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05章 慢慢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忽然想起师祖爷留下的那本药经,泛黄的纸页上满是批注。前几页是师祖父苍劲的笔迹,记着雪莲生长的海拔、当归晾晒的时辰;中间夹着师祖母娟秀的小字,在 “小儿夜啼” 的药方旁添了行 “加蜜枣三枚”;最后几页,已经有了林小婉歪歪扭扭的批注,用铅笔写着 “薄荷草要选带露水的”,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这药经的纸页薄得透光,却像这玉盒的凹痕,把三代人的手温都攒在了一起。

山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像谁在翻动厚重的书。苏瑶把玉盒往怀里按了按,凹痕贴着心口的位置,那里的温度正一点点渗进玉的凉里。她想起去年林小婉第一次学着熬药,把药罐烧得黢黑,急得眼泪直掉,手里还攥着那半块磨了半年的玉料。“师父,我是不是太笨了?” 小姑娘抽噎着说。苏瑶没说话,只把玉盒打开,让她摸那道凹痕:“你看,师祖母当年也弄出过错,可这痕反倒成了最好的念想。”

此刻想来,所谓传承,原就是这样带着点缺憾往前挪。师祖母的银簪划错了玉,却划出了医者的急与热;林小婉的药罐烧黑了底,却烧出了后辈的诚与真。就像这道凹痕,不是玉的瑕疵,是时光特意留下的接口,让前人的手能握住后人的手,让过去的暖能焐热将来的路。

张思贞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药圃:“你看,去年种的当归发芽了。” 苏瑶顺着她的指尖望去,果然见褐色的土地上冒出点点新绿,像撒了把碎玉。她忽然想起师祖母说过,当归这东西最念旧,去年的根扎在哪里,今年的芽就从哪里冒头。就像这玉盒里的念想,不管过了多少年,总在老地方等着,等着被新的手拾起,被新的心记取。

林小婉已经跑到药圃边,蹲在地上数新芽,辫梢的红绳在风里跳着,像株会跑的虞美人。“师父!这里有朵小蓝花!” 她举着朵不知名的野花回头,阳光落在她笑盈盈的脸上,竟和师祖母当年举着梅花银簪的模样重叠在了一起。

苏瑶低头看怀里的玉盒,那道凹痕在光里泛着淡淡的亮。左边是师祖母的银簪,右边是林小婉的野花,中间缠着的,是她和张思贞此刻的脚步,是药圃里冒头的新芽,是山神庙永远敲不哑的钟声,是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念想,像条红绳,在时光里打了个又一个结,却永远不会断。

山风里忽然飘来阵熟悉的药香,是老玉匠铺子里的味道追了上来。苏瑶知道,这味道里有松木箱的清苦,有玉屑的凉,有莲心的涩,还有师祖母藏在玉盒里的甜。它们缠在一起,像条看不见的河,跟着她们的脚步往山下淌,要去浇灌更多等待发芽的念想。

她轻轻合上眼,玉盒的凹痕在掌心微微发烫。原来有些印记,从来不是为了让人记住缺憾,是为了让人相信 —— 不管走多远,总有人在时光的那头等着,用银簪的痕、用麦芽糖的甜、用所有滚烫的心意,为你铺一条带着暖的路。而你要做的,就是带着这枚时光的印章,把故事继续写下去,写在新的纸页上,写在新的年轮里,写在那些还没来得及发芽的春天里。

“师父?” 张思贞的声音轻轻拉回她的思绪,姑娘指了指盒盖内侧的凹痕,“这里是不是刻过字?” 她的指尖比了比那道浅痕的形状,像片小小的莲叶。

苏瑶笑着点头,将老玉匠的话说给她们听。林小婉听得眼睛发直,忽然伸手抱住玉盒:“那我们以后用它装枇杷膏好不好?就像老夫人那样,让莲纹也沾沾甜香。” 她的脸颊贴着微凉的玉面,红头绳落在 “婉” 字的刻痕上,像给那沉睡的名字系了条新丝带。

张思贞却留意到老人留下的那道指痕 —— 在盒盖边缘,有处比游丝刻线略深的压痕,想来是老玉匠常年摩挲留下的。她轻轻抚过那处痕迹,忽然道:“等明日,我采些新莲来插在案头吧,让它们和盒上的莲做个伴。”

青玉盖 “咔嗒” 弹开的瞬间,林小婉的吸气声像被风吹动的树叶,轻轻在屋里打了个旋。她往前凑了半步,鼻尖几乎要撞上盒沿,辫梢的红头绳扫过靛蓝绒布,惊得那两株琥珀晶体仿佛轻轻颤了颤 —— 原来那晶体并非实心,内里裹着细小的气泡,在灯光下像藏着串碎星星,随着光影流动缓缓浮沉。

“这是…… 琥珀?” 张思贞的指尖悬在半空,不敢轻易触碰。她在《异物志》里见过记载,说琥珀是松脂千年所化,能裹住草木虫鱼,却从未见过这般像嫩芽的形状。晶体表面泛着蜜蜡般的柔光,靠近了看,能发现表层有细密的纹路,像初春芽尖上的绒毛,被岁月细细封存起来。

苏瑶用银匙轻轻拨了拨,晶体碰撞时发出 “叮咚” 的轻响,像冰珠落在玉盘上。“这叫‘草珀’,是百年前秦岭深处的老松脂裹着药草嫩芽化成的。” 她指尖点过晶体中段的一抹淡绿,“你们看这里,还能认出是哪种药草吗?”

林小婉瞪圆了眼睛,忽然拍手道:“是柴胡!去年我们在北坡挖的柴胡芽就是这样,尖尖的像小箭头!” 她记得那时张思贞教她辨认,说柴胡芽的茎秆上有层白霜,此刻这琥珀里的嫩芽果然裹着层朦胧的白,像被月光吻过的痕迹。

张思贞凑近了些,睫毛的影子落在绒布上,与晶体的轮廓重叠在一起。“确实有柴胡的特征,” 她轻声道,“但这芽尖带着点紫晕,倒像是受过霜的。” 她想起药经里说的 “霜打柴胡性更烈”,指尖轻轻按在盒壁上,仿佛能透过玉石感受到百年前的松脂凝结时的温度。

苏瑶将其中一株草珀托在掌心,晶体的冰凉顺着指缝漫上来,却被掌心的温度焐得渐渐温润。“当年你师祖爷在秦岭采药,遇见场百年不遇的松脂雨,山涧里的药苗都被裹了进去。” 她的声音带着点悠远,“他说这是草木与光阴结的缘,比任何灵丹都珍贵。” 绒布角落里绣着朵极小的灵芝,针脚细密,想来是老玉匠的妻子亲手绣的,此刻正静静托着草珀,像托着两段凝固的时光。

林小婉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 里面是颗她前日捡到的松果,鳞片还带着松脂的黏性。“那这个将来也会变成琥珀吗?” 她把松果凑到草珀旁边,松脂的清香与琥珀的陈香缠在一起,竟生出种奇异的呼应。

张思贞被她逗笑了,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像月牙:“要等上百年呢,那时我们的药草图,说不定也会被后来人当成宝贝。” 她说着,目光落在盒盖内侧的 “婉” 字上,忽然觉得这方小小的玉盒里,藏着的何止是草珀,还有老玉匠夫妇的牵挂,师祖爷的足迹,以及她们此刻的惊叹与向往。

张思贞的指尖悬在半空,像被无形的线牵着,离那琥珀晶体只有半寸远时,忽然像触到了滚烫的烙铁般缩了回去。她的指腹微微发烫,方才差点碰到的地方,晶体正泛着层极淡的虹光,像裹着层被月光洗过的水汽。

“傻孩子,不是所有琥珀里都藏着虫子的。” 苏瑶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指尖轻轻点了点其中一株草珀,“你看这株裹着的柴胡芽,芽尖还卷着,像是被松脂裹住时,正拼命往土里钻呢。” 灯光顺着她的指尖流进晶体,将内里的纹路照得愈发清晰 —— 那些细密的纤维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藏着百年前的风雨。

林小婉凑得更近了,鼻尖几乎要贴到盒沿,辫梢的红头绳扫过靛蓝绒布,留下道浅浅的红痕。“那它会不会觉得闷?” 她忽然问,眼睛盯着晶体里的气泡,“要是我被裹在里面,肯定会哭的。” 她想起去年被雨困在山洞里的光景,那时觉得天黑得没有尽头,此刻看着这凝固的嫩芽,忽然觉得光阴真是件奇妙的东西。

张思贞没说话,只是从案头取过那本《异物志》,翻到 “琥珀” 那页。泛黄的纸页上印着幅木刻插图,画的是块裹着蜜蜂的琥珀,旁边注着 “千年松脂凝,虫兽藏其里”。她指尖划过那行字,忽然抬头道:“书上说琥珀能安神定惊,这裹着药草的,是不是更有灵性?” 她想起镇上的王阿婆总说睡不着,要是能让这草珀的光照进梦里,或许能睡得安稳些。

苏瑶拿起其中一株草珀,对着月光举了举。晶体里的柴胡芽在清辉中仿佛活了过来,淡绿的芽尖像是要冲破琥珀的束缚,往月光里钻去。“当年你师祖爷说,这草珀是草木的魂。” 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松脂是树的泪,药草是山的血,它们缠在一起,就成了能治心病的药。” 她记得师父临终前,曾用这草珀的粉末调过药膏,给那个失去孩子的妇人擦过心口,说 “让草木的光阴,陪着她慢慢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