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涵那边的生意做得不顺利,叶林晨这边的创业项目,同样走到了一个瓶颈。
经过了几次小组内部的讨论,项目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下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市场调研。
可真正走到这一步,问题就像一堵墙一样挡在了眼前。
她根本找不到相关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撑自己的方案。
在1995年这个年代,计算机还只是摆在学校实验室里供少数人使用的“稀罕物”,更别提互联网。
没有办法像后世一样敲几个字,海量的资料就滚滚而来。
想要数据,只能靠人一页一页去翻书、去跑腿。
叶林晨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江城大学图书馆。
金融系是学校的王牌专业,说不定能在这里找到一些专门为金融学生准备的资料。
说干就干,只要一有空,叶林晨埋头在书堆里查找资料。
整整一个星期,她几乎都泡在馆里,从厚重的经济学教材翻到翻译成中文的国外金融案例集,全都翻看了一遍,可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
那些书纸张泛黄,翻开的时候还带着一股霉味。
书里的内容多是七八十年代的旧数据,早就和当下的市场脱节。
唯一稍微有点价值的,是一本翻译版西方教材里提到的国外并购案。
可那个案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美国,离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不仅时间太远,场景也太“洋”,完全搬不到她的策划案里。
叶林晨坐在图书馆木质的长桌前,盯着那行小字,心里涌上一股无力感。
而且,在这段研读书籍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察觉到另一个问题:
在九十年代这个创业刚起步的年代,创业者们普遍更相信“胆子大”“有关系”“敢干”,几乎没人意识到风险评估和财产管理的价值。
她要写的策划案,如果不能让评审老师信服,很容易被一句“空想”否掉。
数据没找到,问题却冒出了新的。
但叶林晨并没有因此放弃。
既然学校图书馆不行,那就换地方。
找个资料更齐的地方。
于是,她又转战了市图书馆。
市图书馆的条件要好一些,架子上摆着当下最新的杂志和研究资料。
叶林晨抱起一摞《经济参考报》和《南风窗》,坐下就翻。
那两周,她几乎天天往市图书馆跑。
天一亮就背着书包出门,晚上回来时,肩膀都被书压得生疼。
好在这份辛苦终于没有白费。
在一本杂志里,她意外翻到了一篇关于“创业失败的研究与分析”的论文。
里面不仅有当下的统计数据,还结合了几个真实的案例,简直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盯着那几页纸,叶林晨的心跳都快了半拍。
她有个了新思路!
她可以从失败者的案例入手。
只要把这份研究的数据整理出来,再加上自己去采访一些创业失败和成功的人,把他们的回答融入到策划案里,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出她的观点。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叶林晨顿时豁然开朗,恨不得立刻动笔。
她生怕这本杂志被别人借走,当场就排队办了借阅手续,把杂志地揣进包里,急匆匆回到学校。
她推开宿舍门,忍不住提高声音,用字正腔圆的播音腔,向室友兼战友们播报。
“朋友们,重大发现!重大发现!”
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可是她眼下的乌青,暴露了这几天的熬夜辛苦。
李红英看着她兴奋的模样,再看看她眼下的乌青,心疼地道:“你这几天又熬夜了?瞧你的黑眼圈,都快赶上国宝大熊猫了。“
叶林晨不在意地摆摆手,继续激动嚷嚷:”和我的重大发现相比,熬几天夜算什么!“
李红英难得看到她这高兴样,忍不住被她的情绪感染,忙问:“什么发现?快说来听听!”
林雪梅正趴在床上写信,也抬起头来,笑着道:“看你高兴成这样,难道是找到新的发财点子了?”
叶林晨把那本《南风窗》摊开在桌上,手指按在一页上,招呼两人来看:
“就是这里!这篇论文对创业失败的原因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还有当下最新的数据。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策划案的支撑!”
说着,她索性把书推到李红英和林雪梅面前,把自己一路在图书馆里的思考、刚刚冒出来的点子,都一股脑地讲了出来。
李红英越听越兴奋,整个人几乎要趴到书上去看,双眼放光。
“对对对,这些数据如果整理出来,用在策划案里就特别有说服力!”
林雪梅把信扔到一边,坐起身,将就手里的笔,一边记一边补充。
“我们可以多去听一些创业讲座,在讲座后单独采访创业者们,这样可以节省掉联系他们的时间,我记得我们学院下个月就有两场的相关讲座。”
叶林晨连连点头。
“没错!我刚才还想到,我们不仅能用他们的故事,还可以主动去联系一些小型初创公司,免费帮他们做风险评估和资金管理,帮他们渡过创业初期的难关。如果能拿下几个实际案例,那我们的策划案就更有底气了!”
这个提议一出,李红英“啪”地一拍桌子。
“太妙了!我们做的不光是纸上谈兵,还能真正帮到别人!这才是利己利人,互利互惠!”
林雪梅很自信地道:“评审老师看到这种实操案例,一定会对我们刮目相看。”
三个人越聊越热烈,宿舍里一下子像变成了作战会议室。
谁也没注意到,寝室门口站了一个人。
赵雨桐背着书包,靠在门边,犹豫地盯着她们。
她听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道:“学姐,你们这是在聊什么?怎么这么热闹?”
“啊!”三人闻声一惊,才发现寝室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推开了。
林雪梅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还以为宿管阿姨突然查寝呢。”
李红英笑着给她一下:”你又没有做违反规定的事,怕什么呢。“
叶林晨直起身,笑着和赵雨桐打招呼。
“我们在聊学校的创业扶持项目。”
叶林晨就将学校的这一项目和赵雨桐简单地介绍了一遍,又告诉赵雨桐,她们三人现在在同一项目组内。
赵雨桐的目光在桌上摊开的杂志、写满草稿的笔记本上扫过,若有所思。
她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学姐,你们这个项目……我可以参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