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白话三国志 > 第22章 三嗣主传(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四月,蒋陵上报说降了甘露,于是改年号为甘露,大赦天下。

秋七月,孙皓逼迫景皇后朱氏自杀,死后不在正殿治丧,而是在苑中的小屋里办理丧事,大家都知道她不是病死的,没有不悲痛万分的。孙皓又把孙休的四个儿子送到吴小城,不久又追杀了其中两个年纪大的。

九月,孙皓听从西陵督步阐的上奏,迁都武昌,派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镇守建业。纪陟、弘璆到了洛阳,正赶上晋文帝去世,十一月,才被遣送回来。孙皓到了武昌,又宣布大赦。把零陵郡南部划出来设立始安郡,桂阳郡南部划出来设立始兴郡。

十二月,晋朝接受魏帝禅让,建立西晋。

宝鼎元年(公元 266 年)正月,孙皓派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去吊祭晋文帝。回来的时候,张俨在路上病死了。

(《吴录》说:张俨字子节,是吴国人。年轻时就有名气,担任过显要的官职,因为见闻广博,被任命为大鸿胪。出使晋朝时,孙皓对张俨说:“现在南北通好,因为你有出使的才能,所以委屈你走一趟。” 张俨回答:“奉命出使,蒙受荣耀,虽然没有古人传播美名的才能,但会磨砺锋芒,争取不辜负使命。” 到了晋朝,车骑将军贾充、尚书令裴秀、侍中荀勖等人想拿他不知道的事来刁难他,却没能难住他。尚书仆射羊祜、尚书何桢都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丁忠劝孙皓说:“北方没有设置防守作战的器具,可以袭击夺取弋阳。” 孙皓征求大臣们的意见,镇西大将军陆凯说:“战争是万不得已才使用的,况且三国鼎立以来,互相攻打,没有一年安宁。现在强大的敌人刚吞并巴蜀,有了兼并土地的实力,却派使者来求亲,是想停止战争,不能说他们是向我们求援。现在敌人势力正强,却想侥幸取胜,没看出有什么好处。” 车骑将军刘纂说:“上天产生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谁能去掉战争呢?用诡诈的手段互相争夺,从来就有。如果敌人有破绽,怎么能放弃呢?应该派间谍去观察他们的形势。” 孙皓暗中采纳了刘纂的意见,又因为蜀国刚被平定,所以没行动,但从此就和晋朝断绝了关系。

八月,各地上报说得到大鼎,于是改年号为宝鼎,大赦天下。任命陆凯为左丞相,常侍万彧为右丞相。

冬十月,永安山贼施但等人聚集几千人,(《吴录》说:永安就是现在的武康县。)劫持孙皓的庶弟永安侯孙谦从乌程出发,夺取了孙和陵墓上的鼓吹乐队和曲柄伞盖。到建业时,部众已达一万多人。丁固、诸葛靓在牛屯迎战,双方大战,施但等人战败逃走。孙谦被活捉,之后自杀了。

(《汉晋春秋》说:起初望气的人说荆州有王气会冲破扬州,对建业宫不利,所以孙皓迁都武昌,派使者征发百姓挖掘荆州境内和山冈相连的大臣名家坟墓来压制王气。听说施但反叛后,孙皓自以为迁都的决策很正确。派几百人鼓噪着进入建业,杀了施但的妻子儿女,说天子派荆州兵来打败扬州贼寇,以此压制之前的王气。)

从会稽郡分设出东阳郡,从吴郡、丹杨郡分设出吴兴郡。(孙皓下诏说:“古代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是为了奖赏贤能,广泛树立屏障。秦朝废除五等爵位制,设立三十六郡,汉朝初年,分封诸侯甚至达到百个王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数量。现在吴郡的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以及丹杨郡的故鄣、安吉、原乡、於潜各县,从地势水流来看,都通向乌程,既适合设立郡来镇抚山越,又能保卫明陵,供奉祭祀,不是很好吗!赶紧把这九个县分出来设立吴兴郡,治所设在乌程。”)从零陵郡北部分设出邵陵郡。

十二月,孙皓迁都回建业,卫将军滕牧留下镇守武昌。

宝鼎二年(公元 267 年)春天,孙皓下令大赦天下。右丞相万彧被派去镇守巴丘。

到了夏天六月,孙皓开始修建显明宫。(《太康三年地记》里说:吴国有太初宫,方圆三百丈,是孙权修建的;显明宫方圆五百丈,是孙皓建造的。为了避晋朝的忌讳,所以改名叫显明。《江表传》记载:孙皓修建新宫时,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员都得亲自进山监督伐木。他还拆毁各个军营,大肆扩建园林,堆土造山、修建楼观,把各种精巧技艺都用遍了,工程耗费的钱财要用亿万来计算。陆凯极力劝谏,孙皓根本不听。)

冬天十二月,孙皓搬进了新宫殿。这一年,朝廷从豫章、庐陵、长沙三个郡里分出一部分土地,设立了安成郡。

宝鼎三年(公元 268 年)春天二月,孙皓任命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吴书》里说:当初丁固担任尚书时,梦见有松树长在自己肚子上,他对别人说:“‘松’字拆开是‘十八公’,十八年后,我大概能当公侯吧!” 后来果然像梦中那样应验了。)

秋天九月,孙皓出兵东关,丁奉率军打到合肥。这一年,孙皓派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修则等人进军攻打交址,却被晋朝将领毛炅等人打败,刘俊、修则都战死了,残兵溃散后退回合浦。

建衡元年(公元 269 年)春天正月,孙皓立儿子孙瑾为太子,还封了淮阳王、东平王。

冬天十月,孙皓改年号为建衡,大赦天下。十一月,左丞相陆凯去世。孙皓派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苍梧太守陶璜从荆州出发,监军李勖、督军徐存从建安走海路,都到合浦去攻打交址。

建衡二年(公元 270 年)春天,万彧回到建业。李勖因为建安那条路不好走,杀了向导将领冯斐,带着军队回来了。

三月,天降大火,烧毁了一万多家房屋,烧死了七百人。

夏天四月,左大司马施绩去世。殿中列将何定说:“少府李勖无辜杀害冯斐,还擅自撤军回来。” 李勖和徐存的家属都被处死。

秋天九月,何定率领五千士兵到夏口打猎。都督孙秀投奔了晋朝。这一年,朝廷大赦天下。

建衡三年(公元 271 年)春天正月月底,孙皓发动大批军队从华里出兵,他的母亲和妃妾们都跟着同行,东观令华核等人极力劝阻,孙皓才下令撤军。(《江表传》里说:起初丹杨人刁玄出使蜀国,得到了司马徽和刘廙谈论命运历数的文章。刁玄伪造添加了一些内容来欺骗吴国人,说:“黄色的旗帜、紫色的车盖出现在东南方,最终拥有天下的,会是荆州、扬州的君主吧!” 后来又有从中原投降过来的人,说寿春一带流传童谣:“吴天子会登基。” 孙皓听说后,高兴地说:“这是天命啊!” 当即带着他的母亲、妻子、儿女以及后宫几千人,从牛渚走陆路向西进发,说要坐着青色车盖的车子进入洛阳,来顺应天命。路上遇到大雪,道路塌陷损坏,士兵们穿着铠甲、拿着兵器,一百人一起拉一辆车,冻得快要死了。士兵们实在受不了,都说:“要是遇到敌人,我们就倒戈投降。” 孙皓听到这话,才下令返回。)

这一年,虞汜、陶璜打败了交址的晋军,活捉并杀死了晋朝设置的守将,九真、日南都重新归属于吴国。(《汉晋春秋》记载:起初霍弋派杨稷、毛炅等人驻守交址,和他们发誓说:“如果敌人包围城池,没到一百天就投降的,家属要被处死;如果超过一百天而城池被攻破的,刺史承担罪责。” 杨稷等人守城不到一百天,粮食就吃光了,向陶璜请求投降。陶璜不答应,反而给他们粮食让他们继续守城。吴国人都劝谏陶璜,陶璜说:“霍弋已经死了,不会有人来救援他们了,我们可以等他们粮食耗尽,然后再接受投降,这样能让他们投降没有罪责,而我们夺取城池有理有据,对内能教化百姓,对外能安抚邻国,不是很好吗!” 杨稷、毛炅粮食耗尽,救援也没到,就只好投降了。《华阳国志》说:杨稷是犍为人,毛炅是建宁人。杨稷等人在城里粮食吃完,死了一半的人,将军王约反叛投降,吴国人得以进入城中,活捉了杨稷、毛炅,把他们都囚禁起来。孙皓派人把杨稷押送到都城,杨稷到了合浦,吐血而死。晋朝追赠他为交州刺史。当初,毛炅和吴军作战时,杀了吴军前部督修则。陶璜等人因为毛炅勇猛,想赦免他。但修则的儿子修允坚决要求杀了毛炅,毛炅也不肯向陶璜等人屈服,陶璜等人很生气,把毛炅绑着当面质问他,说:“晋朝的贼寇!” 毛炅厉声骂道:“吴地的狗,谁才是贼寇?” 吴国人活生生剖开他的肚子,修允割下他的心肝,骂道:“看你还敢作乱吗?” 毛炅还是骂个不停,说:“我还想斩了你家孙皓,你父亲不过是条死狗!” 之后毛炅才被杀死。晋武帝听说后很同情他,立即下诏让毛炅的长子继承爵位,其余三个儿子都封为关内侯。这和《汉晋春秋》的说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