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 第580章 吹过的牛正在一个一个变成现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0章 吹过的牛正在一个一个变成现实

谢伯洪和赵宏宇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力。他们自以为隐秘的碰头,原来早已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那些不甘心的小算计,在绝对的掌控力面前,显得那么可笑又可怜。

明天去见徐大志,会是怎样的下场?乖乖听话就真的能过关吗?徐大志到底想让他们去做什么棘手甚至危险的事情?

无数个问号像沉重的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柳志军传达完指令,也不敢多待,匆匆离开了凉亭。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这三个曾经的“老伙计”,命运再一次被徐大志牢牢攥在了手心里,前途未卜,吉凶难料。

而此刻,徐大志依然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阴沉的天色。他知道柳志军已经找到了那两人,他的警告此刻一定像最冷的冰水,浇得那两人透心凉。

他需要几条能办事、也好敲打的“狗”,谢伯洪和赵宏宇正好合适。至于他们是不是真心臣服?徐大志不在乎,他有的是办法拿捏他们。

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徐大志皱了皱眉,这个时候,会是谁?

他走过去,拿起听筒:“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急促又刻意压低的声音……

徐大志听着,脸上的表情慢慢变得凝重起来,眼神也越发锐利。

他嗯了几声,最后只说了一句:“知道了,等我消息。”

放下电话,徐大志的手指无意识地再次敲击着桌面,眼神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过了厂区,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看来,要摆平的事情,还不止眼前这一件。这盘棋,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

十一月底的兴州城,北风已经刮得人脸生疼。可这天的兴州电子厂仓库门口,却是一派热火朝天。

眼瞅着日历一页页翻过,转眼就到了月底最后一天了。明天,就是“小麦电视”正式上市的日子。

天还没大亮,几十号销售员早已在俞敏的带领下奔赴全省各地,而各地闻风而动的经销商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着货车上门拉货了。

仓库大门敞开着,里面堆叠成山的电视机纸箱,正被工人们一箱一箱地搬上等候的卡车。每台电视机崭新的外壳上,都鲜明地分别印着两个标志:“三鑫电子”或“小麦电视”。

徐大志抄着手,站在仓库门口,嘴里哈出的白气很快消散在冷风里。他啥也没干,就这么盯着,眼神跟着每一台被搬走的电视机移动,像是看着自家孩子出远门的老父亲。

秦翔和齐子健也站在他旁边,俩人搓着手,跺着脚,但脸上却一点没有怕冷的样子,反而激动得满脸放光。

“徐董,您说……咱们这就算成了?”秦翔的声音有点发颤,像是做梦还没醒。

徐大志没回头,目光依旧追着一台正被小心翼翼搬上车的电视机,嘴角却咧开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好戏还没开场呢。”

其实,哪用徐大志亲自来盯仓库发货?这厂子里规矩严着呢。生产车间出来的货,入库有入库单;后勤仓库出货,有出货单;销售科来提货,也得拿着提货单。三单合一,差一张都不行,严谨得很。

他们几个大领导挤在这儿,与其说是来监督,不如说是来“沾喜气”的。

对于徐大志来说,这更是意义非凡。这是他接手这个濒临倒闭的兴州电子厂后,第一批大规模出厂的产品。

是骡子是马,明天就得拉出去遛遛了。成败,在此一举。

看着工人们兴奋地搬运,熟练地将电视机箱整齐码放进货车车厢,旁边的仓库管理员拿着本子大声报数,销售科的小年轻则扶着眼睛,紧张地核对数字……整个场面忙碌却井然有序,透着一种蓬勃的干劲。

秦翔看着看着,眼圈突然就红了,他赶紧扭过头,用手背胡乱擦了一下。旁边的齐子健也没好到哪儿去,鼻头通红,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激动的。

“徐董,”秦翔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转回身来,“幸亏您来了!多少年了……咱自己生产的电子产品,终于又成了抢手货!明天,就明天,咱们的‘小麦电视’就能再一次摆满全省的电器行、供销社、百货大楼的柜台了!”

他想起了乐天和这个厂子以前半死不活的样子,想起了发不出工资时工人们灰败的脸色,想起了仓库里积压的落满灰尘的老旧产品……那日子,真是一眼望不到头。

徐大志终于收回目光,抬手用力拍了拍秦翔的胳膊,声音沉稳有力:“老秦,眼光放长远点。这才只是第一步,一个小小的开始。”

他顿了顿,抬手指着那一辆辆即将驶出厂门、奔赴四方的货车,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豪气:“下一步,咱们的产品要摆遍全国所有大商场,要放在最亮堂、最显眼的位置!再往后……”

他环视着身边这群跟着他拼杀了几个月的骨干,眼神灼灼:“再往后,咱们‘小麦电子’的牌子,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让老外也瞧瞧,咱们华夏自个儿产的电器,一点不差!”

这话要是放在几个月前,刚从泥潭里挣扎出来的兴州电子厂职工听了,准保觉得新来的这位年轻董事长怕不是疯了,又在画大饼、吹大牛。

可如今,秦翔、齐子健还有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听的核心人员,脸上却没有丝毫怀疑,只有激动和深信不疑。

为啥?

因为这几个月,他们是眼睁睁看着徐大志怎么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从引进技术、改革生产线、狠抓质量,到打出“小麦”这个新牌子,再到俞敏带着销售团队玩命地开拓市场……徐大志吹过的牛,正在一个一个变成现实。

合资以后,厂子彻底告别了原来国营集体企业那种磨洋工、吃大锅饭的沉疴旧疾。虽然累,但大家心里透亮,收入成倍增长了,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能看到希望。整个厂子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能做到哪一步先不说,最起码,大家有了奔头,正在前进的路上狂奔,而不是像原来的乐天电子厂和兴州电子厂那样,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眼睁睁等着咽气。

“对了,”徐大志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扭头问秦翔,“老秦,我让你联系省市电视台广告部的事,谈得怎么样了?明天就要上市,新拍的广告必须得跟上!”

秦翔立刻点头:“谈妥了!从明晚开始,省市台黄金时段,连续一季度!广告片都送过去了。”

“好!”徐大志重重一拍手,“就得有这个声势!要让全省老百姓,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咱们的‘小麦’的焕然一新的新广告!”

正说着,一辆装满电视机的大货车轰鸣着发动,缓缓驶出仓库区。

赵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笑着大声喊道:“徐董!秦厂长!你们就放心吧!这批货,我保证安安稳稳送到各市百货大楼!明天一早,准保摆在最显眼的柜台上!”

徐大志笑着朝他挥挥手。

寒风依旧凛冽,但看着那一辆辆驶向远方的货车,所有人的心里都像是揣了一团火。

他们都知道,这只是第一波车子。明天之后,这小小的厂区将会被更多来自全省、甚至省外的货车挤满。而他们的“小麦电视”能否一炮而红,在这年头群雄割据的电器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所有人的希望,都随着那车轮,滚滚向前,驶向了未知却又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