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楚皇朝中境和北境交界边境的重要军事关卡望北关内,
中心城区的将军府前院的议事大厅中,气氛庄严肃穆。
大厅中央首位位置,坐着一个身材魁梧、身穿亮银盔甲的银发老头子。
他便是这一次大楚皇朝出征军的大帅韩国公徐无忌,其银发如霜,却丝毫不显老态,
反而透露出一种威严和霸气。
坐在他左手边的,是一个儒雅的中年人,此人正是这一次大楚皇朝出征军的副统帅战王楚云战。
他面如冠玉,气质高雅,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气息。
紧接着,在他们两边依次坐着的,都是大楚皇朝各种精锐武者大军的主将以及副将等将领。
这些将领们有的威猛雄壮,有的文质彬彬,但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
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
此时,大楚皇朝出征军的大帅韩国公徐无忌缓缓站起身来,
他那高大的身躯在议事大厅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环视了一眼议事大厅中的诸位将军们,
然后用他那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道,
“本帅,有幸被陛下册封为此次出征军的统帅。也许有人对此心存疑虑,甚至可能心生不服。
然而,既然女帝陛下委以重任,
派遣本帅前来参与这场与大萧皇朝六皇子麾下精锐大军的激战,夺回我们大楚皇朝北境的疆土,
那么所有人都应当明白,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无论是谁,只要胆敢违抗本帅的命令和指挥,大楚皇朝军队的军法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本帅可不会因为你是哪家的子弟而有所偏袒。都听明白了吗?”
大帅韩国公徐无忌的话语刚落,
大楚皇朝出征军的副统帅战王楚云战,以及大楚皇朝各种精锐武者大军的主将和副将等将领们,
如同条件反射一般,迅速站起身来。他们动作整齐划一,
向大帅韩国公徐无忌抱拳行礼,态度异常恭敬,齐声回应道:“末将,谨遵大帅之令!”
韩国公徐无忌见状,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诸位将军们坐下。
这一挥手看似随意,实则透露出一种举重若轻的自信与威严。
接着,
韩国公徐无忌继续说道:
“诸位将领们,你们可知道这一次出征对于大楚皇朝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行动,更是关乎到大楚皇朝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战!
女帝陛下对此次夺回北境疆域的重视程度,超乎你们的想象。
为了确保胜利,陛下甚至不惜派出了大楚皇族的大将战王楚云战将军,
以及他麾下那支威震天下的十万精锐骑兵云战骑!”
他稍作停顿,环顾四周,看着诸位将军们的表情,
接着说道:“想必诸位将军们也都听说过最近在大楚皇朝疆域内流传的各种不实谣言吧?
那些谣言虽然毫无根据,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军心。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大楚皇朝南境遭受大魏皇朝突然袭击,
以及大楚皇朝周边的大小皇朝小动作不断,这些都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再加上大萧皇朝六皇子萧凡占据了大楚皇朝北境的一半疆域,这种局面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他的声音越发激昂,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怒全部释放出来:
“因此,要想打破这种僵局,夺回大楚皇朝北境的疆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振大楚皇朝的声威,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之徒望而却步!”
说完,
他再次停顿下来,
给诸位将军们留出一些时间去消化他所说的话。
片刻过后,
他看到将军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显然已经明白了这次出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韩国公徐无忌顿了顿,接着说道:
“如各位所知,我大楚皇朝的出征军已成功集结于大楚皇朝中境与北境交界的关键军事要冲——望北关!
而接下来我们需要面对的,便是如何应对那仍在我大楚皇朝北境剩余半数疆域内肆意横行的三路大萧皇朝六皇子萧凡麾下的大军。”
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在座的诸位将军,
然后沉声道:“诸位将军,请看一下我大楚皇朝朝廷的情报组织影巢所搜集到的有关大萧皇朝六皇子萧凡麾下三路大军的统帅、众多将军以及兵力情况的情报消息。”
言罢,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副将徐虎,微微颔首示意。
徐虎心领神会,迅速从手中的储物戒指中取出一叠情报消息纸张,
动作利落地将其分发给议事大厅中的诸位将军。
将军们接过情报消息纸张后,都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原本轻松的氛围也逐渐被紧张所取代。
一盏茶的时间转瞬即逝,
将军们终于看完了情报消息纸张上的内容。
一时间,
议事大厅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诸位将军们面面相觑,都沉默不语。
站在中央首位位置的韩国公徐无忌自然能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
毕竟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份情报时,内心也同样难以平静。
大萧皇朝六皇子麾下的几支精锐武者大军实力竟然如此强悍,这着实令人始料未及。
然而,身为出征军的统帅,韩国公徐无忌深知自己绝不能在开战前就心生怯意。
他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重重敲响了几下桌子,
发出清脆的响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紧接着,他用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缓缓开口道:
“大萧皇朝六皇子麾下的三路军的确厉害,但我大楚皇朝的出征军也绝非等闲之辈!
镇北军、镇东军,尤其是战王麾下的精锐铁骑云战骑,
那可是一支威震整个乾坤大陆、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说到这里,
韩国公徐无忌稍稍停顿了一下,让众多将军们有时间消化他的话。
然后,他继续说道:
“诸位,现在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时候。
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共同商议如何应对大萧皇朝六皇子麾下的三路军?
是集中优势兵力,一路路地逐个消灭敌人,
还是兵分多路,同时出击呢?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韩国公徐无忌的话音刚落,
镇北军、镇东军的主将便迫不及待地接连发表意见道:
“大帅!末将认为兵分多路实在是风险过高啊!如此一来,我军兵力分散,极易被敌军各个击破。
倒不如集中大楚皇朝出征军的兵力,一路路地消灭敌人,这样不仅更为稳妥,也能有效减少我军的兵力损失。”
他们的话语刚落,镇北军、镇东军的其他将领们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这种观点。
紧接着,云战骑的将军们也按捺不住,站起身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们的核心意思与前面的人如出一辙,都认为兵分多路的风险太大,集中兵力才是上策。
一时间,会议大厅内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倾向于集中兵力,而非兵分多路。
最后,韩国公徐无忌的目光缓缓落在了副统帅战王楚云战的身上,
嘴角含笑,轻声问道:“战王,您对此事有何高见呢?不妨也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嘈杂的会议厅突然变得鸦雀无声,
众多将军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看向了大楚皇族的战王楚云战,
仿佛在等待他的意见,
毕竟,战王楚云战可是副统帅,还是大楚皇族的人,分量可不轻。
一副儒雅的战王楚云战,他的声音不紧不慢,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缓缓地开口说道:
“诸位将军,想必对于前两次大楚皇朝出征军与大萧皇朝六皇子麾下大军的激战结果,大家都有所耳闻吧。”
他稍作停顿,让众人有时间回忆起那两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然后,他继续说道:“大萧皇朝六皇子麾下的三路大军,每一路都有其独特之处。
西路军的统帅白起,他可是一位擅长打突袭战的高手,往往能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一击。
而中路军的统帅李靖,则是一位精通各种地形和战术优势的天生统帅,他的指挥如天马行空般变幻莫测。
至于东路军的统帅韩信,虽然他是一位新崛起的统帅,还没有太过耀眼的战斗数据,
但既然能被大萧皇朝委以重任,统领几十万精锐武者大军,那他肯定也绝非等闲之辈。”
战王楚云战的目光扫视过在座的每一位将军,
接着说道:“而且,每一路的精锐武者大军都至少拥有五十万以上的兵力,这还不包括其他普通的大军。
如此庞大的军力,如果我们分散兵力去迎战,风险实在太大,很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
所以,本王认为集中兵力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说到这里,
楚云战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先从东路军这个相对较弱的环节入手,先捏一捏这个‘软柿子’,
这样既能减少我们的损失,又能给其他两路大军造成一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