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诸天万界革命 > 第七十二章 目标大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日子,赵十五和几个弟兄就住在了村里。他们挽起裤腿,跳进泥泞的田里,示范如何深耕、如何选种、如何利用新带来的曲辕犁。他们带来的汉地耐旱作物种子,也在精心照料下破土而出。

白天教耕作放牧,傍晚,村中空地点起篝火。赵十五们又开始另一项任务——教汉语,明事理。 他们没有夫子,就用自己的方式。指着月f..:“月!亮!”指着孩子:“娃!好!”拿着将军府发的简易绘本,讲“凿壁偷光”要好学,讲“黄巾之乱”时百姓之苦,讲如今将军要给大家一个好世道。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有旧贵族残余暗中煽动破坏,散布谣言说汉人包藏祸心;有习惯了旧秩序的百姓不敢接受“福分”;也有自然的气候灾害。赵十五们不仅要当农技员、老师,还要当法官、调解员,甚至还需披甲执刃,剿灭小股流窜的马匪或镇压小规模的叛乱。

但真诚与实实在在的利益,最终穿透了隔阂与恐惧。当第一季丰收来临,村民们看着自家仓房里前所未有堆满的粮食,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他们开始主动拉着赵十五喝酒,孩子们会围着汉军士兵,用稚嫩的声音喊着“先生”,磕磕巴巴地背着“天地玄黄”。有年轻人开始向往加入汉军,觉得那才是好男儿的出路。

同样的故事,在疏勒及其周边属国的无数个村庄、牧场里发生着。汉军士兵与西域百姓,在同一口锅里搅马勺,在同一片田里流汗,语言逐渐相通,情感日益交融。

回忆结束

庞统轻声道:“将军此法,实乃‘教化于无形,扎根于基层’。三年下来,我军在这些地方的根基,已非任何外力可轻易动摇。百姓之心向汉,远胜于向那些空有其名的王公。他们学汉语,并非被迫,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听懂‘自己人’的命令,学习‘自己人’更好的技术。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融合,而非强制的同化。”

张辽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城外一片片欣欣向荣的田野,以及更远处操练的新兵——其中已有不少西域面孔的青年,穿着汉军制式的皮甲,动作一丝不苟。

“是啊,”张辽缓缓道,“如今,疏勒之地,户户有粮,人人有产,少年知书习武。他们或许血脉非纯汉,但心已向汉。这才是最坚固的城池。有此为基,进,可图东归大业;退,可在这西域立下万世不易之基业。”

他转过身,眼中锐光重现,那属于名将的豪情再度充盈:“三年蛰伏,根基已固。士元,是时候让世人再看看,我张辽的兵锋,所指何处了!”

疏勒城内外,炊烟袅袅,汉语、胡语交织,一片生机勃勃。这生机之下,是三千汉军将士三年来的辛勤耕耘,是将数百年来西域旧秩序彻底重塑的磅礴力量。张辽的威名,不再仅仅建立在逍遥津的赫赫武功之上,更深深地镌刻在了这片被他用另一种方式征服的土地和人心之中。

征西将军府,原疏勒王宫的正殿,烛火通明,将张辽、太史慈、庞统等一干核心文武的身影拉长,投在绘有西域山川的巨幅皮质地图上。气氛凝重而炽热,如同炉中即将锻打成型的利刃。

庞统手持细长木杆,点在疏勒城的位置,缓缓向西北移动,最终落在一片被标注为“大宛国”的区域。 “大宛,”庞统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其国六万户,三十万众,胜兵六万。其军以希腊遗风之重装步兵为核心,辅以轻重骑兵。然其战术呆板,依方阵决胜,乏穿插迂回之变通。其王,婆落那·虎利,非绝对独裁,上有贵族议事会掣肘,下有七十余城邑邑长自治,政出多门,此其弱一也。” 木杆又点向大宛周边:“其国昔为贵霜之犬马,今贵霜衰微,方得自立。与乌孙有贸易往来,然乌孙自身内部纷争不断,援助必然有限。与吾大汉,旧有贰师将军之怨,今无藩属之谊,关系冷淡,此其弱二也。” 最后,木杆重重点在疏勒与大宛之间那片高耸的山脉——“葱岭,帕米尔高原。天险阻隔,彼必以为吾大军难以飞渡,疏于防范,此其弱三也。”

许攸捋着稀疏的胡须,接口道:“然其强亦不可忽。六万胜兵,重甲坚矛,若据城而守或结阵平原,实难轻取。且其国盛产良马,骑兵虽战术不精,但数量颇众。我军满打满算,三万余众,远征疲惫,补给线越长越险,此为彼之强,我之弱也。”

太史慈抱臂而立,虎目精光闪烁:“重步兵?某在江东时,亦曾与仿效希腊战法之山越部族交战。方阵虽严,却失之笨重。若有精锐骑兵袭其两翼、后阵,或以强弓硬弩远距离挫其锐气,破之不难!其骑兵,土鸡瓦犬耳,可一鼓而破之!”

管亥嗡声道:“俺老管就喜欢啃硬骨头!重步兵?正好试试某新磨的陌刀利不利!”周仓亦是点头,眼中充满战意。

褚燕(张燕)则更显沉稳:“将军,统军师所言极是。大宛城邑分散,正如一盘散沙。我可效仿昔日在中原与官军周旋之法,不以攻克坚城为首要,而以精锐部队,高速机动,逐个拔除其外围城邑,剪其羽翼,断其粮源,惑其心神。待其国本动摇,民心惶惶,贵族内斗必起,届时主力再直捣贵山城,事半功倍。”

张辽静听众人之言,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地图上那条蜿蜒险峻的翻越葱岭之路。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良久,张辽猛地抬头,眼神如电,扫过众人。 “诸君之言,皆有理。大宛,乃插在我西域共同体西北的一根刺,亦是我军未来东归或西进的潜在威胁,更是立威于诸国的试金石。此战,必打,且必须胜!”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划过葱岭。 “天险虽难,亦是我军出其不意之凭仗!彼以为汉军难越,我偏要越给他看!” “其国政分散,城邑自治,便是我军分而破之的突破口!” “其战术单一,便是我军扬长避短,发挥骑兵机动与弩箭优势的战场!”

“庞统、许攸二位军师之策,正合我意!”张辽声音斩钉截铁,“故此,我军战略如下!” 他目光首先看向太史慈:“子义!” “末将在!”太史慈踏前一步,甲叶铿锵。 “命你为主将,许攸先生为军师,领并州精锐骑兵四千,疏勒、龟兹善射步兵三千,鄯善轻骑三千,合计一万兵马!为你部左军!翻越葱岭后,沿赤谷城(注:乌孙属地,此处意指方向)东南侧,扫荡大宛东部城邑!如遇乌孙小股部队,可视情况驱逐或歼灭,但不许率先挑起与乌孙大战役!你的任务,是切断大宛可能来自东面的微弱外援,并牵制其东部兵力!”

“遵令!”太史慈与许攸齐声应诺。许攸眼中闪过计算的光芒,已然在谋划行军路线与交涉策略。

“褚燕!” “末将在!”褚燕出列。 “命你为主将,庞统先生为军师,领原黑山精锐及幽州步骑五千,焉耆兵两千,自愿从军的疏勒新军三千,合计一万兵马!为你部右军!翻越葱岭后,向大宛西部和南部城邑进军!此路城邑最多,关系最杂,你的游击之能、统军师之智略,正可在此大展拳脚!务必以最快速度,拔除据点,动摇其统治根基!”

“得令!”褚燕与庞统相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自信。庞统轻摇羽扇,已然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