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九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九十)

烟火夫妻

星期一早晨九点,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卧室。陈雪儿刚把三个孩子送去兴趣班学习,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饭店的厨师老张。

“喂,老张。”陈雪儿一边接电话,一边整理着茶几上的儿童绘本。

“老板娘,县城这两天游客特别多!”老张的声音透着兴奋,“整条美食街就咱们西江饭店没开门,好多老顾客都来问您什么时候回来。昨天还有几个省城来的旅游团,专门打听咱们的蒸盆子呢!”

陈雪儿的眉头微微皱起,她和丈夫林小华原本计划这周继续休假,带着孩子们在老家住几天。

“我知道了,老张。我和小华商量一下,尽快给你回复。”陈雪儿挂断电话,轻手轻脚地走向卧室。

推开房门,林小华还在熟睡,阳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雪儿坐在床边,伸手轻轻推了推丈夫的肩膀。

“小华,醒醒。”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林小华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妻子严肃的表情,立刻清醒了几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老张刚来电话,说县城这两天游客爆满,就咱们饭店没开门。”陈雪儿咬了咬下唇,“我想提前回去营业。”

林小华坐起身,揉了揉眼睛:“不是说好休息吗?钱是挣不完的,不如多陪陪孩子。”

“我知道,可是……”陈雪儿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我这几天一闲下来就浑身不自在。再说孩子们在老家有小雪照顾,玩得正开心呢。”

林小华看着妻子坐立不安的样子,无奈地笑了:“你啊,就是闲不住啊。”他伸手拉住陈雪儿的手腕,一把将她拽到床上,“再躺会儿,半小时后我们出发。”

陈雪儿脸上绽放出笑容,迅速亲了丈夫一口:“我就知道你最好了!”说完便跳起来开始收拾行李。

半小时后,陈雪儿已经将面包车发动好。林小华把最后一件行李放进后备箱,转身对站在门口的婆婆吴秀兰说:“妈,孩子们就麻烦您了。我们最多三天就回来接他们。”

婆婆笑着摆手:“去吧去吧,饭店要紧。孩子们在我这儿你们放心。”

陈雪儿从车窗探出头:“小雪,照顾好孩子们!有事给我们打电话!”

陈雪儿握着方向盘,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林小华看着她神采奕奕的侧脸,忍不住调侃:“看看你,一说要回饭店,整个人都精神了。”

“那当然,”陈雪儿眼睛盯着前方的山路,“饭店就像我的第四个孩子,一天不见就想得慌。”

一个半小时后,面包车停在了西江饭店门前的停车位上。还没下车,陈雪儿就看到六七个服务员和厨师老张都站在店门口张望。

“老板娘!老板!”众人一见到他们,立刻围了上来。

陈雪儿利落地跳下车:“都站这儿干什么?赶紧开门收拾啊!”

老张搓着手走过来:“老板娘,昨天就有好几拨客人来问蒸盆子,我都记在本子上了。”

“知道了,先开门。”陈雪儿掏出钥匙,快步走向店门。

随着卷帘门升起,六名服务员迅速进入店内,开始擦拭桌椅、摆放餐具。陈雪儿则直接走向后厨,检查冰箱和食材储备。

“老张,食材不够了。”她皱着眉头走出来,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蔬菜供应商郭苗苗的电话,“苗苗姐,是我,雪儿。赶紧按老规矩给我送一批菜来,对,今天就要!”

挂断电话,陈雪儿卷起袖子:“小华,帮我一起清点一下库存。”

林小华点点头,跟着妻子走进储藏室。两人配合默契,不到二十分钟就完成了清点工作。当他们回到大厅时,已经有二十多位客人坐在位置上等待了。

“这么快?”林小华惊讶地看着满座的客人。

服务员小红匆匆跑过来:“老板娘,都是老顾客,听说咱们今天开门,特意赶来的。”

陈雪儿拍了拍手:“好,大家各就各位。老张,后厨交给你了!”

后厨立刻忙碌起来,锅铲碰撞声、油锅滋滋声此起彼伏。林小华站在一旁,看着妻子熟练地指挥着一切,眼中满是欣赏。

突然,老张急匆匆地跑出来:“老板娘,李师傅今天请假了,现在缺个炒菜的!”

陈雪儿环顾四周,所有厨师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就在她为难之际,林小华突然开口:“我来吧。”

“你?”陈雪儿惊讶地看着丈夫。

林小华笑了笑:“别忘了我可是会做小炒黄牛肉的。”说着,他已经挽起袖子走向灶台。

陈雪儿想说什么,却被涌进来的又一波客人打断了。她只好先去招呼客人,时不时担忧地看向后厨方向。

半小时后,郭苗苗的送货车到了,店员迅速将新鲜蔬菜搬进厨房。陈雪儿亲自验收后,终于有空去后厨看看丈夫的情况。

推开厨房门,她惊讶地发现林小华正专注地翻炒着锅中的牛肉,动作娴熟得像个专业厨师。老张站在一旁,不停地点头称赞。

“真没想到校长大人还有这一手!”老张看到陈雪儿,立刻竖起大拇指,“老板娘,老板的小炒黄牛肉简直绝了!”

林小华将炒好的菜装盘,递给等待的小红:“尝尝看?”

陈雪儿夹了一块牛肉放入口中,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天啊,小华哥,你什么时候学的?这味道太好了!”

林小华有些不好意思:“平时看你做多了,自己琢磨的。其实教书和做菜差不多,都要掌握火候。”

就在这时,小红又匆匆跑进来:“老板娘,刚才那桌客人说小炒黄牛肉太好吃了,要再加两份!”

就这样,林小华临时担任起了厨师的角色。随着午餐高峰的到来,后厨忙得不可开交。陈雪儿安排厨师和服务员轮流吃饭,工作餐就是林小华的小炒黄牛肉。

老张一边大口吃着,一边赞叹:“林校长,您这手艺不开饭店真是可惜了!说不定当厨师比当校长挣得还多呢!”

林小华只是笑笑,继续翻炒着锅中的菜肴。陈雪儿注意到丈夫额头上沁出的汗珠,悄悄拿了条毛巾给他擦汗。两人相视一笑,无需言语。

下午一点半左右,客流终于缓和下来。陈雪儿刚想喘口气,小红又带来了新消息:“老板娘,有几位游客预订了晚上的蒸盆子,说五点过来。”

陈雪儿看了看时间:“现在开始准备的话,蒸四个多小时……味道可能不够入味。”

老张走过来:“没办法,只能将就了。我这就去准备材料。”

林小华突然提议:“不如加点我特制的调料?可能能弥补时间不足的问题。”

陈雪儿疑惑地看着丈夫:“你还有特制调料?”

林小华神秘地笑笑:“教书匠的小秘密。”

下午五点半,十位游客准时到达。为首的是一位戴墨镜的中年男子,气场强大,一看就不是普通游客。

“我们早上就订了蒸盆子,现在可以吃了吗?”墨镜男问道。

小红赶紧去后厨询问,老张说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味道可能不如隔夜的好。当蒸盆子和其他23道菜陆续上桌后,整个饭店都飘散着诱人的香气。

四十分钟后,小红兴奋地跑回厨房:“老板娘!那些客人说蒸盆子特别好吃,比他们以前吃过的都香!”

陈雪儿惊讶地看向林小华:“你到底加了什么?”

林小华凑到她耳边轻声说:“就是一点陈皮和山楂,帮助肉质软化,还能提鲜。这是我从你奶奶那儿学来的。”

晚餐高峰过后,墨镜男子来到柜台结账。当他看到800元的账单时,明显愣了一下:“这么便宜?在省城这一桌最少要1400。”

陈雪儿微笑着解释:“我们县城物价低,而且都是本地新鲜食材。”

墨镜男摘下眼镜,递过名片:“我是省城美食协会的赵明。你们的菜品味道很正宗,尤其是那道蒸盆子和小炒黄牛肉。有机会希望能邀请你们去省城交流。”

陈雪儿惊讶地接过名片,林小华则礼貌地表示感谢。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时,已经晚上九点半了。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陈雪儿对员工们说道。

收拾完毕,夫妻俩锁好店门,走向停车场。夜风微凉,陈雪儿不自觉地靠近丈夫。林小华顺势搂住她的肩膀:“累了吧?”

“嗯,但很开心。”陈雪儿靠在丈夫肩上,“特别是看到你炒菜的样子,真帅。”

林小华轻笑出声:“校长大人变身厨子?”

“不,”陈雪儿认真地说,“是看到了我不认识的另一面的你。”

回到凤凰小区的家中,屋内安静得出奇。陈雪儿习惯性地想去孩子们的房间看看,才想起他们还在老家。

“忘了孩子们不在家了。”她有些落寞地说。

林小华已经端来一盆热水:“来,泡泡脚。”

陈雪儿坐在沙发上,任由丈夫帮她脱去鞋袜。当双脚浸入温热的水中时,她舒服地叹了口气。林小华蹲在地上,认真地帮她按摩着脚底。

“今天站了一天,累坏了吧?”他轻声问道。

陈雪儿看着丈夫专注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你在,再累也值得。”

林小华抬头,两人目光相接,无需言语便明白彼此的心意。倒掉洗脚水后,他们一起洗漱,然后依偎在沙发上看电视。

电视里,一对恋人正在深情拥吻。林小华突然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咱们也该睡了。”

说着,他一把抱起陈雪儿。陈雪儿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丈夫的脖子:“孩子还在呢!”

林小华坏笑着走向卧室:“孩子们在老家,今晚只有我们两个人。”

陈雪儿这才反应过来,娇羞地把脸埋在丈夫胸前。林小华轻轻将她放在床上,俯身在她耳边低语:“今天看你指挥饭店的样子,特别迷人。”

陈雪儿红着脸,伸手关掉了床头灯。黑暗中,她紧紧抱住丈夫,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在这个平凡的夜晚,在油烟与课本交织的生活里,他们找到了最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