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深宫,夜色如墨。顾十七独坐灯下,面前摊开一幅泛黄的古卷。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眉宇间化不开的忧思。
三个月了。自张承官拜户部尚书,推行新政以来,他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脉和资源,却始终找不到顾晓芸的下落。就像人间蒸发一般,他的妹妹、张承的妻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十七哥,还是没有晓芸的消息。”张承推门而入,脸上写满疲惫与自责。昔日意气风发的朝廷新贵,此刻却像个失去方向的孩子。
顾十七抬眼,看见妹夫眼中的血丝,心中一阵刺痛。他想起那日太医的诊断:晓芸被打到流产,今后恐难再孕。而凶手正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国舅爷党羽。虽然罪魁祸首已伏诛,但伤害已经造成。
“我思来想去,晓芸或许是...对我失望了。”张承声音沙哑,“作为一个丈夫,我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实在无能。”
顾十七沉默良久,忽然道:“你说得对。一个女人被活生生打到流产,这确实是丈夫无能的表现。”
张承愕然抬头,没想到顾十七会如此直白。
“但无能不是永恒的。”顾十七站起身,目光如炬,“既然晓芸因你无能而离开,那你就变得有能!有能到足以让她主动回到你身边!”
“十七哥的意思是?”
“我要把你推上更高位。”顾十七语气坚定,“高到足以让晓芸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听到你的名字,看到你的成就!”
张承苦笑:“我现在已是户部尚书,位列九卿,还能如何高升?”
顾十七展开那卷古卷:“兵书有云,为君之道,必览天下豪杰。通知于众方能横扫六合,一匡天下。人君只要抓住贤才之欲,贤才必为我所用。用贤能要学会收买人心,从其所欲,避其所不欲。贤才为我所用,则我主无忧。”
他指着书中的一段:“你看,君臣尊卑得位,万邦来朝,此所谓人来求我,非我求人也。但君臣尊卑失衡时,人君求贤而去,须抓贤者之欲为我所用。帝王之处,致人而不致于人。该威严时威严,该屈尊时屈尊。简而言之,君臣尊卑得位,要知驭臣之道。”
张承若有所思:“十七哥是要...”
“太公钓鱼局。”顾十七眼中闪着精光,“核心不是钓鱼,而是后半句里愿意上钩的人。”
他详细解释道:“太公钓鱼局讲的是一种独特的自我推销技巧。太公何尝不知道直钩钓不到鱼的道理?正如他所说,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王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他是想通过这种做法引起文王的注意。正所谓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这个局是姜子牙和周文王共同配合布局,目的就是让姜子牙名正言顺坐稳太师的位置。”顾十七继续道,“同样的操作,秦国的秦孝公和商鞅也用过。为了支持商鞅变法,秦孝公一步步把商鞅送上了大良造的位置,同样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张承恍然大悟:“周文王与姜子牙,秦孝公与商鞅,诸葛亮与刘备...这些君臣相见的那一刻,都是一番佳话!”
“正是!”顾十七拍案而起,“这次,我们要用太公钓鱼局,把你捧上更高位。我需要制作一个类似于太公钓鱼的场景,让皇上无意中遇见你。”
三日后,皇家猎场。
春狩大典,皇上亲自射得一头雄鹿,群臣欢呼。按照惯例,皇上要在猎场旁的清河畔举行野宴,犒赏群臣。
顾十七早已布好局。他让张承假扮渔夫,在清河下游一处风景绝佳之地垂钓。更妙的是,他特意让张承使用无饵直钩,重现姜太公钓鱼的场景。
“记住,当皇上经过时,你要吟诵《太公钓》这首诗。”顾十七叮嘱道,“特别是最后两句:‘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为钓锦鳞,只为钓王侯。’”
果然,野宴过后,皇上兴致勃勃,率众臣沿河游览。行至下游,忽见一渔夫独坐河边,手持钓竿,神态超然。
“咦,那渔夫好生奇怪。”皇上眼尖,发现钓钩竟是直的,且无饵料。
就在这时,张承朗声吟诵:“清水悠悠,直钩垂钓;非为鱼虾,但求知音。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为钓锦鳞,只为钓王侯。”
皇上闻言大惊,快步上前:“卿是何人?为何在此垂钓?”
张承故作惊讶,慌忙行礼:“臣张承不知圣驾至此,罪该万死!”
皇上扶起张承,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爱卿就是提出‘乡镇十年免税’和《新工律》的张承?好一个‘非为钓锦鳞,只为钓王侯’!爱卿这是学姜太公,在钓朕这个‘王侯’啊!”
众臣面面相觑,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但都不得不佩服这个局的精妙。
顾十七在远处林中观望,微微一笑。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翌日早朝,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重赏张承,并加封为太子太保,兼任户部尚书,总理新政事宜。
退朝后,皇上单独召见张承。
“爱卿昨日那一出‘太公钓鱼’,真是精妙绝伦。”皇上似笑非笑,“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
张承心中一惊,但想起顾十七的叮嘱,坦然道:“回陛下,是臣自己所为。臣有感于新政推行受阻,朝中阻力重重,故出此下策,望陛下恕罪。”
皇上大笑:“好一个‘下策’!朕倒是很欣赏这个‘下策’。不过...”皇上语气一转,“朕听说你最近在寻找失散的妻子?”
张承黯然:“陛下明察。臣妻晓芸三月前遭奸人所害,流产伤身,后不知所踪。臣日夜寻找,却杳无音信。”
皇上沉吟片刻:“既然如此,朕就助你一臂之力。朕下旨全国寻人,如何?”
张承大喜过望,叩首谢恩。
有了皇上的旨意,寻找顾晓芸的力度顿时加大。不到半月,就有了消息:有人在江南一座尼姑庵中见到一位形似顾晓芸的带发修行的女子。
张承立即请旨南下,皇上准奏,并赐尚方宝剑,准他沿途查访民情。
临行前夜,顾十七与张承对坐饮酒。
“十七哥,多谢你为我设下此局。”张承举杯敬酒,“若非如此,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找到晓芸。”
顾十七摇头:“局只是手段,关键是你自己的能力和诚意打动了皇上。记住,太公钓鱼局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因为姜子牙的钓术高超,而是因为他确实有辅佐王侯的才能。”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此去江南,找到晓芸后,好生待她。一个女人最需要的不是丈夫的权势地位,而是丈夫的关爱和保护。”
张承重重点头:“十七哥教诲,张承铭记于心。”
次日,张承带队南下。沿途,他不仅查访晓芸的下落,还实地考察新政推行情况,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一月后,终于在江南一座僻静的尼姑庵中找到了顾晓芸。
当张承见到消瘦许多的妻子时,不禁泪流满面:“晓芸,我来了。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顾晓芸起初冷淡,但见张承不仅官居高位仍为她千里寻妻,更在新政中切实为百姓做好事,终于被打动。
回京途中,张承借机考察民情,收获颇丰。回京后,他向皇上详细汇报江南见闻,并提出进一步改革建议。
皇上大为赞赏,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加封张承为文华殿大学士,入阁参政。
当晚,顾十七设宴为妹妹妹夫庆祝。
宴席过后,顾十七独自登上小楼,仰望星空。
“宇宙之主宁荧,虽然你说小事别烦你,但我还是要感谢你。”顾十七喃喃自语,“感谢你让我明白,智慧的杀伤力远胜于武力。感谢你让我通过帮助他人,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星空闪烁,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
顾十七想起自己曾经沉迷于空间和维度能力的提升,忽略了智慧的力量。如今,他第一次意识到,智慧和谋略能化成最锋利的刀刃,改变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个人的命运。
楼下传来张承和晓芸的笑声,顾十七微微一笑。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这次,钓上来的不仅是王侯的赏识,更是一段失而复得的姻缘,和一个更加清明政治的开启。
星光下,顾十七的身影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局要布。但只要有智慧指引,就没有解不开的局,没有钓不上来的“鱼”。
而此刻,他最欣慰的是,妹妹终于回到了他们身边,而妹夫也重振了男人雄风,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太公钓鱼局的精髓,不在于钓,而在于愿者上钩。而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终会等到赏识他的明主,就像直钩终会钓到愿意上钩的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