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头也不抬:“什么性质的企业?”
“食品加工企业。”沈音音连忙回答。
干部这才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皱着眉头打量了他们一番:“食品加工?这属于轻工业局管,先去轻工业局立项,拿到批文再来。”
秦岳连忙解释道:“同志,我们咨询过政策,现在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允许归允许,但要有主管部门!”干部不耐烦地敲敲桌子,“下一个!”
两人在这碰了壁,只好转战轻工业局。
这里的办公楼更老旧,走廊里堆满了文件柜,找到企业管理科,一个年轻科员听完他们的来意,直摇头。
“食品行业归口商业局管理,我们这儿只批国营和集体的轻工企业,你们得先去商业局。”
见他们一直不停的踢皮球,沈音音忍不住问:“同志,那到底该找哪个部门?”
年轻科员两手一摊,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这要看你们生产的是什么,如果是罐头、饼干这些,归我们;如果是酱菜、熟食,就归商业局。你们到底要生产什么?”
这个问题把沈音音问住了,她原本计划生产多种产品,既有即食的熟食,也有罐头装的半成品。
秦岳见沈音音为难,也想起来这确实是他们的疏忽,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赶紧打圆场。
“我们主要生产方便食品,比如速冻饺子、包子这些。”
“那更复杂了。”科员摇摇头,“涉及到冷冻设备,还要经计委审批,我建议你们先去商业局问问。”
辗转来到商业局,已经是下午三点,这里的干部倒是客气些,给他们倒了茶。
“两位同志的想法很好,但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政策还不明朗,我建议你们找个集体单位挂靠,这样手续好办些。”
见沈音音面露困惑,他进一步解释。
所谓集体单位,就是找个街道或者区属企业当主管单位,名义上是集体企业,实际上依旧是沈音音自主经营,并且现在很多私人企业都是这么办的。”
像无头苍蝇一样跑了一天,在回程的路上,沈音音疲惫地靠在公交车窗上。
“秦律师,难道真的要挂靠吗?我想办的是完全自主经营的企业。”
政策刚刚放开,对于这方面,秦岳其实也是第一次处理办民营企业的事情,他翻看着笔记。
“我研究过文件,其实有一条路可以走,最近在推广'劳动服务公司',主要是安置待业青年的,如果我们承诺解决一定数量的就业,应该可以特事特办。”
两人就着这一件事讨论了一会,直到第二天,他们带着新方案又来到工商局。
这次秦岳直接找到副局长办公室,详细说明了创办“劳动服务公司”的计划,承诺安置二十名待业青年。
副局长听完汇报,沉思良久,“这个思路可以。不过要先去劳动局备案,拿到他们同意设立劳动服务公司的文件。”
又是一轮奔波。
劳动局、工商局、轻工业局、商业局……整整两个星期,沈音音的自行车胎都磨薄了一层。
最后在王志远的暗中协调下,各部门终于达成一致:以“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注册,主营食品加工,归口商业局管理,同时向轻工业局备案。
当秦岳拿着厚厚一叠盖满红章的材料再次走进工商局时,最初那个态度冷淡的干部都忍不住感叹。
“你们这毅力,真是不简单,我在这工作十年,没见过像你们这么能跑的。”
沈音音望着窗外,想起这三个星期来的奔波,深深体会到在改革开放初期,想要突破体制的重重障碍是何等艰难。
但这第一关的突破,也让她升起一种深深的成就感。
拿着轻工业局、商业局和劳动局的三份批文,沈音音和秦岳再次走进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大门。
这次他们被指引到二楼的企业登记科,这里比一楼大厅安静许多,走廊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和墨水味。
办事员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女子,她仔细翻阅着材料,突然停下手中的笔,简言意赅,\"企业名称要改。\"
沈音音心里一紧:\"同志,'和平食品公司'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吗?\"
\"太普通了,\"办事员头也不抬,\"已经有三家企业叫'和平'了!而且……\"她终于抬起头,意味深长地说,\"'和平'这个词太敏感,需要特别审批。\"
秦岳连忙解释:\"同志,我们的'和平'取自'和平饭店',这是有传承的……\"
\"饭店是饭店,工厂是工厂。\"办事员打断他,\"要不你们换个名字,要不就去市委宣传部开证明。\"
走出工商局,沈音音站在梧桐树下,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里五味杂陈。
\"和平\"对她来说早已经不仅是饭店的名字,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她重生以来的酸甜苦辣,想到要放弃这个名字,她感到一阵揪心的疼。
\"音音,你先别着急。\"秦岳安慰道,\"我认识市委宣传部的人,可以去问问。\"
两人下午的时间又匆匆跑去宣传部,然而宣传部的答复更让人沮丧。
\"'和平'这个词涉及外交领域,原则上不允许民营企业使用。\"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沈音音几乎跑遍了所有相关部门。
有时候她一大早就守在某个领导的办公室外,有时候要在走廊里等上整整一天。
甚至有一次,她甚至跟着一位处长去了食堂,就为了能在吃饭间隙说上几句话。
每个夜晚,她都会坐在办公室里,在笔记本上记录当天的进展:
9月12日,工商局王科长说可以尝试用'益康';
9月13日,轻工业局建议用'为民';
9月14日,商业局说最好用数字编号……
沈音音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名字都很好,但都不是她想要的\"和平\"。
这种前进不了,但后退一步不甘的情绪一直笼罩着沈音音,持续了一个星期,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