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下半年,华国战场的局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国军的方向发展。
在广西战场上,日军发动了旨在打通湘桂铁路的攻势,企图将华南地区的日军与东南亚的日军连接起来。
可此时的国军早已今非昔比,74军、71军奉命驰援广西,与日军11军展开激战。
在衡阳保卫战中,74军58师师长张灵甫率领部队坚守阵地,与日军反复争夺,硬是将日军阻挡在衡阳城外半个月。
在鄂西战役中,71军的坦克部队首次大规模投入战斗,谢尔曼坦克的履带碾过日军的战壕,150mm,105mm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日军的防线瞬间崩溃。
桂南战役结束,日本派遣军损失惨重,单单一个日军11军,主力损失就超过两个半师团,战役结束后司令官横山勇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回湖南北部与湖北地区。
当桂南会战惨败消息传到东京,日本大本营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曾经不堪一击的国军,如今竟然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而在重庆,校长收到战报后,兴奋地对身边的人说:“鄂西会战、桂南会战的胜利,证明我们的部队已经具备了反攻的能力!”
当然其进攻主力是华联第四集团军,第四战区也全部参与了该次会战,某种意义来说,国府获得胜利也说的通。
随着日军的败退,国军的反攻计划也提上了日程,第六战区、第九战区已经开始积极备战,部队纷纷向湘北、鄂西地区集结,弹药、粮食等物资也通过华联的运输线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此时的国统区,粮食危机已然不再是阻碍反攻的障碍,华联的粮食援助持续不断。
加上各地秋收顺利,前线士兵的伙食得到了显着改善,不少部队已经能保证每天两顿干饭、一顿稀粥,士兵们的体力与士气都有了明显提升。
更让国府振奋的是,日军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从鄂西会战结束,到桂南会战的惨败,整个日本派遣军在华国战场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
根据军统局提供的情报,除去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整个日本派遣军在华的兵力加起来居然不到100万。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战斗力较弱的丙级、丁级师团,甲级师团只剩下寥寥数个,还分散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难以形成有效的机动力量。
当然,日军也并非没有“帮手”——他们扶持的伪军人数高达250万之众。
可这些伪军大多是迫于生计才投靠日军的,战斗力低下,士气低落,不少人甚至暗中与国军或工农党联系,随时准备反正。
在桂南会战中,就有不少伪军在战斗中倒戈,反而向日军发起攻击,成为压垮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3年冬天的重庆,寒冬似乎比往年来得更猛些。嘉陵江面上结着薄冰,寒风卷着碎雪,顺着防空洞的缝隙往里钻,把街头行人们的棉帽檐都压得低低的。
可在国府军政部那栋青砖小楼里,却像是另一番天地——铸铁炉子烧得正旺,炉膛里的木炭噼啪作响,将满室空气烘得暖融融的,连窗玻璃上都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
军政部年度总结会议已开了近两个时辰,长条木桌上摊着几张巨大的军用地图,湘北、鄂西的区域被红笔圈了又圈,密密麻麻的标注记录着一年来的兵力布防与战果。
何应钦身着深灰色将官呢服,肩章上的金星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双手按在地图边缘,指腹摩挲着湘北岳阳的位置,声音洪亮得盖过了窗外的风声:“诸位,1943年这一年,咱们没白熬!”
围坐的将领们纷纷抬头,眼神里满是期待,陈诚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温热的浓茶,喉结滚动了一下,轻声道:
“部长说得是,常德会战虽打得苦,但咱们守住了门户;鄂西会战又把小鬼子的补给线掐断了几处,现在他们在华中的兵力已是强弩之末。”
何应钦点点头,手指顺着长江往上移,停在宜昌一带:
“没错!经过这一年的整训,远征军归国的三个军已完成换装,美式榴弹炮、谢尔曼坦克都已到位,加上华联在南洋的牵制,华国战场的主动权,终于要回到咱们手里了!”
他突然提高声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明年春天,等嘉陵江水位上升,咱们就从湘北、鄂西两路出兵,发动全面反攻!一定要把日本人赶出华国去!”
“华联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在马来半岛歼灭了日军南方军主力,联合舰队也被打得只剩几艘残舰了!”
军政部作战厅厅长匆匆走进来,手里攥着一份刚译好的电报,脸上难掩激动,“小鬼子现在是首尾不能相顾,咱们反攻的时机,真的到了!”
这话像一滴火星落进了滚油里,会议室瞬间热闹起来。
顾祝同敲了敲桌子,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要我说,反攻不仅要快,还要准!得抢在工农党人前面光复金陵、武汉这些主要城市,不然战后局势就被动了。”
“顾长官这话在理。”
何应钦接过电报,快速扫了几眼,眉头微微皱起,“不过华联那边也得防着点。他们在南洋势头太猛,好在目前还没介入国内事务,只要他们守着‘不插手内政’的底线,咱们依旧是抗倭的战友。”
窗外的雪还在下,寒风裹着雪粒子打在窗户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可会议室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胡宗南摸了摸腰间的佩枪,沉声道:“不管前面有多少难,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难道还怕1944年的反攻?只要能把小鬼子赶出去,咱们就算战死在战场上,也值了!”
将领们纷纷附和,声音里满是决绝。炉火映着他们的脸,将那些疲惫却坚毅的轮廓,刻在了1943年重庆的冬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