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前,赵队长命令,队伍出发。年轻人,二十多里地也就用不到两小时赶到了张家堡。李志远想,如果情况有变,直接去渡口,暴露后无法撤退。为了确保安全,自己先去二叔家联络探路,让一队人马在村边地里藏着等待。
志远趁着夜色,顺着路走到铜锁门前,看看四周,没有人影,就上前敲门。而实际上,他已被两名保安队的监视上了。
二婶李翠兰急忙开门,让李志远进去,急切的说:“娃,不好了,你二叔被中午被张魁叫进城堡里,听说高县长也来了,说是晚上回来,到现在还没回来,我天黑去叫,吊桥升起,不让外边人进去,我看这中间有事,没法过河了,你看怎么办?”
李志远一听,头突然大了,情况有变,二叔不在,没人撑船怎么办?这河没法过。
他没了主意,着急的给李翠兰说:“二婶,这可怎么办?你快跟我去给赵队长说清楚,让他们定夺。”李志远就想赶紧把情况告诉赵队长,让他们游击队领导,来做决定。
李翠兰跟着李志远来到村外,夜色中李志远把她介绍给几个领导,李翠兰也急忙给赵队长说了情况,看游击队怎么办?
几个人听了后,牛政委首先说道:“今天张魁回去,肯定把铜锁大叔控制起来了,没有撑船的,就过不了河,情况有变,为了这帮学生的安全,我建议,趁着夜色,立刻撤退。等到天明,这一帮人在山沟里也隐藏不住,就会被保安队发现,那样极不安全,学生没有战斗力,人多也不好保护。”
赵队长却说:“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员送到泾河岸边,那边交通员等着接人,这样悄然退回,怎么给上级交代?我们可是这一支队伍,遇到情况就退缩,可不是我们游击队的做派。必须想办法把渡船的大叔救出来,赶紧送队伍过河。”
张指导员也说道:“小队人去封住据点,大队人去把张家堡攻开,把撑船的大叔救出来,连夜送他们过河,这张家堡的据点,保安队人可不多,没有张魁,他们肯定是只防不出,只要能封住他们,攻打张家堡就不难。”
李翠兰听了忙说:“不行,那城堡不好进,吊桥升起,人根本进不去,当年土匪都吃了亏,没进得去,你们硬闯,肯定要吃亏。”
赵队长说:“我们游击队,不是土匪,我们定能想到破敌的办法。一定要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把这支人员安全的送过河去。”赵队长求功心切,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要力求完成任务。他觉得半路退缩,给上级没法交待,游击队,怎么能见困难就退缩呢?殊不知,他的想法实属激进。
真是 情况突变求应变,求功心切错判断。
只想攻敌没防御,反倒掉入包围圈。
牛政委看赵队长态度很坚决,就说道:“那好,就先派两组人员,去侦察城堡和据点,看看那里的情况,我们再组织攻击,今晚先把据点和张家堡攻开,救出铜锁大叔,争取天亮把护送的人员送过河去。”牛政委说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几个人都觉得,已经赶到了泾河边,就不能退却,据点的人员不多,一定能攻打下来。攻破据点,强势过河,才能完成任务。此时,在他们心中,就只有完成任务这一个观念。
领着学生的三个领队,听了游击队要攻打据点,其中一个领队上前说道:“赵队长,你们游击队攻打据点,我们这些人员怎么办?没有枪支,也帮不上忙,在那里安身?我们不能跟着你们后边成了累赘呀,这些学生没见过这个战斗场面,乱了就不好组织了。”
另一个领队也说道:“这些孩子,一天没喝上水了,找一户人家,给补点水行不行?”领队的估计也是渴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却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李翠兰听了,忙说道:“那就去我家吧,儿子今天刚挑了一瓮水,大半夜去谁家也不合适。我给你烧几锅开水,没啥问题。”李翠兰在夜色中,看着一帮人孩子,听说没喝上水,就想好心帮一把。
几个领队都觉得李翠兰说的对,点头表示同意。心里都很感激她。
赵队长看到这个实际情况,就命令道:“分两组人员,尽快探清张家堡,和据点情况后,回来报告。其它人员跟着二婶进村,暂时藏在二婶家里,吃点馍,喝点水,等到游击队攻破张家堡,救出二叔,我们再送你们去渡口渡河。”三位领队,都点头表示明白。
赵队长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不明情况的前提下,让一大队人员,悄悄进村,进了铜锁的家,让队员们吃点干粮,喝点开水。
被惊醒的张良,目瞪口呆的看着一帮人,李翠兰见儿子愣头愣脑的样子说:“赶快起来,给客人烧水,还愣在那里干啥?”张良这才急忙起来,去烧水,李翠兰就让领队把人分组住在两个窑洞里。一百多人,整整坐满了两个窑洞。
真是: 看到张张娃娃脸,只想帮忙自家安。
热水供给莫迟疑,小小心意暖心间。
刚刚到来张家堡,几位领导有争胜的信心,也就有了轻敌麻痹思想,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是进驻李翠兰家,他们只想着攻击别人,没想到住在窑洞里,被围攻后将如何撤退?他们只看到张家堡一个据点上的保安人员,他们万万没有想,消息早已泄露,高县长布置的两路人马,都在悄悄靠近他们,危险正在向他们逼近,他们却一无所知。
监视李翠兰的两个保安,尾随李志远到了村外,夜色中看到许多人影,就在旁边藏起来,看到被派出去的人,就知道是去侦察情况,两人躲在暗处没动,直到看着部队进村,他们尾随着,月光下,看到一帮人进了铜锁的院子。这时一个要回去报告,另一个挡住说:“这帮人进去,肯定要吃饭,一时半会走不了,还有刚才看见有人走了,你碰上了怎么办?等他们都回来,再去给高县长报告不迟。”两个人主意已定,就躲在暗处等待着。
赵队长在四周安排了四个游击队员流动哨兵进行警戒,其他队员在大门里墙边守着。趁着这个时间,吃馍喝水,马上准备攻击张家堡。
李翠兰让儿子动火烧水,她还给李志远说道:“娃,我看这些娃又饥又渴,怪可怜的,不如让我给大家擀面条,做一大锅面,让他们不仅喝上水,也饱吃一顿面条,咱有的是面粉。”
李志远听了很激动,拉着给李翠兰的手说:“二婶,太感谢你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你看这一百多号人,你擀面条要擀到几时去?再说,在这里只能少休息片刻,马上就要动身去渡口,连夜要渡河,只要能喝口热水,就感激不尽了。”
李翠兰打消了擀面的念头,专心给大家烧水,生水喝了闹肚子咋办,这开水必须供上。
赵队长和几位领导,以及他的游击队员,守在院子里,等候侦察员回来报告情况。很快,两路侦察人员回来报告,一切正常,据点和城堡上都很安静,没有觉察到其他情况。听了报告,几位领导紧绷的弦也松弛了,通知,抓紧喝水吃馍,不能暴露,半个小时后攻打张家堡。
赵队长给牛政委和张指导员说道:“让战士抓紧时间吃口干粮,然后兵分两路,老张领五名队员,带一挺机枪,去封锁据点,在门口封锁,不让他们出来支援城堡就行。老牛和我领上剩余游击队员去攻击张家堡。找一个推土车,装上土,前边找一块门板挡着掩护人,机枪和短枪压制敌人火力,只要能土车靠近城堡附近,看清掉桥的绳子,就可打断它,让吊桥落下来。然后发起冲锋,就可攻克城堡。将二叔救出后,立刻赶到渡口渡河,天明前,争取把这支队伍送过河去。”在赵队长的心里,到了这个地步,硬攻是唯一的出路。
几位都同意赵队长的安排,希望尽快结束战斗,把人送过泾河去,好完成这个重要任务。
真是: 紧急决定应突变,救人强渡过难关。
困难面前不退缩,攻破城堡任务完。
就在一小时前,保安团和二零三团,两路人马,通过南北两个梁,到达对面地点,天刚黑下来,他们就已翻过沟,来到村边,高县长让他们在庄稼地里隐藏,等待命令。
与此同时,保安队在门前的探子,见侦察的人都回来,就撒腿跑去报信。在城堡里的墙下,高县长早已在那里等着,他让张魁吩咐剩余的人员在墙下藏着,不要暴露。自己不停地在了望口张望,他早已发现远处的人影时,就断定是游击队的侦察人员,没有行动。看着保安队的人员慌慌张张的跑来,才命令放下吊桥,他们走出城堡。
探子如实的报告了情况。高县长听了,心中大喜,说道:“真是天助我也,我要来个翁中捉鳖,命令两队人马集合。”传令兵领命而去。
就这短短的几十分钟,保安队和二零三团的人马,就集中起来,二零三的团长夏雷电,和保安队长邱佩,都站在高县长面前。
高县长给说明了一下情况,命令两队人迅速包围过去,二零三团和保安团,分别从两边向铜锁的家包围过去,包围圈越来越小。
游击哨,突然发现有人影行动,立刻端起枪喊道:“谁,不说话就开枪了。”
高县长立刻掏出枪:“啪”一声,一个哨兵应声而倒,其他包围的人员的枪也响了,又一个哨兵倒地。另外两名哨兵,一个慌忙找掩体抵抗。一个进院报告。这时,二零三团,和保安队的人一拥而上,把铜锁的庄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里边的人正在吃馍喝水,听到枪声大作,立刻惊得直往外望,吃到嘴里的馍,都咽不下去了。
赵队长,牛政委,张指导跑到外门前,正好和扑进来的游击队员,相撞,队员报告:“队长不好了,来了好多人,我们被包围了。”
赵队长这才意识到情况严重:“快去通知队员,准备突围。”游击队员都扑在外墙上,借着月光,看着外边,路两边黑压压的一片人,他们便朝外边的敌人扫射,两边路没有遮拦,敌人被压制的直往后退,慌忙找掩体,不敢向前冲。
看着游击队猛烈反抗,高县长也急了,命令邱佩,带人上窑顶上去,居高临下,看他怎么反抗?这半明半暗的庄基,门前只有一条路,前边就是深沟,邱佩迅速领人上到窑顶上,窑顶上枪声响起,趴在墙上的游击队,前后受敌,没了掩护,赵队长命令游击队队员,撤进窑洞反击。
进了窑洞的游击队员,依窑的门墙做掩护,高窗,低窗当着射击口,向外边爬上墙的敌人进行扫射,不让敌人从前边进到院子来。就这样,敌人攻不进来,里边的人也冲不出去,形成僵持状态。
僵持了一个小时,没有结果。窑顶上的邱佩,看见铜锁家的麦草垛,心生毒计,他让保安队员,一股劲,把麦垛推倒,又往高崖上推了下去,正好散落在李翠兰灶房窑洞门前,随后,一把火从空中落下,落下的麦草被点着了,顿时,浓烟,从窑顶,及窗口,飘进窑洞,窑洞里烟雾弥漫,人们都被呛的,睁不开眼睛,还激烈咳嗽起来。领队让队员们全部趴在地上,避免吸入浓烟。浓烟也让游击队员也没了抵抗力。李翠兰急着给一帮人说:“快用衣服把嘴捂住,趴下别动。”一些人,不仅捂着嘴,有的连头也用衣服包了起来。
赵队长见状,大声命令道:“快全部冲出去,冲出去才可能有生路。”说着,打开门,和牛政委带头从火堆上冲了过去,游击队员都端着枪跟着冲了出去了。被护送的学生,有一部分跟着冲了出去,被烟呛到的大部分人,趴在原地咳嗽,根本没有听到赵队长的命令。
隔壁窑洞里的游击队员,看见有人冲了出来,便打开门,和护送的一部分学生,跟着一起冲了出来,个别受到惊吓,不敢往外冲,留到了窑洞。冲出去的游击队员,立刻分开火力,向两边反攻,敌人看到火力迅猛,慌忙后退躲避。游击队把包围圈,硬是撕开一个大口,在游击队员的掩护下,冲出大门的人,冲过门前的路,直接向门前的坡下冲了下去,在山坡上,向下急奔而去。有的在突围中受伤,没能跟着部队,倒在半路上,大部分人都冲了出来。
真是: 轻敌麻痹入村庄,哪知凶敌早抵防。
浴血奋战冲围困,热血撒在征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