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龙和苏玉奉命统一指挥前沿部队。
他们接到志司命令后,立即研究如何让第十五军以有力一部控制汉江桥梁,并准备渡江攻击南岸之敌,以配合主力作战。
郑大龙指着地图上的汉江桥梁对苏玉说:
“老苏,控制这几座桥是关键,得让十五军的同志动作快,敌人在南岸的鼻子底下,咱们得先扎稳脚跟。”
上官政委则更关注部队的思想动态,他提醒道:
“战士们连续作战,都很疲惫。
要告诉各部队指导员,做好动员,让大家明白接下来这场防御战的重要性,是为了给后续兵团集结争取时间。”
在清平川附近,第83、第93、第14军的战士们迎来了难得的三天休整期。
官兵们抓紧时间修补磨破的棉衣、擦拭武器。
许多战士的脚冻伤了,卫生员忙碌地分发物资充沛的药膏。
老兵们把“新鲜水果罐头”分给新兵,嘴里念叨着:
“省着点吃,这可是姜总特意给我们搞过来的,这么新鲜的水果,我也是头一次吃到呢!”
侦察兵们却没闲着,他们化装成朝鲜老乡,深入汉江沿岸,侦察渡河点和敌军动向。
一条关于“杨平之敌”兵力部署的情报被迅速送回军部。
工兵部队开始秘密收集木材、绳索,为后续可能的强渡北汉江制作简易渡河器材。
他们知道,“由清平川上下游渡北汉江,首先歼灭杨平之敌”的命令意味着很快又将有一场硬仗。
在东线,巫瑞林和周彪统一指挥的第24、第99军,以及方虎山军团长指挥的人民军第2、第5军团,肩负着在洪川、横城地区寻机歼敌的重任。
巫瑞林和周彪在指挥所里研究敌情,他们认为南朝鲜军的几个师态势突出,是可能的打击目标。
周彪对参谋说:“告诉部队,休整不忘战,侦察要跟上,把横城以北的地形和敌人部署给我摸透了!”
方虎山则与人民军的指挥员们密切协调。
由于语言不通,联络员在中间忙碌地翻译,但他们打击共同敌人的决心是一致的。
方虎山指着地图上的洪川地区:“我们要像猎人一样,耐心等待敌人露出破绽。”
而且根据美军俘虏的交代,志愿军这边也得到了一些情报更新。
在两个星期前,韩军取得大捷,击毙了一名中将!
也可以说他们击毙了一名上将,毕竟老沃克被追封了。
没错,就是第八集团军的司令官沃克中将。
沃克当时乘坐美军吉普车前往汉城北郊议政府的美军第9军24师作战指挥所。
途中因避让韩军卡车失控,吉普车与对面驶来的卡车相撞。
事故导致沃克当场死亡,副官失去右腿,司机和勤务兵受伤。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阵亡认证标准了。
沃克先生不好意思,你这不属于阵亡牺牲哦!
不过,最终他还是被美国追封了上将。
然后志愿军得到情报接替沃克中将的人,正是李奇微。
在第十五军的阵地上,团长和团政委低声交谈:
“听说美国鬼子换了个叫李奇微的司令,不像烟斗哥那么狂了。”
“管他谁呢,来了照样揍!就是这汉江,眼看着要化冻了,到时候渡江可就更难了…”
此时,一支由第十五军派出的精干侦察小队,正潜伏在汉江南岸的灌木丛中。
他们发现了美军巡逻队活动的频率增加了,而且似乎在测量江面。
队长悄悄记录下这一切,意识到敌人可能也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大将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郑大龙和苏玉联手之后,汉江附近的美军韩军算是遭了罪了。
仅仅是凭借一招钓鱼战术,就让联合国军付出了五千多人的损失。
这二位亲临一线,多次制定针对美军和朝军的作战计划。
苏玉多次凭借神之一手,于战局中寻觅到第8集团军的缺点,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歼灭战!
虽然只是干掉了美军的几个步兵连,可对于美军士气的打击,却被放大镜给夸大了数倍。
至于南朝鲜军就更好对付了,在人民志愿军的进攻下溃不成军,郑总就擅长打优势战!
集结优势兵力,把韩军打得落花流水。
要不是姜老爷子派人来告诉他,后勤线不能拉的太长,郑总都快把韩军给赶下海了。
在朝鲜平原上,美军虽然频繁吃败仗,但是他们的机械化部队优势和空中优势没办法抹平。
最忌讳的就是打硬仗,打死仗。
郑总可不吃这个亏,见好就收。
干掉南朝鲜两个师之后,又缩回了三八线。
苏玉擅长把差牌整成一副好牌,郑总擅长把好牌打出最好的阵容。
还有上官政委帮忙统筹,姜老爷子作为整个志愿军最强的后盾,主持后勤方面的工作。
最强阵容,已在阵中。
就这对组合,整的联合国军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呀!
中朝军队相继攻占金浦、横城、原州、骊州、水原、利川和西海岸的仁川港,
一直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驱赶到“三七线”附近。
汉江对岸,第8集团军司令部内。
新任司令官李奇微盯着地图有些失神。
这位最难缠的对手终于上位。
沃克性格直率,做事雷厉风行,但处理问题时不够变通;
烟斗哥则固执己见,不听他人意见,行动草率,最终在与志愿军的对抗中吃了大亏。
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认定李奇微是最佳选择,于是决定由他担任这一职务。
李奇微接手朝鲜战局后,他的决策能力很快得到了验证。他善于随机应变,带领“联合国军”从被动转为主动,但这种优势并未维持很长时间。
一到朝鲜,李奇微就发现自己接手了一个糟糕的局面。
他目睹了美国士兵前所未有的状态。
每个人都无精打采,脸上写满了倦意,眼神空洞,看不到一丝激情和希望。
美军士兵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诸多令他们难以承受的困境。
当李奇微询问情况时,不少士兵情绪激动地倾诉了内心的不满。
他们的伙食状况相当糟糕,食物常常无法按时送达,而且送来的东西都凉了,甚至有些是冷的,没有一样是热乎的。
缺少写信的纸张,无法与家人通信;朝鲜气温极低,他们的衣物完全无法抵御当地严寒……
不仅普通士兵怨声载道,就连军官们也个个神情沮丧,毫无生气。
面对李奇微的询问,他们只是机械地回应,毫无热情可言。
他们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何被派到这个地方。很多人连朝鲜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都搞不清楚,更别提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了。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早离开战场返回家乡。
虽然物资短缺确实给士兵们带来了困扰,但真正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不得不继续与中国军队交战,这才是他们士气低迷的根本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特么的打不赢!
本来以为是武装游行一下,然后哥几个挣点功劳,就能像驻日美军一样,成为朝鲜的太上皇。
结果,我们不远万里跑过来送人头,被人家屎都给揍出来了,这还打个屁??
小李子生气了,然后接下来他的举动非常的疯狂!
不到一个月内,他直接裁撤了5个师长,全部换上了更年轻的军官。
他不止一次对自己的副官抱怨,
“要是他们那些英勇善战的步兵前辈看到他们如今这副模样,非得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不可。”
在小李子和烟斗哥的建议下,美国只能捏着鼻子加大了军费支出。
美国大当家签署增拨200亿美元作为国防费用的法案,使本年度军事预算增加了80%,上升到450亿美元。
并且,向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要求国会将现役兵力增至350万人。
每年生产5万架军用飞机和3500辆坦克,并提出“延长并修正征兵法”、加重税收等10项关于战争动员的立法提案。
主张坚持侵朝战争,积极扩军备战。
中美都意识到,接下来这一年,双方将会展开最激烈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