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上的政治课
农历二月十三,星期四,林小华站在自家的西江饭店门口深吸一口气,闻到了厨房里飘来的红烧肉香气和鞭炮燃放后的硝烟味混合在一起——这是家乡特有的喜庆味道。
“小华,快来!你姐马上要出门了!”母亲吴秀兰在屋里喊道,声音里带着哽咽。
林小华整了整西装领口,快步走进堂屋。姐姐林小丽穿着大红嫁衣坐在床边,头上盖着绣有龙凤呈祥的红盖头,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安静得像一幅画。他能感觉到姐姐在盖头下微微颤抖的肩膀。
“姐……”林小华喉咙发紧,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西城县的常务副县长,林小华在县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无措。
林小丽伸出手,摸索着抓住了弟弟的手腕:“小华,以后爸妈就拜托你了。”
林小华感觉眼眶一热,赶紧眨了眨眼:“姐,你说什么呢,建祥哥家就在县城边上,你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他蹲下身,背对着姐姐,“来吧,我背你上车。”
门外,鞭炮声震耳欲聋。林小华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按照习俗,新娘子出娘家门时脚不能沾地。张建祥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婚车旁,见他们出来,赶紧迎上前,脸上堆满笑容。
“辛苦兄弟了!”张建祥塞给林小华一个厚实的红包,拍了拍他的肩膀。林小华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把姐姐小心地放进装饰着鲜花的婚车里。
八辆黑色奥迪组成的婚车队缓缓驶离,林小华坐在第二辆车里,望着窗外熟悉的景物一点点后退。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红包,厚厚一沓,估计得有上万。张建祥的父亲是做建材生意的,在县城小有名气,但出手这么大方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八分钟后,车队驶入县城边缘的一个村庄。林小华摇下车窗,惊讶地发现道路两旁整齐地种着银杏树,村道干净得看不见一片纸屑。远处,一栋五层高的中式别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白墙灰瓦,飞檐翘角,门前还立着两尊石狮子。
“那是建祥家?”林小华忍不住问同车的亲戚。
“是啊,听说花了五百多万呢,比城里那些别墅还气派!”司机咂着嘴说。
车队在别墅前停下,张建祥小跑着过来把林小丽背下车。林小华跟在他们后面,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姐姐新家的地方。院子很大,铺着青石板,角落里种着几株梅花,正开得灿烂。两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面带微笑地看着新人走近。
“这是我二叔和三叔。”张建祥向林小丽介绍道,“二叔张开洪,三叔张开军。”
林小华想起了姐姐订婚时他俩曾经到场,两人都穿着普通的中山装,看起来就像村里的老干部,但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却让林小华莫名感到压力。
“这就是小丽的弟弟吧?”张开洪笑眯眯地问。
林小华点点头:“是的,两位叔叔好。”
“好,好,年轻有为。”张开洪笑着说。
走进大厅,张建祥的父母已经端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父亲张开云满头银发,面容严肃;母亲余自燕则慈眉善目,冲林小丽连连招手。厅里摆满了鲜花和喜字,宾客坐了二十几桌,热闹非凡。
林小华被安排在主桌就座,他刚坐下,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向临时搭建的小舞台——县委书记鲁为民!他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看错。鲁为民拿着话筒,笑容满面地宣布婚礼开始。更让林小华震惊的是,他在宾客中看到了县长黄毅的身影,黄毅正和几个不认识的人低声交谈,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鲁书记怎么会……”林小华小声嘀咕。
坐在旁边的父亲林建军扯了扯他的袖子:“别大惊小怪的,听说建祥家和县里领导有点亲戚关系。”
婚礼仪式简单而庄重。当张建祥掀开林小丽的盖头时,林小华看到姐姐眼里闪着泪光,但嘴角却挂着幸福的微笑。
仪式结束后,宾客们开始入席。林小华惊讶地发现,自己和父亲被安排在了主桌,同桌的除了新郎父母和两位叔叔外,还有鲁为民和黄毅。鲁为民自然地坐在了张开洪旁边,两人不时交头接耳,看起来十分熟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热络起来。鲁为民突然举起酒杯,对着全桌人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有幸能为我们老领导家的喜事当司仪,实在是荣幸之至。”
林小华筷子一顿,老领导?
鲁为民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解释道:“张建祥的两位叔叔现在分别在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工作,是我们县的骄傲啊!”
林小华脑子里轰的一声,他猛地想起前段时间网上看到的新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的名字确实姓张!他偷偷瞄了一眼张开洪和张开军,两人正淡定地夹菜,仿佛鲁为民说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话。
“小林在县里表现怎么样?”张开洪突然问道,眼睛却看着鲁为民。
鲁为民立刻放下筷子,恭敬地回答:“小林同志能力很强,是我们县最年轻的常务副县长,工作踏实,群众基础也好。”
“嗯,年轻干部要重点培养。”张开洪点点头,又转向林小华,“为民啊,你要多带带小林,争取早日把他提拔到市里去。我和志鹏同志也熟,改天我跟他打个招呼。”
林小华手里的酒杯差点掉在地上。孙志鹏是安城市委书记,是他在市里开会时只能远远望见的大领导!而眼前这位“二叔”居然能直呼其名,还说“打个招呼”这样的话。
黄毅见状,赶紧接过话茬:“张部长,您放心,小林确实很优秀。就拿我们县那个8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来说,小林招商引进的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45%。”
张开洪和张开军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年轻人就要这样,脚踏实地干实事。”
林小华感觉后背已经湿透了。那个农产品加工项目确实是他主抓的,但他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被县长拿来汇报。更没想到的是,两位“叔叔”居然对此了如指掌。
“小林啊,”张开洪突然转向他,眼神变得亲切,“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为民,或者让他转告我也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林小华慌忙站起来,双手捧着酒杯:“谢谢张部长关心,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他一仰脖,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
鲁为民和黄毅也赶紧举杯敬酒,一时间桌上觥筹交错,气氛热烈。林小华偷眼看了看父亲,林建军显然也被这场面震住了,拘谨地坐着,筷子都不敢多动。
饭后,鲁为民和黄毅借口有公务提前离席。张开洪和张开军却兴致很高,提议带林小华父子在村里转转。
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林小华发现这个村子与众不同。每家每户都是统一规划的二层小楼,门前种着花草;村中心有个大广场,健身器材、篮球场一应俱全;远处还能看见一片温室大棚,在阳光下闪着光。
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热情地向两位“张领导”打招呼,有的还拉着他们问长问短。张开洪和张开军也一一回应,询问今年的收成、孩子的上学情况,完全没有大领导的架子。
“领导,我家那小子大学毕业了,想去北京工作,您看……”一个老大爷搓着手问。
张开洪笑着拍拍老人的肩:“老李啊,让孩子把简历发我邮箱,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不过话说在前头,得凭真本事吃饭啊!”
老人连连点头,笑得合不拢嘴。
林小华跟在后面,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接地气”。这些村民或许不知道两位张领导的具体职务,但他们知道这是村里走出去的“大人物”,是能说上话、办成事的自己人。
走到村口,张开洪停下脚步,转身对林小华说:“小林啊,以后工作上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为民说,也可以为民带话。年轻人要有闯劲,但也要稳扎稳打,明白吗?”
林小华郑重点头:“我明白,谢谢张部长教诲。”
“别这么拘束,私下叫二叔就行。”张开洪笑了笑,那笑容让林小华想起了自己已故的爷爷。
第二天下午回县城的路上,林小华一直沉默不语。父亲林建军看了他好几次,终于忍不住问:“小华,昨天这事……”
“爸,”林小华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姐嫁了个好人家。”
林建军叹了口气:“我是担心你……那些领导……”
“我知道分寸。”林小华打断父亲的话,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我会好好工作,不靠关系,凭本事吃饭。”
话虽这么说,但林小华心里清楚,今天这场婚礼已经无形中改变了很多东西。他想起张开洪说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想起鲁为民和黄毅突然变得热切的眼神,想起那个8亿元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车窗外,夕阳西下,将整个县城染成了金色。林小华摸出手机,给姐姐发了条消息:“姐,祝你幸福。”然后他打开工作群,开始安排明天关于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推进会。
不管背后有多少弯弯绕绕,工作总归是要踏踏实实做的——这是他林小华的底线,也是他在这突如其来的政治漩涡中唯一能把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