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扬州大运河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月光被乌云吞噬,只剩潜水艇的探灯在水下划出惨白光弧。

董文翊调整氧气面罩,耳麦里传来赵子昂的低语:“雷达信号稳定,墓门就在正下方,深度约十五米。”

水流冰冷,裹着泥沙的腥气钻进鼻腔,像是某种古老的怨念在暗中窥伺。

林瑶紧随其后,手持防水手电,灯光扫过水底,照出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面双龙戏水的浮雕在幽光下显得狰狞而诡秘。

“双龙转盘,”林瑶的声音在耳麦里清晰而冷静,“隋代水力机关,设计精巧,应该是通济渠技术的延伸。”

她指着浮雕中央的两个龙首,龙眼嵌着夜光石,隐隐泛着碧绿微光。

团队围拢过来,李铁握紧潜水刀,眼神警惕;苏婉抱着一叠防水笔记本,记录浮雕细节;徐小宁操作掌上电脑,实时分析雷达数据。

空气瓶的气泡在水下翻腾,像是低语的鬼魂。

董文翊眯眼打量龙首,脑海中浮现《隋书》中关于通济渠的记载:605年,隋炀帝征百万民夫开凿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意在统合江南经济,却耗尽国力,埋下亡国祸根。

他低声道:“这机关可能不只是守墓,还有泄地气的用意。炀帝开运河,民间传说他是为了削弱睢阳王气。”

苏婉点头,补充:“扬州地方志提过‘水龙护脉’,说运河水系藏着龙脉的秘密。”

林瑶已经蹲下,手指轻抚龙首,触感冰凉而粗糙。

她闭眼感知片刻,眉头微皱:“龙眼是机关枢纽,左右旋转能启动水流,但力道不对会触发陷阱。”

她看向董文翊,眼神里带着一丝试探,“你觉得呢?”

董文翊沉吟片刻,风水术法在他体内流转,隐约感应到水下暗流涌动,像是有股力量在蠢蠢欲动。

“小心点,这地方不干净。”赵子昂调整雷达,屏幕上显示墓门后方的空腔结构,像是通向更深的甬道。

他低声咒骂:“这信号断断续续,水下有干扰。”

徐小宁接过电脑,飞快敲击键盘:“可能是磁场异常,或者……别的什么。”她没说出口,但团队都明白,上一回在邗沟遗址,露筋娘娘的鬼影就让仪器失灵过。

林瑶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左龙首,缓缓旋转。

石板发出低沉的摩擦声,水流突然加速,泥沙翻涌,像是河底被撕开一道伤口。

右龙首自动转动,青石板中央裂开一条缝隙,露出黑洞洞的墓门入口。

就在这时,水流骤然咆哮,化作一条半透明的龙形虚影,张牙舞爪地扑向团队。

耳麦里传来苏婉的惊呼:“水龙王!”

董文翊反应极快,双手结印,体内风水龙气涌出,化作一道金色光幕挡在身前。

水龙王雏形撞上光幕,发出震耳的轰鸣,水流四溅,像是无数利刃切割着潜水装备。

李铁一把拉住险些被冲走的徐小宁,怒吼:“这他妈是什么东西!”

林瑶紧盯着水龙,低声呢喃:“实体化怨灵……比唐朝昭陵的鬼将强太多了。”

她迅速从防水包里掏出一枚铜符,刻着密宗护法咒,咬破指尖滴血,符咒亮起赤红光芒。

“镇!”林瑶将铜符抛向水龙,赤光与金幕交织,硬生生将水龙逼退数米。

水流渐渐平息,但墓门入口的黑暗深处传来低沉的咆哮,像是在警告外来者。

董文翊沉声道:“这只是雏形,真正的水龙王还在主墓深处。林瑶,机关还能再开吗?”

林瑶点头,重新检查转盘,确认水流已稳定。她和赵子昂合力推动石板,墓门完全开启,露出狭窄的甬道,墙壁上刻满佛教莲花纹和运河水系图。

苏婉凑近拓印,惊叹:“这水系图跟通济渠的布局一模一样!炀帝果然把龙脉藏在运河里。”

徐小宁用手电扫过甬道,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水龙护脉”。

董文翊蹲下细看,碑文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舍利”与“江都”。他皱眉:“江都,炀帝618年兵变的地方。舍利可能是佛骨舍利,藏在主墓。”

林瑶补充:“水龙护脉,说明龙脉节点跟运河水系绑定,炀帝可能是想用运河镇住龙气。”

苏婉翻开笔记本,快速记录:“《隋书》里说炀帝崇佛,晚年建了不少寺庙,佛骨舍利可能是他留下的守护手段。”

就在这时,岸上传来李铁的耳麦提示:“董教授,上面来人了,央视的直播车和文物局的官员。”

团队对视一眼,意识到这次行动已经被全国关注。

2009年,大运河申遗正值高潮,扬州的水下皇陵成了媒体焦点。

赵子昂苦笑:“这下跑不掉,得给全国观众表演了。”

徐小宁却眼神发亮:“要是能直播水龙王,收视率得爆!”

董文翊挥手打断:“先别管直播,墓门开了,里面不安全。林瑶,你和李铁先进,我和苏婉断后,赵子昂、徐小宁守住入口,随时支援。”

团队迅速分工,林瑶提着手电率先踏入甬道,水花在她脚下荡开,像是踏进了另一个世界。

甬道内空气潮湿,墙壁上的莲花纹仿佛在灯光下微微颤动,像是有生命。

林瑶低声对董文翊说:“这地方的怨气比邗沟重,炀帝的亡国恨可能全聚在这儿。”

董文翊点头,风水术法感知到甬道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涌动,远超唐朝昭陵的仙术幻境。

他低声道:“水龙王不是普通的怨灵,它可能是运河劳工的集体怨念,结合了密宗大咒的加持。小心点,后面还有硬仗。”

甬道尽头隐约可见一扇石门,刻着炀帝巡游扬州的浮雕:花船连绵,宫女起舞,繁华背后却透着亡国的萧瑟。

苏婉轻声感叹:“炀帝开运河,功在千秋,却被后世骂成暴君。龙脉守护者,到底在守护什么?”

董文翊沉默片刻,答道:“守护真相。无论是功还是过,历史不该被埋没。”

直播信号灯在岸上闪烁,央视记者的声音通过耳麦传来:“观众朋友们,北大考古团队即将进入隋炀帝陵墓,这可能是大运河申遗的重大突破!”

全国观众屏息以待,扬州的夜空下,运河水面泛起诡异的涟漪,仿佛在回应墓门深处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