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养全家 > 第197章 建学堂,论迹不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7章 建学堂,论迹不论心

饶是成之光买的多,叶榆给了他优惠,可“花涧饮”的价格摆在哪儿,他就是再少也不可能少到哪儿去。

要知道平日里,一罐花涧饮也不过一两。

所以这生意一做,让叶榆立马有种可以躺平的感觉。

不过,躺平他现在还不能躺平,他还得给徐圆送钱。

两人之前就讲好了的,合作谈成按照四六分成。

当然了,是徐圆六层,叶榆四层。

其实关于分成,一开始徐圆提的是还按之前给章老夫人治病那样五五分。

毕竟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徒,她的药就是再好别人也不敢买,还一买就买那么多。

而叶榆就不一样了,他不光是同心堂的东家,更重要的是叶老爷之前救了宋夫人,因为有着这层的关系才让他们后面的事如此顺利。

所以这个钱于情于理都应该分给叶榆的。

但叶榆想的是,他不过是出个人出个嘴皮子,再去买原材料,这怎么也不能收那么多钱啊。

虽然他喜欢钱。

但没有徐圆的话,他啥都不是啊!

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数的,所以他特别肉疼的提了三七分成出来。

要想良心过的去,就得荷包扁一些。

三七,徐圆觉得他太亏了,最后按照四六谈好他们两人的合作。

四六叶榆虽觉得受之有愧,但想到一层有那么多,他便短暂忽略了良心,同意了下来。

“我们真有钱啦!”

送走了叶榆,柳氏才真的有发财的实感。

虽说徐圆之前回来时,那钱比如今的还要多上一些。

可在这之前那货还没交上,柳氏心里总觉得空落落,总担心人家会反悔,到头了还是一场空。

徐圆笑了笑,“可不就是有钱了。”

若此时徐桃在这儿的话,一定会兴奋的说,“有这么多了,真好。”

可惜她现在不在,董先生来了还带着董萋萋来了,她现在正在沈家老宅的院子里和董萋萋一块学习呢。

徐圆将银钱收了起来,和柳氏说着自己的计划,“眼下,有了银钱,我想置办一些田地和山头。”

置办田地还好,置办山头,柳氏一下就感觉跨越阶级了。

感觉太夸张了,一时有些受不了。

“我们这些钱放在屋里,难道不轨之心就不惦记了吗?

我们买了山头和田地能带动村里人发展,反而对我们是有利的。”

徐圆的想法是不能一个人富,不然太危险了。

“嗯。”

柳氏点了点头,“我听你的。”

说完了这个,徐圆才同柳氏说到修学堂一事上。

饶是她上次从府城回来后,又同柳氏讲过此事,柳氏对这事也不反对。

但如今要行动了,于情于理都应再跟她商量一下。

结果,她还什么都没说,柳氏就看出了她的想法,将她的话抢在了前面。

“这些日子我们受了村里很多恩惠,如今我们有钱了,是该拿出一些来回报他们。

修学堂对全村都是有利的事,这事我们该做。”

柳氏说着这话时,眼泪不停在眼眶里打转,她没想到她从前被磋磨的活下去的人,如今也能去帮别人。

她抹了一把脸,接着说道,“去吧,去将这事跟你里正爷爷说一下,我们毕竟是外行,什么也不懂。

还得多请教请教你里正爷爷。”

“其实,我还有个打算。”

徐圆说出了自己另一个打算,“我想能不能以建学堂一事同里正爷爷还有族老爷爷他们打商量,将我爹还有像我爹这样横死的墓搬进祖坟里。”

其实在徐圆看来,像徐三河这样的衣冠冢放在哪儿影响都不大。

可柳氏不这样认为。

她觉得徐三河本就是横死,还孤林林的埋在那后山里,就是到了那下面也是被其他鬼欺负的份。

可这是规矩,凡是横死都不能进祖坟,这么多年来唯有救了几乎整村的沈大全打破了这个例外。

因此,柳氏就是再担忧徐三河,再因为担心他而梦魇,柳氏也只能让徐圆给徐三河多烧些纸钱和金银财宝。

这些都不是柳氏主动告诉她的,而是搬家后,徐圆听见她的梦魇声,赶过去看着哭的不行的柳氏,才知道这事在她心里早就埋下了一个个深深的结。

因为建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她心中的结便愈发的深,才在搬了新房后梦魇。

后面有一段日子,都要徐圆给她开安神汤才好安睡。

心中的郁结再次提及,退到眼眶里的泪珠,现在多以数倍的从柳氏眼眶里滚落到脸颊上。

柳氏抬起手将脸上的眼泪擦掉,“可这样一来,我们建学堂的初衷就变了呀。”

徐圆不觉得,她觉得结果对了就行,“论迹不论心。

我们的初衷是建学堂,只要将学堂建立起来,这就与我们的初衷不相勃。”

柳氏有些犹豫。

话是这样说没错。

她感觉这样一来,反倒像胁迫村里一样。

徐圆并不觉得她这是在胁迫村里。

这本就是陋习,就是何里正对这一规定都不是很赞成。

而且,她不光给孩子们建个学堂那么简单。

徐圆将后面的计划也同柳氏说了出来。

柳氏想了想。“虽说你考虑的很周全,但这事对村里,尤其老一辈而言怕是很难沟通。

若是,我是说若是啊,这事要是不能沟通下来,我们也给村里人建学堂吧。”

“我明白。”

话是这样说,但徐圆有信心能将此事搞下来。

村里那么多人,不说家家户户,但大多人家的家里都有横死之人。

大多人其实都想将家里人牵进祖坟的,但奈何规矩在此,他们都没办法。

眼下有了机会,他们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的。

话落,徐圆便提着篮子往着何里正家里去了。

眼下这会大伙虽大多去了山里采药,但何里正和宋婆婆还是属于少数待在家里的。

不是因为他是里正,而是眼下山里的药材也不是很多,何大力不愿二老去那山里受罪,所以徐圆此时去何里正必然不会扑空的。

果然,她到何里正家时,老两口都在。

宋婆婆坐在院子里做鞋垫子,而何里则在她一旁拿着锄头敲敲打打,看样子应该是锄头松了,在修锄头。

宋婆婆面向屋子外面的方向,抬起眼便瞧见了从外面走进来的徐圆。

她热络的同徐圆打着招呼,“圆丫头,快过来坐。”

徐圆走过去,同他们打了招呼,人还未坐下,宋婆婆便去屋里去冲糖水给她喝。

如今何里正家里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一碗糖水徐圆便没有像之前那般客气,而是大方接过了糖水。

同两老人寒暄了两句,徐圆便将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话音落下,老两口皆是一脸惊讶的看着她。

何里正到底是里正,比宋婆婆先缓过来。

“圆丫头,这修建学堂可不是一笔小费用啊,你跟你娘商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