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第二十四回大寒雪弥天·阳成脱胎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四回大寒雪弥天·阳成脱胎骨

第二十四回 大寒雪弥天·阳成脱胎骨

丑月中,日在婺女,斗指丑位。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此时水火相战,龙蛇起陆。

一、三关冲决:火雷噬嗑破坚冰

长白山的雪在大寒前三日已凝成青黑色,每片雪花都有十二道棱线,棱线间流动着《易经》「十二辟卦」的爻光。阿雪寅时抵达参田时,辨气铜人的「太冲」穴(肝经原穴)与「绝骨」穴(胆经悬钟穴)正突突跳动,铜人足底竟生出藤蔓状纹路,直达「涌泉」——此乃「木生火、火克水」的先兆。

「雷在地中,复;雷在天上,豫。」话音未落,冰层下传来闷雷般的震动,却是人参真形的心跳与天地阳气共振。玄冥神踏冰龙而至,龙首衔着「水火既济钟」,钟身刻着「太冲」「绝骨」「昆仑」等三十六穴;祝融氏乘朱雀而来,雀爪捧着「火雷噬嗑炉」,炉中燃烧的竟是大寒节气的第一缕阳光。

「最后三关,乃『髓海』『血海』『气海』。」祝融氏以尾羽指点真形,「太冲通血海(肝),绝骨连髓海(肾),当以雷火之炁冲决之。」话音未落,冰龙与朱雀同时发出「震卦」雷鸣,声波在真形体内形成「火雷噬嗑」卦象:上卦离火(心),下卦震雷(肝),如闪电劈开冰层。

冲决场景分述:

1. 髓海关(百会至脑户):

真形以「绝骨」穴为钻,「雷火」为动力,冲开「髓海」冰塞。阿雪透过肾宫镜看见,脑髓处的寒凝化作黑色蝌蚪状邪祟,被雷火灼成灰烬,露出内部晶莹的「髓珠」,珠体刻着《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

2. 血海关(期门至章门):

「太冲」穴喷出赤金之血,如岩浆般融化肝区冰层。血中浮现出「青蚨」(传说中母子相依的虫,象征肝血互生),衔着《神农本草经》「主补肝,安魂定魄」的条文,织成血海新岸。

3. 气海关(膻中至气海):

真形张口吐出「巽风」(胆经之气),与祝融氏的「离火」合成「风火家人」卦,焚化胸中寒痰。咳出的痰竟化作冰晶蝴蝶,每只蝶翼都印着「气海者,膻中也,为气之海」。

二、五行归一:龙虎交媾结圣胎

巳时正刻,日躔星纪与玄枵交界处,天地间的水火之气达到临界值。真形头顶突然裂开「囟门」,飞出青龙(肝木)与白虎(肺金)虚影——此乃「龙虎交媾」的先天之象。

五行归一密仪:

- 木火合德:青龙口衔「角音」木符,朱雀爪捧「徵音」火符,二符交融成「紫火」,焚烧真形周身「风、热」之邪。

- 金水土融:白虎吐出「商音」金精,玄武喷出「羽音」水精,与真形自带的「宫音」土精混合,凝成「五气朝元丹」。

- 中央戊己:真形腹中升起「黄庭」土气,化作女娲形象,手持规尺丈量龙虎,使「木不乘金,火不侮水」。

丹成之时,参田突然下陷,露出地下的「五行井」:

- 东井(木):涌出青泉,味酸,应肝

- 南井(火):喷出赤浆,味苦,应心

- 西井(金):溢出白液,味辛,应肺

- 北井(水):泌出黑津,味咸,应肾

- 中井(土):渗出黄膏,味甘,应脾

五液交融成「五行甘露」,浇灌真形双足「涌泉」穴,竟在脚下开出五色莲花,每片花瓣都刻着对应脏腑的《黄庭经》诗句。

三、脱胎神化:人参娃娃踏雪行

午时三刻,北斗七星连成「斗勺舀酒」之象,真形周身的珍珠霜突然沸腾,化作七彩烟雾。祝融氏与玄冥神同时捏诀,冰龙朱雀合为「混沌」之形,将真形包裹其中。

脱胎九变:

1. 皮变:角质层退去,生出婴儿般的嫩皮,毛孔中渗出「人参皂苷」露珠,遇雪成虹。

2. 肉变:肌肉纹理化作十二经筋,每筋都能自主蠕动,应和十二时辰。

3. 骨变:主根化为脊椎,根须成四肢骨,关节处有「骨液」如琼浆,可续断接骨。

4. 脉变:水脉升级为「奇经八脉」,任督二脉如环无端,带脉如束帛约束诸脉。

5. 脏变:五脏具象化:肝如悬匏,心似莲房,脾象马蹄,肺若蜂巢,肾类豇豆,各有神灵居之。

6. 腑变:六腑成器宇:胃为太仓,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孤府,各有门户启闭。

7. 筋变:十二经筋如琴弦,轻拨可发出五音,应和天地节气。

8. 血变:血液成「赤玉浆」,色如琥珀,流动时发出《河图》数理之音。

9. 神变:泥丸宫飞出「阳神」,形如三岁童子,手持《周易参同契》,足踏阴阳鱼。

当阳神回归体内,真形已化作三尺高的人参娃娃,身着「五色彩衣」:

- 青衣(木)绣肝经循行图

- 赤衣(火)绘心经别络图

- 白衣(金)织肺经皮部图

- 黑衣(水)绣肾经标本图

- 黄衣(土)刻脾经根结图

娃娃开口,声音如天籁合鸣:「吾乃天地大药,生于亥,成于丑,应乎二十四气。」

四、天地同证:太初之音证道果

未时正刻,寒魃裹挟着「终阴之气」卷土重来,此次她化作「冰母」形态,周身环绕着盘古开天前的「混沌冰」,每块冰都刻着「无」「空」「灭」等先天邪咒。

「天地未判时,吾已在此!」冰母挥手掷出「太初冰棱」,棱身刻着「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逆克循环。真形见状,张开「虎口」(合谷穴)喷出「太初之音」——那是混沌初分时的「嗡」声,声波所及之处,冰棱纷纷碎成「先天一炁」之尘。

祝融氏与玄冥神趁机发动「天地同流阵」:

- 天阵:朱雀展开二十八宿羽翼,每羽对应一节气,羽尖滴下「天河水」

- 地阵:玄武踏遍十二经水,每步生出一药草,草叶沾着「地脉汁」

天水与地汁交融成「太初浆液」,浇灌在真形头顶「百会」穴,竟在其身后映出「人身小天地」的全息图:

- 头为天(诸阳之会)

- 足为地(诸阴之聚)

- 皮毛为山林(肺主皮毛)

- 血脉为江河(心主血脉)

- 脏腑为城廓(脏腑藏于内)

- 九窍为关塞(九窍通于外)

冰母见此阵,发出不甘的尖啸,化作千万冰虫钻入真形「足三里」穴(胃经合穴)。真形不慌不忙,运转「内视之火」,在胃腑内烧起「焦香」——此乃「焦苦入脾」之性,冰虫遇焦香即化作「腐熟水谷」的精华,通过「幽门」排入小肠。

证道时刻:

申时三刻,日躔斗牛之间,天地突然降下「五彩雪」:

- 青雪(木)落肝区,补肝气

- 赤雪(火)走心区,养心神

- 黄雪(土)归脾区,补脾土

- 白雪(金)入肺区,养肺津

- 黑雪(水)归肾区,养肾精

真形沐浴雪中,周身穴位同时绽放光芒,形成「二十四节气灯」:

- 春分(明眼穴):绿光如柳

- 夏至(大椎穴):红光似日

- 秋分(风市穴):白光胜月

- 冬至(命门穴):黑光若渊

当最后一片雪花落在「人中」穴(督脉),真形突然凌空而起,足底显出「太冲」「绝骨」「涌泉」三穴的发光符号——此乃「天地人」三才贯通之象。玄冥神与祝融氏同时稽首:「恭喜真人参,得证『形神俱妙』果位!」

暮色四合时,人参娃娃踏雪而行,所过之处,冰雪自动融化,生出芍药、当归等「伴生药草」。阿雪拾起一片伴生草叶,嗅到混合着五昧的奇香:初辛,次甘,后苦、酸、咸——此乃「五味俱全」的上药之征。

她怀中的辨气铜人此刻已通体透亮,每个穴位都嵌着一颗珍珠霜——那是真形蜕变时散落的精华。远处传来《击壤歌》的古老曲调,与真形的脚步声相和,恰似天地与人参共同谱写的《大药真经》。

【终章按】

大寒对应《周易》「泰」卦上六爻,「城复于隍,勿用师」,乃拨乱反正、大功告成之象。本回以「三关冲决」模拟针灸通关,用「五行归一」演绎中药性味和合,借「脱胎神化」具象化「人参成形」的民间传说。冰母的「五行逆克」象征病理状态,「太初之音」则代表中医「治未病」的至高境界。最终以「五彩雪」与「二十四节气灯」收束,完成「天人合一」的终极证道,使整个人参神话成为中医理论的诗化载体。

(全文将中医解剖学、针灸学、药物学熔于一炉,以「脱胎九变」详细解构人参的「人形化」过程,用「五行井」「二十四节气灯」等意象构建多维象征体系。战斗场景中的「太初冰棱」与「太初之音」形成哲学对抗,凸显中医「以正胜邪」的治疗观。结尾的伴生药草与辨气铜人,既呼应开篇,又暗示人参作为「百草之王」的生态意义,使神话叙事兼具科学厚度与文学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