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玄青录 > 第486章 迁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半年时光,转瞬而逝。

洞府深处的石门缓缓开启,一缕清光自内透出,随即一道身影缓步走出。张炀长发随意束起,面色平和,气息内敛,整个人仿佛天地一体,周身灵机隐而不发,宛若一柄归鞘的神剑。

就在他踏出修炼室的一瞬,一道柔和的声音自不远处传来,带着久别重逢的温柔与喜悦:“夫君。”

下一刻,一抹纤细的身影犹如惊鸿般扑入怀中。熟悉的体温与一缕淡淡的清香瞬间将张炀环绕。

张炀眼底柔光一闪,伸手轻轻揽住来人,呵呵一笑,抬手拍了拍她的后背,语气带着宠溺:“闭关这般久,如何?可有收获?”

沐沅依偎在他怀中,眼神柔若水波,轻声答道:“这段时间,我主要参悟夫君所给的阵道传承。原本许多地方都如雾里看花,但经过反复推演,如今应该已经可以尝试布置四阶阵法了。”

张炀闻言,面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眼底也闪过一抹振奋:“好!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正巧,过些时日,我打算率宗门迁往曲阳国。那里宝山灵地极多,灵脉纵横,却也需要稳固防护。到时候,正好要劳烦沅儿出手,布置大阵,护持山门。”

“迁宗?”沐沅一怔,眼中浮现出一丝惊讶与思索,似乎没有想到夫君竟会作此决定。

张炀笑着点头,伸手轻抚她鬓边的青丝:“此事说来话长,不如坐下,我一一与你细说。”

两人携手而行,来到洞府内的石桌旁。桌案以整块灵玉雕成,表面光洁如镜,灵气流转。沐沅静静坐下,张炀袖袍一拂,灵壶灵盏浮现,其间茶香袅袅,淡雅清润。

他开口,将这一年多来曲阳国局势的变化,娓娓道来。沐沅静静聆听,眉目间时而露出凝色,时而又流转着担忧与钦佩。

时间悄然而逝,不觉已是数个时辰过去。

石桌旁,灵茶已换了数次。沐沅纤手捧盏,目光不知何时已落在张炀身上,眼底满是柔意与心安。

次日清晨,张炀起身更换了一身道袍。素色衣衫在他身上却衬得卓然不群,整个人气度出尘,眉宇之间自有一种掌控大局的从容与稳重。

“走吧。”他伸手牵起沐沅,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坚定,“随我去一趟沐家。”

沐沅眸光一动,轻轻颔首,眼神中有几分期待。

洞府石门缓缓开启,两道人影并肩而行,遁光化作一道清芒,冲霄而起,朝着沐家所在之地疾驰而去。

等到了沐家,沐沅直接领着张炀穿过几条曲折的长廊,直达后院。一路上,沐家弟子见到两人,皆恭敬行礼,不少人眼中还带着羡慕与敬重之色。

不多时,二人已至沐家老祖所居庭院。此处静谧安然,古木苍苍,灵泉涓涓流淌,庭院正中一株古槐伸展枝叶,洒下大片阴影。

沐家老祖早已在此候着,见二人到来,亲自上前迎入,态度极为客气:“贤婿、沅儿,快快入内。”

一番寒暄之后,沐沅取出一只晶莹剔透的玉瓶,双手递上,声音柔和却郑重:“老祖,这是我家夫君亲手炼制的灵髓。此物不但能让你肉身恢复至鼎盛之时,更可增寿整整五百载。”

话音落下,庭院顿时一静。

沐家老祖原本面带笑意,此刻却是神色一怔,眉宇间浮现出浓浓的震动。他的目光在沐沅与张炀之间来回扫视,似乎在确认自己是否听错。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喃喃开口:“沅儿,你说什么?能恢复肉身之力也就罢了,还能增寿五百载?世间怎会有如此造化之物……”

张炀见状,轻笑一声,伸手示意玉瓶:“老祖,沅儿所言并非虚言。这瓶中所装,名为【星藤之髓】。此灵髓并非天地自然孕育,而是以秘法炼制而成。需要六种极为珍稀的灵物奇珍融合为一,方能成型。尤其是其中主材——藤魄之精,更是可遇不可求。此物源自当年我斩杀那株通灵的星云灵藤时所获。要知道,灵藤纵然存世数万载,也未必能生出灵智,更遑论孕育藤魄。可见其珍稀。”

他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说来,小子也是机缘巧合,接连寻得其他五种灵液——万年灵乳、星光之水、煌金灵髓、回阳水,以及天青琉璃液。得以合而为一,炼成此逆天之物。总共不过三瓶。其二我与沅儿各自留用,最后这一瓶,自然要奉与老祖。”

沐家老祖目光炯炯,凝视着张炀,似乎要从他神色中看出一丝虚假。但张炀神态坦然,言辞真切,气度不凡。

沉默许久,沐家老祖忽然长叹一声,眼眶微微泛红,喃喃自语:“好……好啊……沅儿丫头,没想到你为我沐家找来了一位如此贤婿。这等造化……老夫这一生,也算不白活了。”

说罢,他抚须大笑,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之色:“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再矫情。这瓶灵髓,稍后我便吞服炼化!”

庭院之中,氛围因这份大礼而愈发温厚。

三人又在院中谈笑良久,话题多是宗门未来、曲阳局势以及阵法布置之事。直到天色微暗,沐沅才起身,轻声道:“老祖,今日便不打扰你了,我与夫君先告退。”

沐家老祖含笑点头,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期许,目送两人离去。

小半日后,张炀独自御剑回返长青宗。长空云影疾掠而过,耳畔呼啸的风声渐渐归于寂静。待他落在宗门山门前时,天色已近黄昏,霞光映照在山峰间,宛若镀上一层金辉。

沐沅并未随他一同返回,而是被沐有德叫住,说是有要事商谈,稍后再归。张炀心中虽觉奇怪,却也未多问,径直回宗。

一路上,他没有停留,直接往卜幼安的洞府而去。洞府之外的松林间灵风拂动,鸟雀叽啾。张炀方才落下,便见院落之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正仰面靠在石椅上,闭目迎着日光,似乎在晒太阳。

正是玄阳子。

半年未见,他的模样竟与当初别无二致。身形依旧瘦小,面容稚嫩,看不出丝毫长高或变化的迹象。若不是身上的气息与当日一般无二,张炀几乎要怀疑时光在他身上停滞了。

张炀心中微微一叹,随即抬手冲他招了招:“小家伙,过来。”

玄阳子听到声音,立刻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亮光,欢快地跑了过来,步伐轻快,神态十分亲近。

张炀伸手一抹,掌心浮现出一块温润的玉佩,晶莹之中流转着若隐若现的符文光泽。玉佩上雕刻着一圈细密阵纹,灵气暗合天地,透出一股护佑之意。

他半蹲下身,将玉佩亲自为玄阳子系在颈前,语气温和而郑重:“这件玉佩,名叫幻神玉佩,是我亲手炼制的护身宝物。今日送给你。记住,无论何时,都不可将它摘下来。”

玄阳子垂首看了看胸前的玉佩,伸手轻轻握住,似乎能感受到其中温和的灵光流动。

他抬起头,神情认真地重重点了点头,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早熟:“卜哥哥这段时间跟我说过了……他说我血脉特殊,与别人不一样,要我小心,不要随便显露身上的异象。我明白的,这是为了保护我。”

张炀心头微微一震,面上却只露出一丝讶然。没想到这小家伙年纪尚小,心性却如此早慧,不似凡俗孩童。

他凝视着玄阳子半晌,眼神中多出几分怜惜与赞许。

随后卜幼安走出洞府,见到张炀于其闲谈片刻。之后张炀叮嘱几句后,便告辞离去。

时光如水,月余转瞬即逝。其间长青宗内灵气氤氲,时常可见禁制波动。

终于在一个清晨,子言与珑儿率先推开洞府石门,二人气息更盛从前。

几日后,吴凡与方原也相继出关,气息皆稳定在筑基中期,看来修炼新的功法进展很不错。

再过些时日,胡安儿与云霓也接连现身,两女已然也转修成功,如今也恢复至筑基中期水准。

这一日,长青殿内香火袅袅,晨光透过殿门的间隙洒落进来。张炀端坐于主位,其他几人分立两侧。张炀左侧的正是沐沅,子言,珑儿与云霓。而右侧是杜预,方原,吴凡,以及胡安儿。

见众人到齐了,张炀便示意众人落座。随着众人落座,殿中气氛渐渐安静下来。张炀抬眼环视一圈,神色郑重,将这段时日内人妖两族鏖战的经过、以及自己在战场上亲历的一切,娓娓道来。

殿内众人听得瞠目结舌,神色震撼。大战规模之浩大,妖王数量之众多,皆超乎他们想象。尤其当听到张炀一人牵制魇雷王,使得数十真君转危为安时,几人更是心潮翻涌,眼神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敬佩。

直到张炀停下,殿中仍沉浸在那股余韵之中。半晌后,子言才低声感慨道:“没想到……公子已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其余人亦点头,心绪久久难平。

待众人心绪逐渐平复,张炀神色一肃,缓声道:“如今大战虽暂告一段落,但曲阳国西北一域已被两大宗派划分,交由我长青宗驻守。你们也已陆续出关,是时候随我一同前往了。”

此话一出,殿内再次掀起波澜。迁宗——这对于长青宗而言,不啻于一次新生。

杜预沉默许久,终于抬头,语气凝重:“那师弟准备何时动身?”

张炀微微转首,目光落在沐沅身上。沐沅会意,起身说道:“沐家已然备妥。此次会有五位结丹境叔伯,率领百余族人,随长青宗一同前往曲阳国。族中也已决意,既然与夫君同心,便当共进退。”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张炀缓缓点头,眸中闪过一抹欣慰之色,沉声道:“宜早不宜迟。曲阳国西北虽地势贫瘠,然灵山宝地仍不在少数。钟师叔一人独守,终究势单力薄。若要扎根立足,我等须早日赶赴,将那些诸多宝山灵地占据,因此三日之后,你们各自处理好事务,便随我动身。”

言罢,殿中再无异议。众人心怀振奋与期待。

迁宗之事,说是“迁宗”,实则已无太多可带。长青宗昔日辉煌早已灰飞烟灭,宗门宝库亦早在战火中散失殆尽。唯一需要郑重对待的,便是祖师堂中供奉的历代先贤的灵位。那是长青宗的根,也是仅存的传承。

三日转瞬而过。清晨的落云山脉,薄雾缭绕,晨曦初升。随着数声低沉的灵光嗡鸣,几座飞行法宝缓缓腾空而起。巨大的飞舟上,插满了长青宗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宗门的新生。另一边,沐家随行的修士们也纷纷走上巨大的飞行法宝之中,百余人汇聚成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宛如长龙,气势恢宏。

片刻后,法宝灵光大盛,队伍化作数道流虹,激射天际,直往西方而去。

途中众人心绪各异。方原、吴凡二人靠在飞舟栏杆处,望着天际浮云,心中既紧张又期待;胡安儿与云霓则时常压低声音交谈,眼底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沐家修士们井然有序,紧紧跟随,神情凝重中透着几分忐忑。张炀立于飞舟最前端,衣袂猎猎鼓动,眸光坚定如剑。

数日之后,天色清朗,一座绵延不绝的青华山脉终于出现在眼前。群山苍翠,灵气萦绕,山脚之下,一条宽阔的石道蜿蜒而上,直通山巅,气势恢宏,犹如天梯。石道两侧,虽仍略显荒凉,但已能看出初步的雏形。

张炀等人已然降落至青华山脉前,张炀目光微闪,心中一松,嘴角勾起笑意,缓缓点头道:“看来钟师叔将此地建设得不错啊。”

话音刚落,只见山巅灵光一闪,一道锐利剑芒破空而来,快若奔雷。刹那间剑光收敛,显露出钟立身影。他长发微扬,面容因激动而泛红。看清来人之后,眼底喜色几乎压抑不住,大笑着迎了上来。

“哈哈!你们终于来了!快别在外面站着,随我上山吧!”

长青宗众人见此,脸上皆浮现笑容,纷纷点头应声,整齐有序地踏上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