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大粮商突然入场,粮价之争瞬间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个价位,对三大粮商而言尚有利可图,可对那些外地粮商来说,已是血本无归。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跟进,否则亏损只会更加惨重。

但是,粮食不是你想卖,就能卖得出去,因为刘轩不买了。前一日外地粮食出售的粮食,十之八九都流入了刘轩的粮仓,真正落到百姓手中的,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一是百姓囊中早已空空如也。即便还有几个铜板攥在手里,也断不会跟着这股风潮抢购粮食。自古以来,市井小民都是“买涨不买跌”——物价节节攀升时,生怕明日更贵,便争相抢购;可一旦价格持续走低,反倒都盼着能再降几分,谁也不愿轻易出手。

这几日安东城中所谓的“抢粮盛况”,不过是刘轩布下的一局好棋。起初,他以二百六十文的高价抛售,引得三大粮商疯狂吃进囤积;待外地粮商以百余文的低价进场时,他又反手大肆收购。这一来一去间,粮市的主动权,早已牢牢握在他的掌中。现在他手中的粮食比以前更多,而且还赚了一笔。

接下来的日子里,粮价一直下降,所有粮商都不得不将价格压到七十文以下,却依然无人问津。三大粮商也终于尝到了苦头,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而他们的店面,却门可罗雀。

就在众粮商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消息如春风般传遍全城——钦差大人将于二十日上午在府衙召集所有粮商,以官价收购粮食,助他们渡过难关。

消息一出,粮商们如见救星。到了约定的日子,府衙内人头攒动,平日里宽敞的大厅此刻竟显得有些拥挤。各路粮商或低声交谈,或翘首以盼,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就在此时,刘轩带着几名随从从后门缓步而入,厅内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空气瞬间凝固。

刘轩在案前落座,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诸位,本官深知各位手中,积压了大量粮食难以脱手。今日代表朝廷,特来收购诸位囤粮,助你们渡过难关。”

粮商中,朴布诚囤粮最多,此刻也最为焦灼。他虽对刘轩恨之入骨,却第一个按捺不住开口:“敢问大人,官府打算以何等价格收购我等粮食?”三大粮商虽都到场,却刻意装作互不相识,各自站在不同角落。

刘轩缓缓伸出两根手指:“二十文,有多少,本官收多少。”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这哪里是收购,分明是收割!

一名唤作金大壮的外地粮商愤然说道:“官府竟如此狠毒!这个价钱连本钱都不够。我们宁可让粮食烂在仓里,也绝不卖给官府!”

刘轩猛然拍响惊堂木,厉声喝道:“官府狠毒?当初你们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时,可曾想过百姓死活?若不是你们贪得无厌要发国难财,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粮商,声音低沉而威严:“而且,官府收购粮食,并非没有条件。其一,五日之内,必须自行将粮食运至官仓,逾期不候。其二,要卖粮者,必须尽数出售,一粒不留。想卖一半留一半?休想!”

话音落下,大堂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良久,金大壮上前一步道:“大人封锁城门,分明是要逼我们这些外地粮商就范。这和抢夺,又有什么区别?”

刘轩嘴角微扬:“从今日起,安东城门大开,想走者自便。不过……”说到这里,他特意顿了顿:“只要踏出安东城门一步,再想回头卖粮,本官一概不收。”

外地粮商们闻言,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觉得二十文的价格实在欺人太甚,一致认为,宁愿增加损耗,把粮食运回去另寻销路,也不在安东出手。

商量好了之后,金大壮代表众人发言:“大人方才的话,可是当真?”

“绝无戏言。”刘轩负手而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不过临行前,本官倒有几样东西,要请诸位过目。”说完,他轻轻击掌,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名随从立即捧着一个蒙着黑布的托盘上前,小心翼翼地放在案桌上。布幔低垂,将托盘内的物件遮得严严实实,引得众粮商纷纷伸长脖子张望。

刘轩目光再次环视一众粮商,声音低沉而缓慢:“各位远道而来的粮商,若是本官所料不差,你们应当都是来自安东北面的吧?”

此言一出,那些外地粮食不由一愣,这个事情,他们还真没留意过。粮商们交头接耳,互相询问籍贯,结果令人震惊——在场所有外地粮商,无一例外都来自安东北面。

刘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诸位想不通其中缘由吧?那本官就来为你们解惑。”说完,刘轩慢慢掀开托盘上面盖着的那块黑布。

众人凝神望去,只见托盘上摆放着三样从未见过的粮食,形状各异,却无人能叫出名字。

刘轩指着这些作物,朗声道:“此乃北汉士兵带来的高产作物,唤作玉米、红薯、土豆。今春已在金城府等地试种成功,马上将在整个韩州推广。”

顿了顿,他目光扫视这些外地粮商,接着道:“诸位都是行家,当知亩产一千五百斤意味着什么。 其余地区的粮商为何不敢来此倒卖?就是因为他们见识到了高产作物,怕高价囤积的粮食无人问津,最终血本无归。”

刘轩缓缓站起,声音愈发清朗:“本官之所以给你们五日时间,就是让你们有时间去安东周边实地察看,问问当地百姓这些作物的收成如何。”

此言一出,外地粮商们脸色骤变。若真如这官员所言,他们把粮食运到别处,即便忽略沿途损耗,也恐难脱手。

此刻,三大粮食已经“抛弃前嫌”,正聚在一处,低声商议。刘轩见状,嘴角微扬:“安东三个大掌柜,你们可商量出来结果?有件事情,本官不妨告诉你们。这些高产作物一年两熟,现在种下去,今秋就能收获。你们三个可以想想,待到明年开春,不知三位仓里那些陈年旧谷,可还有人问价?”

说完,刘轩走下台阶,来到崔成勋等人跟前,缓缓道:“本官,还有另一个消息,要特别郑重地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