,原因也很简单,建都于建康,大多是半壁江山,如果大一统呆在这里,时间长了,北方是会失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