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刺破云层,将公孙瓒所在的山头染上一层血色。

他站在最高处的岩石上,俯瞰山下新增的乌桓援军。

那些骑兵披着杂色的皮甲,旗帜也与乌延本部的纯黑旗帜不同,显然是来自其他部落的联军。

“将军,敌军总数已超五千。”严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沙哑而疲惫,

“我们的求援信使至今未归...”

“粮草已不足一日之用。”

“箭矢也只剩三成。”

公孙瓒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头。

他的目光在敌军包围圈上来回巡视,最终停留在东侧一处篝火稀疏的区域。

那里的山势最为陡峭,乌桓人显然认为汉军不可能从那里突围,因此防守最为薄弱。

“严纲,你看东侧。”公孙瓒指向那处,“山势虽险,却有一线生机。”

严纲顺着指向望去,眉头紧锁:“将军,那里山路狭窄,一旦被发觉,我军将进退维谷。”

“正因如此,乌延才不会料到我们敢从那里突围。”公孙瓒转身,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传令下去,全军轻装,只带干粮和必要武器。伤重者...留下。”

最后一句话他说得极轻,但严纲明白其中含义——那些无法行动的伤员将成为诱饵,为突围部队争取时间。

这是残酷的抉择,却是唯一的生路。

“末将明白。”严纲沉重地点头,“何时行动?”

“黎明前一个时辰,那时守军最为疲惫。“公孙瓒望向东方天际,“在此之前,我要你率三百死士,向西侧佯攻。”

严纲猛地抬头:“将军!”

公孙瓒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这是军令。你们要制造主力突围的假象,吸引乌延调兵东援。待东侧空虚,我自会率主力突围。”

严纲深吸一口气,抱拳领命:“末将定不负所托!”

公孙瓒拍了拍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副将肩膀:“若能活着回到渔阳,我请你喝最好的酒。”

夜色渐深,山头上汉军开始秘密准备。

伤兵们默默交出自己最后的干粮和箭矢,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却无一人抱怨。公孙瓒亲自巡视每一个士兵,检查每一件装备,确保突围时万无一失。

“将军,乌延派使者来了。”哨兵低声报告。

公孙瓒眉头一皱,走到山崖边。只见一名乌桓将领举着火把站在山下,用生硬的汉语喊道:“公孙将军!我家大汗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日出前投降,可保性命!”

公孙瓒冷笑一声,故意提高声音让山上士兵都能听见:“回去告诉乌延,我公孙瓒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向胡虏低头!明日日出,我自会率军突围,与他决一死战!”

乌桓使者悻悻而去。严纲不解地看向公孙瓒:“将军为何告知突围?”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公孙瓒嘴角微扬,“乌延生性多疑,我越是说要突围,他越会怀疑我另有图谋。等他分兵防备各处,真正的突围机会就来了。”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山下乌桓军营骚动起来。借着火光,公孙瓒看到大批骑兵被重新调配,而东侧的守军明显减少。更妙的是,山谷中开始升起浓雾,为突围提供了绝佳掩护。

“天助我也!”公孙瓒握紧拳头,“传令下去,按计划行动!”

夜幕降临,乌桓大营中篝火通明。

公孙瓒站在山头,看着严纲率领三百士兵悄悄向西侧移动。

他们每人手持两支火把,远远望去宛如大军移动。更妙的是,公孙瓒早命人扎了数百草人,穿上衣甲立在原地,从山下看,山头依旧人影绰绰。

“报——!”一名乌桓斥候慌慌张张冲入乌延大帐,“汉军正集结西侧,似乎要突围!”

乌延一把推开怀中的侍女,狞笑道:“果然撑不住了!传令,西面加强戒备,其余各营按兵不动,防止调虎离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东方的天空开始泛白。

突然,西侧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和号角声——严纲开始佯攻了!

山下乌桓军营顿时大乱,火把如流星般向东侧汇聚。

公孙瓒知道时机已到,他翻身上马,两刃矛在手:“随我突围!”

两千骑兵如猛虎下山,沿着险峻的山路疾驰而下。浓雾掩护了他们的行踪,直到最前面的骑兵已经冲到山脚,乌桓人才发现上当。

“汉军从西边突围了!”乌桓哨兵惊恐的喊声划破黎明。

但为时已晚,公孙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的白马在晨光中如同一道闪电,银枪所到之处,乌桓士兵纷纷倒地。亲兵们紧随其后,如同一柄尖刀刺入敌军防线。

“不要恋战!冲出去!”公孙瓒大喊,同时一矛挑落一名乌桓百夫长。

乌桓军西侧果然防守薄弱,只有约五百骑兵驻守。公孙瓒率军左冲右突,很快撕开一道缺口。眼看突围在即,突然一支黑甲骑兵从侧翼杀来,为首者正是乌延本人!

“公孙瓒!休想逃走!”乌延挥舞着弯刀,面目狰狞。

两支军队轰然相撞,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公孙瓒与乌延马头相错,刀枪相交,火花四溅。乌延力大无穷,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公孙瓒则以巧破力,银枪如龙,招招直取要害。

“保护将军。”亲兵们拼死杀出一条血路。

公孙瓒知道不能恋战,他虚晃一枪,突然拨马转向,从乌延身侧掠过。乌延怒吼着追击,却被几名汉军死士拦住去路。

“走!”公孙瓒大喝一声,率残部冲出包围圈。

身后,西侧的喊杀声渐渐微弱。公孙瓒心中一痛,知道严纲和三百死士恐怕凶多吉少。但他不能回头,必须带着剩下的将士回到渔阳。

乌桓骑兵紧追不舍,箭矢如雨般射来。公孙瓒身边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倒下,但他始终冲在最前面。

正当追兵越来越近时,前方山谷突然转出一支骑兵,旗帜上赫然绣着“关”字!

“援军!是援军!”幸存的汉军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