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市里面,还是其他学校的老师,都很想体会一下青川一中的教育水平。
而选择地理课而非语文课,正是出于这种“全面考察”的目的。
陈默的语文天赋和作文竞赛成绩有目共睹,但保送生只是个案。市领导和外校老师们更想看到的是,青川一中在常规教学、在非陈默“特长”领域,是否也能展现出高水准?能否在非竞赛渠道,培养出具备扎实综合素养和深度思维能力的学生?
高二下学期,正值区域地理深入分析的阶段,考察学生对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正是检验学校教学深度和学生思维广度的绝佳窗口。
崔茗慧站在讲台上,沉稳的气场仿佛定海神针。
待学生们坐下后,教室里再次恢复了那种令人屏息的安静。崔茗慧将课本和教案放在讲台上,目光如炬,沉稳地开口: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典型案例分析’。”
说完,她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苍劲有力的板书标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后排的老师们笔尖触碰纸页的细微声响,以及班上四十多道紧张而专注的目光,共同拉开了这堂备受瞩目的公开课的序幕。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珠三角工业化初期,‘三来一补’模式如何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迅速积累起发展的‘第一桶金’。”崔茗慧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目光扫过全班,也掠过后面专注记录的领导和老师,“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土地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面临怎样的转型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接着,她从珠三角早期依赖的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切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精心准备的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产业升级的必然性。
在公开课里,最重要也是最紧要的一环,那便是与学生互动。而互动的最佳方式便是提问题,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崔茗慧也特意准备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好,那接下来呢,老师准备了几道问题,不知道有哪位同学能回答我哈!”
崔茗慧刚说完,底下同学就全都举起了手。
给面,属实是很给面了!
看到这一幕崔茗慧脸都笑开花了。
“好,第一个问题,珠三角早期吸引外资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
底下最积极的就是最后一排的王远,他手举得老高。
没办法,他不敢不积极,坐在他旁边的正是教导主任马东。
王远这么积极,崔茗慧当然也很给面子,立马就点了他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我觉得最主要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珠三角靠近香江、濠江,还有东南亚,地理位置特别好,方便进出口贸易。其次就是......”
“很好!”崔茗慧笑着鼓掌,又道:“这道题目虽然是比较基础,但王远同学回答的很完整,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把‘三来一补’模式的主要特点给概括一下呢?”
“老师。”
“我!”
“我来!”
这道问题依旧不难,甚至昨天上课时崔茗慧还特意让班上的人做了笔记,因此下面仍然有大部分的同学在举手配合。
崔茗慧在人群中点了坐在前排的赵小雨。
等赵小雨回答完毕后,她又接连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上升体现在哪些方面?”,还有一个是“除了劳动力成本,还有哪些因素倒逼珠三角产业升级?”
问题层层递进,从基础概念回顾到影响因素分析,困难程度也逐渐上升。虽然举手的人逐步减少,但七班同学依然给力,全部回答上来了。
看着现场同学都给出了准确而条理清晰的回答,课堂互动流畅,气氛活跃。
后排的领导老师们不时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崔茗慧也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她问道:“很好!看来同学对于这章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到位啊!那么,面对这些挑战,珠三角提出了‘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战略。同学们思考一下,‘腾笼换鸟’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它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这个问题难度明显提升,它要求学生不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把握其背后的经济地理学逻辑和政策导向。
教室里安静下来。
刚才踊跃举手的同学也陷入了思考。
林晓微微蹙眉,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什么。张力推了推眼镜,目光专注地盯着黑板上的关键词...
其他大部分同学则显得有些茫然,努力在课本和笔记中寻找答案的蛛丝马迹。
陈默看着教室里逐渐变得安静,俊眉微微一扬,这个他还真知道。
“腾笼换鸟”这个词让很多人误以为是一个成语,还是一个很早以前就出现的成语,但其实不是,它是一个新词,是粤省省委书记汪先生在2008年5月提出来的一个新词。
大概意思就是淘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就是低端落后产业,引进高增值、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简单来说就是把里面的小鸟、笨鸟赶出去,然后把大鸟、好鸟引进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教室里只有学生不断翻书翻笔记的沙沙声和略显凝重的呼吸声。
后排的领导和老师们也放下了笔,身体微微前倾,带着考量和期待的目光投向讲台下的学生们。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区域经济转型的核心策略,对高二学生来说,确实很有挑战性。
崔茗慧的目光缓缓扫过教室,看到学生们或冥思苦想,或低头躲避她的视线。就在她心中略感遗憾,准备自问自答,详细阐述“腾笼换鸟”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土地置换、政策引导、科技创新等操作手段时...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教室左后边靠窗的那个身影上。
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