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543章 南下与北援之争(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3章 南下与北援之争(三)

贾诩再次转向刘昆,神色无比郑重地拱手道:“大将军,请恕臣直言。袁术新遭惨败,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仅余十万残兵败将因守寿春孤城,其势已颓,锐气尽失。”

“据校事府多方探报,淮南各地对袁术横征暴敛、倒行逆施早已怨声载道,其僭越称帝之举更不得人心。即便我军暂缓攻势,其实力亦难快速恢复,更无力主动出击。”

“反之,丁零则截然不同。”贾诩的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此族盘踞漠北,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正趁我中原纷争之际大举南下劫掠,其势正炽,其心正贪!”

“而那个丧家之犬刘豹对我大汉、对大将军您,更是恨之入骨。由其引路,丁零铁骑所带来的危害,将远超寻常寇边流贼!云长、子龙虽皆为当世虎将,勇冠三军。然北疆防线漫长,他们兵力有限,久守之下,必有疏漏。一旦一点被破,则全线动摇。”

他做出了最终的结论,斩钉截铁地说道:“北疆之失,非一城一地之失,乃动摇国本、全局崩坏之始。”

“故诩以为,当下之策,我军主力应当机立断,即刻北调,巩固边防,以雷霆万钧之势,击退丁零,震慑诸胡。”

“至于袁术,”他轻轻摆手,“可遣一员上将,统率偏师,扼守淮河要冲,固寨深沟,围而不攻,困之耗之即可。”

“待北疆安定,大局稳固,再回师南下料理,彼时不过是探囊取物耳。望大将军明鉴!”

贾诩陈述完毕,微微躬身,退回自己的座位。

留下帐内一片沉寂,只有他方才的话语和地图上那条漫长的北方防线,沉甸甸地压在每个谋士和将领的心头。

他的策略基于清晰的利害分析,北疆安危关乎整个北方的稳定和民生,是朝廷存在的根基。

丁零的威胁是即时且破坏性巨大的(心腹之患),而袁术已暂时失去扩张能力(疥癣之疾)。

政治威信不仅来自惩罚叛逆,也来自保护治下子民的能力。

刘昆端坐于主位之上,指节无意识地轻叩着案几,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抹不去的忧虑。

贾诩的话语像一枚投入静水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他目光扫过帐下诸将,最终落在地图淮南的位置。

指尖无意识地在案上划着圈,显露出内心的权衡与挣扎。

是啊!袁术虽狂妄僭越,终究只困守淮南一隅。

北有长安朝廷十数万铁军虎视眈眈,南有孙策、曹操步步紧逼,西面更是对着刘表的荆州十数万雄师。

诸多恶邻环伺之下,袁术想对外扩张地盘几乎不可能。

剿灭伪帝固然重要,但若暂缓攻势,似乎也……未尝不可?

这个念头一旦浮现,就像藤蔓般层层缠绕上了他的心头。

帐内气氛更加凝重了,郭嘉挺直脊背坐在左侧,指尖还捏着方才激烈陈词时攥紧的玉玦。

贾诩则垂眸敛目,枯瘦的手指缓缓捻动着颌下长须,仿佛方才那番激起千层浪的谏言与他无关。

大帐内落针可闻,只听见帐外呼啸的寒风刮过营帐的呜咽声,以及牛油火把燃烧时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

就在这片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中,兵部尚书荀攸缓缓起身了。

他先向刘昆微微欠身,然后又朝帐内诸人抱拳拱手。

宽大的袍袖垂落时,不经意间露出了他那清瘦的手腕。

“文和兄深谋远虑,忧国忧民,攸……”他声音温和却清晰,每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深感敬佩。”

接着转向郭嘉,目光诚恳:“奉孝主张趁势剿灭僭越逆贼,维护汉统,同样是老成谋国之言。”

这番不偏不倚的开场,让原本紧绷的对立情绪稍稍缓和了几分。

荀攸步履沉稳地走到那张巨大的牛皮地图前,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

先是指向北疆区域,指尖划过阴山、燕然山山脉,缓缓说道:“文和兄所虑北疆之失,攸岂能不知?”

他声音沉静,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然兄亦知,用兵之道,无非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北疆,天时如何?”荀攸的手指点向燕然山、狼居胥山一带,“隆冬已至,塞外苦寒,雪深没膝,弓弦易断,人马难行。”

他的声音仿佛带着朔风的寒意,“此等天气,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更不利于远程奔袭。”

“丁零人虽众,其攻坚能力本非所长,在天时如此不利之下,其持续大规模进攻能力必将大打折扣。”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让众人仿佛看到塞外冰天雪地中,丁零骑兵艰难行军的景象。

“关羽、赵云都是军中宿将。”荀攸的语调转为肯定,手指轻叩蒙州地图上的两处大城。

“皆熟知边事,深知如何利用天时地利固守。云长善用险要,子龙长于机动,二人配合,当可稳住战线。”

接着,他转身面向郭嘉,手臂向南划出一道弧线,声音提振了几分:“而南线地利如何?寿春虽坚,淮水虽险,然我军新获大胜,士气如虹!”

他的手掌猛地握拢,仿佛已将胜利攥在手中,“皇甫义真老将军五万大军已与之对峙,令下蔡纪灵十万大军动弹不得。我军主力若南下,可与皇甫将军合兵,兵力、士气皆占绝对优势。”

他的指尖点向九江郡,动作敏捷而精准:“而且,张辽、高顺二将早已攻入九江腹地搅得天翻地覆,兵锋直指寿春。”

“张辽已经攻下了当涂,高顺兵围合肥,断了袁公路的后路。寿春已成孤城,二人已如一把尖刀抵在袁术咽喉!”

这番描述让帐中几位将领眼睛发亮,仿佛看到南线战场上的大好形势。

“反观袁术,”荀攸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看透虚实的淡然笑容。

“新败之余,人心惶惶。纪灵虽勇,独木难支。十万之众多为惊弓之鸟。且淮南各地的粮草补给皆被切断,困守几座孤城,能坚持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