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 第236章 红颜心动,这一世的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6章 红颜心动,这一世的家人

李红梅家在江浙属于南方,确实是能给她寄点黄瓜过来。

听说父母都是当地的干部,家境不错。

他摇摇头,把纸条揉成团塞进原主dIY的柜子里。

转而从床底拖出个帆布包,将馒头掰碎和兔肉一起包好——这些可是上好的诱饵,下午进山能派大用场。

下午上工的哨声响起,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

陈建国透过窗缝确认最后一个知青也离开了,这才伸着懒腰出门。

秋阳暖融融地照在院子里,晾衣绳上飘荡着补丁摞补丁的衣物。

\"何必呢...\"陈建国轻叹。

秋风卷着枯叶打旋儿,远处传来生产队赶牛的吆喝声。

这个质朴的年代,连感情都像秋日的阳光一样纯粹透明。

可惜他注定只是个过客。

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到他结束了休养正式上工时。

他这辈子的家人也在四九城收到了他寄来的三个大包裹。

等陈父将三个大包裹和陈母用二八大杠拉回四合院的房子,旁边的住户都出来看热闹。

二八大杠的车轮碾过四合院门坎时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陈母扶着车后座上摇摇欲坠的包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三个鼓鼓囊囊的军绿色帆布包用麻绳捆得结实,最上面那个还印着\"白山知青办\"的红色字样。

\"老陈,这是你们家建国寄回来的?\"

前院张婶子正晾衣服,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就凑过来,\"哟,这么大的三个大包裹,比去年寄得多大多了!\"

陈父喘着粗气支好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网兜里还晃荡着半颗蔫吧的白菜。

\"可不嘛,那小子说是在东北分的口粮。\"

他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手指却紧张地摩挲着包裹上的邮戳——那上面盖着\"吉林白山\"的蓝色印章。

左邻右舍已经闻声聚了过来。西厢房老王家的半大小子伸手想摸包裹,被王母一瞪眼缩了回去。

\"建国这孩子就是孝顺,\"

后院李奶奶眯着老花眼念叨,\"这么老远还往家捎东西...\"

陈父陈母赔着笑应付了几句,等围观人群散了,才招呼刚下班的大儿子陈建军帮忙。

陈建军是轧钢厂的二级钳工,粗壮的手臂一使劲,最沉的那个包裹就离了车座。

\"爸,这得有百八十斤吧?\"陈建军涨红了脸,脖子上青筋都凸了出来。

他媳妇王淑芬赶紧上前托住包裹底部,两口子踉踉跄跄往后院挪。

堂屋的八仙桌被清空,三个包裹挨个摆上去竟占了大半位置。

大陈建国两岁的大姐陈建红也下了班回来,听到声音也出来跟嫂子一人抬一边抬了一件。这时她喘着气:\"妈呀!这是三座山啊!\"

边说她还边伸手戳了戳中间那个包裹,硬邦邦的触感不像是粮食。

最小的弟弟陈建设更直接,鼻子贴着包裹缝猛嗅:\"有肉味!我闻到肉味了!\"

十二岁的少年正是馋嘴的年纪,哈喇子都快流到包裹上了。

陈父灌了半缸子凉白开,喉结上下滚动。

骑车从邮局到四合院这四里地,他后背的汗把绿军装都溻透了。

\"都别瞎猜了,\"他抹了把嘴,\"老大,拿剪子来。\"

帆布包裹的针脚密实,陈建军费了好大劲才拆开第一包。

剥开层层旧报纸,金灿灿的米粒突然瀑布般倾泻出来,在桌上堆成个小山丘。

这米粒比北京常见的粳米更修长,大白天的看着还泛着珍珠似的光泽。

\"辉南大米...\"

陈母拈起几粒放在掌心,米香立刻在屋里弥漫开。

她突然红了眼眶,\"那孩子信里提过,说东北最好的米...\"

第二包拆开时,全家倒抽一口凉气。

整张油亮的熊皮摞得整整齐齐,黑得发亮的毛尖上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压迫感。

在熊皮底下还压着几张泛着红光的狐狸皮和青灰色的狼皮。

熊皮上有封件。陈建军将信拿给父亲。

他则小心翼翼展开最上面那张熊皮,油光水滑的皮毛垂到地面,惊得陈建设直往后躲。

\"这...这得值多少钱啊...\"

王淑芬声音发颤。她娘家是河北农村的,见过公社收购站收皮子,这么完整的熊皮少说能换一年口粮。

陈父脸色变了,赶紧去关严了窗户。

胡同里谁家炝锅的葱花香飘进来,混着皮毛的腥臊气,形成一种奇特的氛围。

最后一个包裹最轻,拆开后却是最让人惊喜的。

风干的狍子肉条用油纸包着,野生榛蘑串成串,还有两罐密封的野蜂蜜。

陈建红眼尖,还从夹层里摸出封信来。

\"爸!还有一封信!\"

她雀跃着递过去,马尾辫一甩一甩。

陈父抖开信纸,陈母也凑过来。信很短,字迹却很工整:

\"爸妈:

米在市里换的,只有十斤给你们尝尝。

皮毛跟老猎人换的,我信里有交待怎么用,另外的皮毛给家里人做些防寒的衣服。

肉干和蘑菇都是自己采的,蜂蜜治咳嗽。我在这边挺好,别惦记。

建国

1971.9.10\"

信纸背面还粘着张照片,是他在原主陈建国的柜子里找到的,是一张年初公社里来人照像,原主站在知青点门口拍的。

年轻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军便装,怀里抱着杆猎枪。

身后墙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标语已经斑驳。

当时原主本来是想将这照片寄给他那青梅的,不知当时他又怎么想的,一直又没寄走。

反正这些东西他用不上,就带着一起寄回了四九城,算是给原主的父母留个念想。

陈母看着照片,突然眼泪掉下来,砸在照片上。

她急忙用袖口去擦,生怕弄花了儿子难得留下的影像。

\"这小子...\"

陈父嗓子发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

他突然起身,从五斗柜最底层掏出个铁皮盒子,\"都收好了,别让人看见。\"

全家人默契地行动起来。大米装进早就准备好的瓦缸。

皮毛裹上樟脑丸藏进箱底,肉干和蘑菇锁进厨房的吊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