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厂长松了口气,说道:“这次出来,厂里的职工都盼着呢。大家都知道,要是找不到出路,厂子就真的完了。”

“那您觉得生产什么产品最有希望?”

张厂长摇摇头:“这正是我要去日本弄明白的。听说他们的小家电做得不错,电饭煲、电视机什么的,市场需求很大。”

“家电确实是个方向。”裴瑜说,“不过三一三厂的机械加工能力,可能更适合做零部件。”

“零部件?”

“给大厂做配套。比如汽车零件、机床配件,这些技术含量高,利润也不错。”

张厂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女娃娃的想法,倒是和他心里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空姐又过来收拾餐具,裴瑜主动帮忙翻译。张厂长看着她和空姐交流,心里的疑虑少了一些。

飞机在万米高空嗡嗡作响,张厂长吃饱喝足后,斜靠在座椅上。

“张厂长,您这是第一次出国吧?”坐在过道对面的刘厂长凑过来问。

张厂长点点头:“嗯,头一遭。咱们厂这次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趟了。”

这次张厂长跑去日本东京,可不是为了旅游玩乐,肩上的担子重得很。

他得好好考察一下市场,弄清楚在如今这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到底得生产点什么产品,才能让三一三机械厂顺利实现“军转民”,摆脱年年亏损、债台高筑的窘境。

“我也是,心里七上八下的。”刘厂长搓着手,然后转头问裴瑜,“听说你准备去三一三厂里,打算待多久啊?”

“我准备寒假过去,差不多一个月吧。”

“一个月能干什么?”刘厂长有点不以为然。

裴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张厂长:“关键是厂里需要我做什么。”

张厂长心里暗暗点头。

裴瑜说:“张厂长,我看了三一三厂的一些资料,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哦?”

“您坚持了这么多年,守住了技术班底,保住了生产线,这本身就很了不起。现在时机来了,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张厂长苦笑:“希望如此吧。”

裴瑜不再说话,拿出一个小本子,在空姐还没关闭的阅读灯下写着什么。

张厂长拿过来看了一眼,看到本子上工整的字迹,写的都是关于工厂管理和产品开发的内容。

过了一会儿,飞机舱里慢慢地安静下来,原本还有些说话声和走动声,都渐渐消停了。

空姐们开始忙活,把窗户上的遮光板一个个拉下来,挡住了外面刺眼的阳光,又顺手把机舱里的灯给关了。

整个飞机一下子变得昏暗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张厂长的头也晕了,本来也想趁着这机会眯一会儿,养养精神,毕竟接下来的行程还挺折腾人的,可他这心里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他虽然闭上了眼睛,可眼珠却一直在转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着厂子里的事情,还有裴瑜这个人。

裴瑜听得懂日语和英语,能帮他们翻译,居然还了解过日本的军转民企业,这倒是让他刮目相看了。

三一三厂的困境,一直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张厂长心上。

这次日本之行,如果找不到出路,他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厂里的职工。

和其他厂子比起来,张厂长管理的三一三机械厂,经营得那叫一个惨淡,盈利额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在全国几百家军工厂里,三一三机械厂愣是排在倒数前几位,混得那叫一个凄凉。

凡是有点儿追求、想着往上爬的人,提到三一三机械厂都跟躲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谁也不愿意往这个火坑里跳。

可偏偏张厂长性子倔,硬是咬着牙留了下来,守着这个破厂子不撒手。

七零年代末期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跟看笑话似的盯着张厂长,觉得他就是个大傻子,守着这么个半死不活的厂子。

大家伙儿都心想,这厂子估计没几天就得关门大吉,等着瞧他的热闹。

可谁能想到,张厂长这一守就是好些年,硬生生撑到了现在。

虽然厂子这会儿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但张厂长这幅不抛弃不放弃的韧劲儿,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话还真不假。

张厂长怎么也没料到,就凭着三一三机械厂这点儿微薄的底子,他居然还能跟黎团长攀上交情,混成了铁哥们。

黎团长是个有能量的人,手底下管着不少军属和转业干部,这些人好些都在张厂长的厂子里谋了份差事,算是有了个安稳的营生。

更别提厂里的订单了,好多都是黎团长帮忙牵线搭桥弄来的,没他这层关系,三一三厂估计早垮了。

今年,黎团长又干了件大事儿,他被派去给北大的新生搞军训。

这么一来,他居然还跟北大经管系那边搭上了线,关系网越织越大。

前阵子,黎团长火急火燎地给张厂长打了个电话,说是要给他推荐一个北大毕业的女高材生,让她到厂子里来帮忙。

虽说不是正式入职,只是寒假期间来给他当个助理,可张厂长一听就明白了。

北大出来的天之骄子,哪个不是眼高于顶的主儿?

这种人才,哪能真的瞧得上他们这小破厂,愿意长期留下?

估计也就是来体验一下生活,镀个金罢了。

这不,现在这位黎团长推荐的北大高材生裴瑜,就跟张厂长一块儿坐在飞机机舱里。

说起来,之前在社科院领大衣的时候,张厂长远远地就瞅见了裴瑜。

结果这一看,他心里头顿时凉了半截。

倒不是别的,实在是裴瑜长得太好看了!那张脸蛋,精致得跟画里走出来似的,往那儿一站,活脱脱就是个女明星。

可问题也在这儿,长得这么好看的女娃娃,怎么看都像是该去文工团唱唱歌、跳跳舞、当个漂亮的花瓶,哪里像是愿意来他们的厂子里灰头土脸地奔忙的?

当时张厂长心里直犯嘀咕,觉得老黎这次推荐的人,怕是不太靠谱。

但在机舱上和裴瑜交流之后,他心里又有了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