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非有才,但他却只愿屈居在韩国。

若韩国国大君强尚且还有他发挥的余地,可惜韩国不过是在七国夹缝中生存,从上到下都写着苟且偷安四个字,他韩非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如何。

泥人尚有三分气,何况韩非这样的天之骄子。

他嗤笑道,“师弟既然如此笃定自己会赢下棋局,又何必几次三番同我对弈?”

“你如此相信自己能赢下这天下棋局,所依托的不过是秦国的强大,你的自信是对秦国的自信!但,你却不信自己!你在害怕我,害怕我会取代你在秦王心中的位置!”

李斯猛地站起身,双手扣在棋盘之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他眼神陡然变得狠厉,旋即又很快冷静下来,重新坐下,强迫着自己继续将那些棋子收于盒中,冷声道,“你错了,大王喜欢你,是因为你有用,而大王重用我,是因为我永远站在大王身边,你取代不了我的位置。”

如今韩非的归顺,不过是形势所逼,秦王用他,同样也并不全信他。

“我会助大王开创万世基业,这是你永远都做不到的。”

韩非怔愣片刻后,低笑出声,似是挑衅道,“你又怎知我不能。”

事实上,自他选择回到咸阳,就已经决定为秦王效力,他只是一直在等着最后的判决而已。

李斯面色一僵,脸一阵青一阵白。

正欲再嘲讽几句,忽闻身后传来的咳嗽声,他扭头看过去,脸霎时间就白了,慌张从榻上起身行礼,“臣参见大王、太后、扶苏公子、子婴公子!”

李斯此刻只觉如遭雷击,大王和太后是什么时候来的!他们听到了多少?

赵元溪也没想到偷听人说话这么刺激!

她都不禁有些心疼李斯了!这小脸白得,比那雍纸都还要白一些。

韩非和李斯之间的恩怨,她算是最清楚的那个,听到这番对话,倒也没太奇怪,反倒是嬴政此刻心中犹如掀起了巨浪。

他虽隐隐察觉李斯同韩非并非那般关系密切,却也没想到两人如此针尖对麦芒。

一边是自己的心腹大臣,另一边是他心心念念的大才,实在令人难以抉择,嬴政只能暂且当做什么也没有听见。

“起来吧!寡人今日只是陪太后来看望韩非子的。”

赵元溪见嬴政把由头转到了自己这里,心中翻了个白眼,脸上却还是笑眯眯的,“听闻韩非子病了许久,我实在担心,这才回了咸阳便来探望了。”

“劳烦太后惦记,臣身体已经好了许多。”韩非也没想到秦王和太后会来得如此突然,脸色也算不上多好。

一同接受着众人的审视,李斯韩非化作两难兄难弟,一前一后站在那里,低着头也不肯多说话。

赵元溪憋着笑,“既如此,那我也放心了!我此去邯郸,遇见一贤才名为毛亨,他也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求学,同拜为荀子门下,你们或许也认识,我从他那里得了不少好书,晚些我命人抄两份送与两位。”

毛亨此人韩非并不相熟,只知道他手中藏有荀子老师的不少书,倒是李斯更了解他一些。

相比于韩非和他倾向于法家,毛亨是位纯粹的儒家子弟。

李斯心中嘀咕,太后提及毛亨,莫不是在敲打自己,若是法家人内部不和,便会让儒家人顺势而上?

天地可鉴,赵元溪真的就是想炫耀一下自己得到了许多宝贝书,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可惜,赵元溪不知道李斯心中的盘算,自然也无从解释。

两人齐声道谢。

李斯不禁问,“臣与毛亨多年未见,不知他近况如何?”

“挺好的,他如今是易阳县的县令,不过我观其志,想来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听太后如此盛赞,嬴政也来了些兴趣,“哦?赵国竟还有寡人未寻得的贤才?”

赵元溪轻哼:“你才去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人,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多着呢!哪能尽数都能被你找到?”

被太后这般呛声,嬴政也不恼,他最缺的就是人才,若是能将这些人召至他麾下,他何愁不能夺取这天下。

“那太后有办法能将他们给找出来?”

赵元溪一愣,确定嬴政这是在问自己,她扣着手心,陷入了沉思。

自古以来选拔人才都是国之大事。

秦国选择了军功爵制配合着举荐的制度,替自己招罗天下英才,但军功爵制只能在战时发挥功效,等天下太平,终究还是还回归正常的人才选拔制度。

当下的人才选拔方式,与其说是选拔,不如说是继承,大部分还是世袭制,之后才逐渐演变为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直到隋文帝创立科举制,这种新的选拔制度,才逐渐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被广泛接受。

若非要赵元溪建议的话,那自然是直接推动科举制,但这对于秦国来说似乎还太早了些。

“这不是你这位秦王应该思考的事情吗?”赵元溪虽然有了主意,但还是有些不满地反问。

嬴政愣了愣,轻笑道,“正如太后所说,寡人去的地方不多,见过的人不多,自然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赵元溪被他这话整的无话可说,那她怼他的话,来怼自己,还真的不愧是他。

她两手一摊,“我没啥好主意,但只一条那就是选贤举能,如何制定一条公平的准则,将这些贤才给找出来,那就是你们应该考虑的!”

赵元溪眼珠子一转,看向嬴政,提醒道,“我元溪书院的副院长被你回了韩国,你得早些将他给我带回来!那些学生还等着他呢!”

这一路上,赵元溪已经知晓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嬴政答应让张良回去劝韩王投降之事,她倒也没什么意见。

凭着张良的能力完成这事按道理也不难,她担心的是张良那身反骨开始作祟,得了机会直接跑了。

那她再想找到他,可就真的大海捞针。

不过当赵元溪听到张良被韩王关押起来,又不免替他担心,这人虽然脑子好使,但架不住敌人脑子不好使啊!

万一韩王安把张良给斩了,她到时候又该去哪寻自己的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