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张蔓月嘴硬,但李时俭还是从她怪异的走路姿势中,看出了端倪。
本来他还想再问一问她,可张蔓月一直板着脸,一副拒绝沟通的样子,让他张不开嘴。
在离开之前,他摸了摸张蔓月的脑袋,“照顾好自己,别太劳累了。”
张蔓月瞪了他一眼,让她劳累的人也不知道是谁。
“你赶紧上衙门吧,我也要送孩子们去上学了。”
李时俭被她赶出了门。
梁惠娘看见她,夸她气色好,变得更加漂亮了。
张蔓月觉得她这是特意打趣自己,谁知道五婶朱莲和林巧娘见她,也夸她气色好。
张蔓月不自主摸了摸自己的脸,难道她们说的是真的?
自己被折腾到后半夜,浑身酸痛,这样还能气色好?
她进屋对着镜子照了照,果然面色红润,一副吃饱喝足红光满面的模样。
惊了,她该不会是什么吸人精气的小妖怪吧。
想到昨天晚上的事,她觉得自己绝对想多了,就算有人吸食精气,那也是李时俭吸她的精气。
他在床上那生龙活虎的样子,跟床下虚弱的样子完全两个样。
摸了摸自己光滑白嫩的脸,越看越喜欢。
真没想到跟李时俭圆房,还能有这样的作用。
对着镜子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脸,出屋看见孩子们吃完了早饭,让她们去添身厚点的衣服。
天气冷了,像她们这么穿,非得冻感冒了不可。
李青玉:“嫂子,我觉得不冷。”
李青禾:“我也不觉得冷。”
张蔓月:“现在在家里,你们又喝了热粥,自然不觉得冷,等你们去上学就知道冷了。
赶紧进去添衣服,可别受了风寒。”
几个小姑娘嘀嘀咕咕,不过还是进屋添了棉衣。
走去上学的路上,寒风吹过来,她们才知道张蔓月说的有多正确。
天确实冷了很多,若是她们不添衣服,肯定会冻坏的。
张蔓青忙好活儿,便出门去买东西。
衣服她已经准备好了,之前逛街时她已经买了料子,这些天裁成衣服,做成棉衣,孩子们能过上一个暖和的冬天。
她这次上街去,是想要给孩子们买些吃食。
家里穷,孩子们连吃的都没有,她买些城里有的,比较耐放的东西回去,让孩子们饿了能抓点来吃。
她不是没想过把孩子带在身边,可黄家那边肯定不会放人,而且自己现在连住处都没有,总不能让孩子跟自己住在李宅吧。
没有这样占人便宜的。
虽说她们是堂姐妹,但她们各自成家了,张蔓月愿意收留自己,给自己活儿干,已经帮了她大忙。
自己怎么还能贪得无厌,让她收留自己的孩子呢。
她给孩子买了一包叮叮糖,糖果子,还给二女儿买了绑头发的红头绳。
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回来,虽然花去了不少钱,但她心里还是高兴的。
张蔓月看见她拎回来的东西,在心里直咋舌。
看得出来她对这趟回家十分期待了,若是在平时,她哪里舍得花这份钱呀。
张蔓月做了几锅糖,一锅芝麻糖,一锅花生糖,还有琥珀核桃。
核桃是卖柴的老人家送过来的,得有十斤呢,她按照一斤十文钱,给了那老人一百文钱。
那老人家原本不愿意收下的,但张蔓月板着脸让他收钱,那老人家怕她生气,只能把钱收下了。
家里这么多核桃吃不完,张蔓月就让人剥壳,剥出核桃仁。
架锅烧水,在里边放上盐,把剥好的核桃放进水里煮开,可以去除苦涩味。
将焯过水核桃打捞出来,过水清洗干净,放在簸箕里,沥干水分备用。
往锅里放上清水,加入适量的冰糖,开始熬糖浆。
把核桃放进糖浆当中,慢慢收干水分,撒上芝麻,就可以出锅了。
将核桃放进托盘中均匀铺开,放进烤炉里烤炙一盏茶左右,酥脆好吃的琥珀核桃就做好了。
除了做琥珀核桃,她还做了花生糖,芝麻糖,装了油纸袋子让张蔓青带上。
张蔓青很不好意思收下,“月月,这些糖你就留给家里的孩子吃吧。”
张蔓月:“我做了很多,孩子们都有。
而且这是我一个做表姑的,给孩子们送的见面礼,蔓青姐,你就拿上吧。”
她都这么说了,张蔓青只好收下了。
孩子们回到家,看见这么多好吃的糖,几乎要乐疯了,一口一口吃得嘎嘣脆。
张蔓青看见她们吃得这样高兴,想着自己带回家去给孩子吃,孩子也会这样高兴,不由笑开了。
第二天早上,张蔓青迫不及待叫上张良涛,姐弟二人赶着马车走了。
梁惠娘看着马车走远,忍不住叹气。
她也不知道自己同意张蔓青回去,到底是好还是坏。
要是不答应,她担心张蔓青跟孩子生分了,以后会怨恨她。
可是答应了,她又害怕张蔓青再跟黄家的人纠缠不清。
她已经从这个泥潭里抽身,按说应该躲得远远的才是,最好一辈子不再跟黄家的人见面。
如今她回去,黄家的人看见她过得好了,不知道还会打什么坏主意呢。
张蔓月走了过来,“二婶,你在为蔓青姐担心吗?”
梁惠娘点点头,“可不是,蔓青这孩子心肠软,我就担心她再陷进去。”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我们都没法替她做决定。
她既然做下这个决定,以后是好是坏,她都得自己担着。”
别说在这时代,哪怕到了后世,还多的是用孩子来拿捏母亲的。
若是没法狠下心肠,那一辈子就会被其他人拿捏。
梁惠娘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她身为张蔓青的亲娘,没法不为她担心。
傍晚,张蔓青终于回来了,脸上还带着笑,看起来心情极好。
梁惠娘把张良涛拉到旁边,问他在黄家的情况怎么样。
他们去黄家这一趟确实还不错,黄家的人居然杀鸡款待他们。
除了有张蔓青带去这么多的东西之外,他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黄家的人知道李时俭当官了。
若是得罪他们,黄家的人知道自己会落得什么下场,对他们客气极了。
梁惠娘听见这个,悬着的心落定了。
“孩子怎么样?”
“他们几个可高兴呢,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都舍不得,拉着二姐的手不愿意让她回来呢。
后来二姐答应了,下回会给他们带东西,哄了好半天呢,他们才愿意放我们回来。”
梁惠娘听见孩子没有同张蔓青生分,就更加高兴了。
她就怕孩子跟张蔓青生分了,不愿意认她这个娘。
身为一个女人,若是丈夫对她不好,还是可以忍受的。
若是孩子不跟自己一条心,那真真比用刀剜心还要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