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十国风华 > 第三百五十一章 西北折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骏先是一愣,手中的茶盏悬在半空,指尖微微发僵,一个曼妙的身影毫无预兆地浮现出来:她素色轻纱覆面,只露出一双清澈却藏着几分慧黠的眼眸……

只不过,让杨骏觉得费解的是:当时就跟折姑娘说过,自此以后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突然豪掷万金,这远超寻常“道谢”的分量。杨骏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眉头不自觉地蹙起: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端倪?

“哈哈,先生该怎么称呼你?一下子豪掷七万五千两白银,却说只是‘交个朋友’,这话听得我心里可实在没谱——这般重的‘见面礼’,倒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了!”

对面的中年男子连忙起身拱手,语气恭敬却不局促:“草民郑坤,是折家的管事,此番前来汴京,全是遵家主之命行事。将军您多心了,我家主人从不是会做亏本买卖的人——此番出手拿下西市,一来是真心感谢将军此前在清丰县的点拨;二来也是看中了西市紧邻汴河码头的地利,日后无论是做仓储还是开商铺,都大有可为,绝非单纯为了‘交朋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渐暗的天色,语气里多了几分笃定:“方才拍卖时,我一门心思盯着商业区,倒没顾上听居民区的竞价。若是早些留意,那些靠近书院与医馆的民居地块,我定然也会入手——将军您瞧着吧,如今外城刚起步,地价还不算高,可等扩建工程彻底完工,官道开通,百姓迁来,商铺兴旺起来,以前是‘洛阳纸贵’,往后啊,怕是要变成‘开封房贵’了!”

这番话既解了杨骏的疑虑,又透着对折家商业眼光的自信,杨骏听着,眼中的探究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认可:“哈哈,说得好,郑管事的看法倒是与我不谋而合!不知你家主人如何?可在京城之内?”

郑坤听杨骏追问,先是浅笑着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插科打诨的活络,巧妙避开了更深的追问:“杨将军,您就别再追问啦!我家主人只交代了两件事,一是让我拍下西市地块,二是代她向将军道声谢,还说待日后有空闲,自会亲自登门拜访。至于其他的,可就一概不知了!”

杨骏见郑坤话说到这份上,也不再多问,当即朗声一笑,起身抬手示意:“哈哈,好一个‘一概不知’!郑先生倒是实诚,既然如此,那你也替我向你家主人带句话,待她有空登门,我定当扫榻相迎。”

郑坤见状,连忙拱手应道:“将军客气了!草民一定把话带到。如今时辰不早,西市后续还有些琐事要安排,草民就不多叨扰,先行告辞了。”

杨骏点头应允,目送郑坤转身离去,先前因“豪掷万金”而起的疑虑,此刻总算消散了大半。他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笼,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有趣,西北的折家也来京城蹚这趟浑水来了?怕是那位折姑娘是投石问路,接下来,说不定又打着什么主意呢!

不过,杨骏此刻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后怕的,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眼下最重要的,是明日与范相一同面圣,将煤炭专营的事情定来下。

念及此,杨骏不再纠结,抬手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转身往正厅走去……

……

次日崇元殿内!

郭荣接过范质呈递的奏折,指尖刚触到纸页便缓缓展开,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抬头看向阶下的范质,声音里带着几分惊问:“就单单昨天一天,外城拍卖竟能进账四十五万两白银?”

要知道,此前国库空虚,连南征的粮草筹备都屡屡掣肘,四十五万两白银几乎能解大半燃眉之急,这般收益,远超他的预期。

范质闻言,先是躬身行礼,随即转头看了一眼立在身旁的杨骏,脸上满是感慨,语气诚恳地回奏:“官家,此等佳绩,固然有官家洪福齐天、庇佑大周之故,但更重要的,还是多亏骏哥儿出手谋划。”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外城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地块划分,到‘整区竞拍与分割售卖并行’的规则制定,再到后来抛出‘建屋转售’的法子盘活民居拍卖,皆是骏哥儿一手统筹。昨日拍卖场上,也是他稳住场面、引导竞价,才让商贾们踊跃参与,最终有了这四十五万两的进账。若非他心思活络、行事果决,单凭老臣,断难在一日之内筹得如此巨款。”

说罢,范质还朝杨骏递了个眼神,言语间的赞许与认可,满殿臣工皆能清晰听闻。杨骏适时上前一步,躬身道:“官家,臣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能有此番收益,全赖官家信任、范相辅佐,以及商贾们对朝廷外城建设的信心,臣不敢居功。”

郭荣听着二人对话,目光在杨骏身上停留片刻,眼中的惊讶渐渐转为欣慰,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缓缓说道:“杨骏,你倒是给朕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四十五万两白银解了国库燃眉之急,更让朕看到了外城建设的潜力。说说,接下来你还有什么打算?”

杨骏听得郭荣询问,当即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份折页工整的奏折,双手捧着躬身呈上,声音沉稳而有力:“官家,臣今日入宫,除了随范相回禀拍卖事宜,还另有一策要奏请。如今蜂窝煤已在大周境内逐步普及,从汴京内城到周边州府,百姓用煤取暖、炊煮的需求日渐增多,可随之也浮现出不少问题——部分商户囤积煤炭抬价,偏远地区煤价高昂百姓负担不起,甚至还有人以劣质煤掺杂售卖,危害民生。”

他顿了顿,见郭荣神色渐渐凝重,继续说道:“臣反复思虑,以为煤炭此物,如今已非寻常商品,而是与盐、铁一般,关乎百姓日常生计、朝廷资源把控的要紧之物。因此臣斗胆提议,将煤炭与盐、铁二物并列为‘国家专营之物’,由朝廷统一制定价格、规范产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