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泽制住雾隐彦,如同抽掉了叛军的主心骨。

皇城内的抵抗在“雾隐彦伏诛”“太后归来”的呼喊声中迅速土崩瓦解。

苏莲祎预先布置的暗线、以及那些原本就心怀犹豫的官兵纷纷反正,里应外合之下,剩余的东海死士和顽固叛军很快被清理或俘虏。

幼帝所在的暖阁被第一时间控制,小家伙虽然受了惊吓,但安然无恙。当他看到被忠心侍卫护送到殿前的苏莲祎时,立刻哭着扑进了母亲的怀抱。

城外的季芊沫见城内火起(约定的信号),知道夏泽已然得手,立即下令发动真正的攻势。

本就人心惶惶的守城叛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开城投降。

洛都之乱,在一天之内便被迅速平定。

德王、瑞王两位宗室亲王在乱军中被擒获,等待他们的将是宗正寺与律法的严惩。

历时数日的惊变终于落下帷幕。洛都城头再次插上了代表大周皇权的旗帜,只是经过此番洗礼,这旗帜似乎更显凝重。

王宫大殿之内,灯火通明。幼帝受了惊吓,已被乳母带去安睡。苏莲祎换回了太后的朝服,端坐于珠帘之后,虽面容疲惫,眼神却恢复了往日的清亮与威严,正在听取臣工们关于善后事宜的奏报。

季芊沫与夏泽并未参与这些具体的朝政议事,他们并肩立于殿外汉白玉的栏杆处,遥望着正在逐渐恢复秩序的洛都。

“此番真是险之又险。”季芊沫轻声道,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若非你及时赶到,又以铃破局,后果不堪设想。”

夏泽微微侧首,“天眼”虽能视物,但他仍习惯性地“望”向季芊沫的方向:“是你与莲祎信我,亦是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非我一人之功。”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宫殿,望向远方:“西戎得知洛生变、雾隐彦失败的消息,想必已暂时退兵观望。但东海遗族……损失了数位长老和族长之弟,绝不会善罢甘休。天下看似暂安,实则暗流未止。”

季芊沫点头:“我知道。经此一役,我更明白,三国看似鼎立,实则唇齿相依。任何一环崩解,都可能引来群狼环伺。北狄、西戎、东海……野心从未熄灭。”

她顿了顿,看向夏泽,眼中有着复杂的情愫:“你当初说的‘天下为棋,情意做眼’,如今我才真正懂得其重。这棋局,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殿内,苏莲祎处理完紧急政务,挥退了众臣,缓缓走出。她来到夏泽与季芊沫身边,三人再次并肩而立。

“都已安排下去。首恶必惩,胁从甄别,安抚百姓,重建秩序。”苏莲祎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沙哑,却异常坚定,“大周经此一劫,需休养生息,但亦需彰显力量,震慑四方。”

她转向夏泽和季芊沫,目光真诚而灼热:“这一次,若非卫国倾力相助,若非夏泽你……我母子二人,乃至大周国祚,恐已不保。此恩,我苏莲祎与大周,永世不忘。”

季芊沫握住她的手:“阿莲,何必言谢。你我之间,早已超越邦国之分。守护你,亦是守护南境的安宁,守护我们共同期盼的天下格局。”

夏泽平静地道:“互利共赢,方是长久之道。北狄之患已除,西戎暂退,东海需防。接下来,三国间的商道、粮道、讯息联动需更加紧密。尤其是讯息,此次铃阵传讯虽功成,但仍有改进空间。我欲将铃阵之法进一步完善,于三国要冲之地设立铃塔,构建更快更稳的通讯网络,以期一方有难,八方速知,迅即响应。”

苏莲祎眼中爆发出光彩:“此议甚好!若此网络建成,三国真可谓同气连枝,外力再难轻易撼动!”

季芊沫也深感赞同:“没错。这不仅能用于军情,于商贸、民生亦是大利。”

三人就着夜色,就在这历经劫波的宫殿廊下,初步勾勒起了未来三国深度合作的蓝图。过去的恩怨情仇,在更大的格局与共同的愿景面前,似乎找到了奇妙的平衡与归宿。

数月后,一切尘埃落定。

卫国女王季芊沫启程返回临淄,大周太后苏莲祎携幼帝亲送至洛都城外十里长亭。

离别之时,并无太多伤感之语。季芊沫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递给苏莲祎:“此物赠你。”

苏莲祎打开,里面是一枚新制的铜铃,样式精巧,铃身之上,一面刻着凤翔九天,一面刻着莲开并蒂,铃内悬舌处,隐约可见一个小小的“卫”字。

“此铃与我的龙纹铃、夏泽的清风铃同源而生。”季芊沫微笑道,“无论相隔多远,铃声响起,便知安好,便知姐妹同心。”

苏莲祎紧紧握住铜铃,重重点头,将另一枚早已备好的、刻有“周”字的相似铜铃交给季芊沫:“山河万里,铃音共聆。”

夏泽依旧一袭白衣,立于一旁,腕间缠着季芊沫那方白绫。他虽能视物,却依旧习惯如此。他微笑道:“此局暂歇,新局已开。愿天下铃音,常清常静。”

车马启动,渐行渐远。

苏莲祎立于长亭,直至车驾消失在视线尽头,才低头轻抚手中那枚崭新的铜铃,铃声清越,带着远方的祝福与不变的牵念。

季芊沫坐在车中,亦握着那枚来自洛都的铜铃,目光望向窗外广阔的山河,眼神坚定而温柔。

夏泽坐于她身旁,闭目养神,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膝头,仿佛在推演着未来的无数种可能。

他知道,个人的情爱或许难以纯粹地分割予两人,但他们之间,早已超越了儿女私情,成为一种更为深刻、更为牢固的羁绊——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山河永固为契,以生死相托为凭。

这盘天下大棋,远未到终局。但执棋者已心意相通,落子无悔。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而铃声,将穿梭于山河万里,联系着孤城与旷野,联系着过去与未来,联系着三位以天下为棋盘的棋手。

故事至此,似完非完。孤城之雾已散,八方铃音正响。

未来的路还长,但有人同行,便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