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筝的话,让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神色各异。
劝降?
劝说那个已经统一了草原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投降?
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胡闹!”吕布第一个站出来,瓮声瓮气地说道,“主公,兵贵神速!我等大军已集结完毕,士气正盛,正该一鼓作气,踏平草原!派一个女人去劝降,岂不是贻误战机,让那铁木真有了准备的时间?”
“吕将军所言有理。”白起也淡淡地开口,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份量,“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给予敌人任何喘息之机,都是对我们自己将士的不负责任。”
众将纷纷点头,显然都不赞成华筝的提议。
纪元没有立刻表态,他只是看着华筝,手指轻轻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你凭什么认为,你能劝说你的父汗?”纪元问道。
华筝迎着纪元的目光,毫不退缩:“因为我了解他。我父汗是一代雄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蒙古的未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与王上您为敌,与这席卷天下的煌煌大势为敌,蒙古没有任何胜算。”
“继续打下去,除了让无数蒙古勇士白白牺牲,让草原血流成河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只要我能将王上您的神威,将金国和辽国的下场,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他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郭靖此刻也站了出来,对着纪元一抱拳,声音诚恳:“王上,华筝公主所言,或许值得一试。铁木真大汗,确实非寻常君主。若能兵不血刃地收复草原,乃是天下百姓之福。”
他毕竟在草原生活多年,对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
纪元看着眼前的华筝和郭靖,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他当然不指望一个女人真的能说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但他同意,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好。”纪元终于开口,吐出了一个字。
大殿内一片哗然。
“本王,就给你一次机会。”纪元站起身,缓缓走到华筝面前。
“本王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你若能带着你父汗的降表回来,本王承诺,保留蒙古汗号,封铁木真为蒙古王,世袭罔替,草原牧民,与我大宋子民一视同仁。”
“但,”纪元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冷,“若是一个月后,你没有回来,或是带不回本王想要的东西……”
“那本王的四十万大军,便会踏平草原的每一寸土地,让所有敢于反抗的人,都化为尘埃!”
这番话,恩威并施,让华筝心中一颤。
她知道,这是纪元给她的机会,也是给整个蒙古最后的机会。
“小女子,谢过纪王!”华筝深深一拜,眼中含泪。
“郭靖。”纪元又看向郭靖。
“末将在!”
“你挑选一百名精锐羽林军,护送华筝公主北上。务必,将她安全送到你义父……送到铁木真的王帐。”
“是!”郭靖领命,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华筝。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争,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暂时按下了暂停键。
三日后。
上京城门外,一支小小的队伍,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华筝换上了一身利落的骑装,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这座雄伟的城池,以及城楼上那个遥遥注视着她的身影。
她不知道自己此去,是生是死,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她知道,她必须去。
为了她的父汗,为了她的族人。
“郭大哥,我们走吧。”她收回目光,对身边的郭靖说道。
郭靖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催动了小红马。
一百人的队伍,很快便消失在了北方的地平线上,如同一滴水,汇入了那片苍茫无垠的草原。
而在他们身后,上京的城楼上。
纪元负手而立,在他身边,是白起和王翦。
“主公,真的相信那女子能劝降铁木真?”白起问道。
“信与不信,重要吗?”纪元淡淡一笑。
“我军刚刚结束两场大战,将士疲惫,粮草辎重也需要时间转运。这一个月,正好是我军休整、部署的黄金时间。”
“华筝此去,若能成功,省我刀兵,自然是好。若不成功,我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师出有名,更能瓦解蒙古人的抵抗意志。”
“这叫,阳谋。”
白起和王翦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叹服之色。
这位年轻的王者,不仅拥有神魔般的力量,更有如此深沉的算计。
天下,不归他,又能归谁呢?
纪元没有再说话,他的目光,穿透了层层云霭,仿佛看到了那支正在向北行进的小队。
也仿佛看到了,在那支小队的身后,两支由无数钢铁洪流组成的巨龙,正在悄无声息地张开它们的獠牙,从东西两个方向,向着整个蒙古草原,缓缓地合拢。
一统天下的最终章,已经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