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伊继续介绍:“还有个项目,《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哥特式恐怖\/爱情片。女二号露西。一个从纯洁无瑕到性感诱惑最终堕落至邪魅的角色,拥有巨大的形象转变和戏剧张力!非常适合梅晨展示其惊人的美貌和演技的可塑性。”
见林恩兴趣平平,盖伊补充道:“安迪·加西亚去试镜试过德古拉一角,这部电影导演和制片人都会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位大师级导演回归恐怖类型片本身就极具话题性!”
听到科波拉的名字,林恩果然有些惊讶:“哇哦!科波拉?他居然会拍这种吸血鬼电影?他最近不是一直在搞他的酒庄和那些...嗯...不太赚钱的艺术片吗?看来他的科波拉电影工作室确实赔惨了。”
盖伊耸耸肩膀,透露道:“听安迪·加西亚说,科波拉的电影工作室亏损严重,工作室亏损+个人债务是一个接近6000万美元级别的巨大窟窿...”
科波拉在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雄心勃勃但最终失败的投资,严重消耗了他的财富。
他在加州着名的葡萄、红酒产区纳帕谷购买并经营了一家名为“尼巴姆-科波拉庄园”的酒庄(即现在的英格诺克酒庄,Inglenook)。
这项投资非常巨大,并持续消耗他的资金。
他还投资并拍摄了一系列在商业上未能成功的电影,其中最着名的是1982年的音乐片《旧爱新欢》(one from the heart)。
该片成本高达2600万美元,但票房仅收入不到100万美元,是一场巨大的商业灾难,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为了维持酒庄运营和弥补电影项目的亏损,科波拉个人还背负了约3000万美元的债务。
银行不断向他施压,要求他偿还贷款。
在这巨大的财务压力下他才拍了《教父3》,即使他认为前两部电影已经完整讲述了柯里昂家族的传奇。
现在拍《惊情四百年》,也是迫于经济压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还债...
林恩打了个响指,对旁边的福勒吩咐道:“福勒,帮我留意科波拉导演的行程,有机会我去找他聊聊。也许...我们能找到合作的机会。”
他指的是投资或者合作项目,既能帮梅晨争取角色,也可能在科波拉陷入困境时获得一些优质资产或项目的合作机会。
福勒立刻应道:“明白,老板。”
这时,哈莉·贝瑞也从次卧走了出来,看到梅晨,立刻笑着把她拉过去,两个女孩凑在一起说起悄悄话。
盖伊这才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尴尬,对林恩解释道:“LINK,刚才我一直没提《火箭手》...是因为那部电影的女主角已经定了。”
“哦?谁?”林恩随口问道。
“詹妮弗·康纳利。”
林恩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无奈又玩味的笑容:“是她啊...”
詹妮弗·康纳利和他这层关系盖伊自然清楚。
再把梅晨公关进去同一个剧组,确实会很尴尬。
盖伊补充道:“这是迪士尼今年的大制作,跟风《夺宝奇兵》三部曲的作品。导演是乔·庄斯顿,卢卡斯影业特效师出身,第一部导演作品是89年的《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男主角比利·坎贝尔是个电视剧演员,演的还是《豪门恩怨》那种肥皂剧…”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看好:“总之,这电影...从导演到主演,再到复古科幻冒险题材,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女主角简妮的人选,迪士尼之前还考虑过雪琳·芬、凯利·普雷斯顿、戴安·琳恩和伊丽莎白·麦戈文...”
林恩听完,忍不住嗤笑一声:“迪士尼真是眼光独特...居然挑了一堆...嗯...票房号召力存疑的女演员候选名单。”
俗称票房毒药。
盖伊也笑了:“哈哈,除了迪士尼自己信心满满,圈内没几个人看好这项目。电视剧演员挑大梁演电影男主,还是这种大制作...风险太高了。
导演乔·庄斯顿更不靠谱,《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是部家庭喜剧,跟这种动作冒险大片完全不搭界。总之,这电影天生就是一副‘赔惨脸’...”
“啧啧,詹妮佛真是老倒霉蛋了,这票房毒药的名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摘下来...”
“是啊,她14岁出演赛尔乔·莱昂内的史诗巨作《美国往事》,饰演少年黛博拉,那段芭蕾舞场景至今仍是影史经典瞬间,让她一跃成为全球观众的白月光...”
福勒打断两个男人一脸痴呆相的回忆:“她已经够幸运了,无论后来的作品如何扑街,她惊人的美貌和早期积累的深厚观众缘让她始终保有极高的关注度和粉丝忠诚度,从未真正过气。”
林恩隐隐觉得这情况似乎有些熟悉...前世华国好样也有这么一位从惊艳的童星出道后国民度极高、后续经历了一个作品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的阶段的女明星。
神奇的是她和詹妮佛一样血条同样厚得惊人,在经历电影领域的多年沉寂后依然可以翻红...
就是名字想不起来了。
命运的巧合有时令人啼笑皆非。
林恩刚在自家飞机上调侃完迪士尼的选角眼光和《火箭手》项目的“赔钱相”,两天后,他的宣传之旅就一头撞进了迪士尼的地盘——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士尼-米高梅影棚(disney-mGm Studios)。
这次的通告,是参加迪士尼频道重启后大受欢迎的青少年节目《米老鼠俱乐部》。
这档1989年重启的节目,早已不是1955年原版那种戴着米奇耳朵、排排坐唱歌的复古形式。
它更像一个为90年代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充满活力的流行文化混合体:融合了精心编排的集体歌舞表演(展示成员唱跳实力)、各种恶搞流行文化的喜剧短剧(Sketch)、报道青少年感兴趣话题的“新闻”环节、幕后花絮,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采访当红明星的环节。
整个节目节奏明快,风格时尚,在青少年群体中收视率相当不错,与林恩阳光、时尚、富有才华的青少年偶像形象十分契合。
华纳宣传部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精准触达年轻受众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