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景命四年冬,在陈蒨的暗示下,太傅崔宏、太尉李琰以宗庙传承、社稷稳固为由,上奏请求立嫡长子陈熙为太子,以固国本。

当奏疏送至太极殿后,陈蒨即刻准奏,并命中书监李萧然亲自草拟立储的诏书,以表重视。

次年二月,正式的册礼在太庙举行,被拜为册命使的崔宏站在陈蒨的身后,展开册书,高声念道:

“朕纂承景命,抚临四海,夙兴夜寐,恒以宗庙社稷之安、皇基胤嗣之重为念。夫立储以嫡,乃百王不易之典;承统以长,实万古相传之礼。非唯固邦本、定人心,亦所以上承天命、下顺舆情也。

嫡长子陈熙,乃朕皇后所出,禀性温恭,毓质岐嶷。自幼敦崇礼教,笃行孝悌,循法度而不逾,亲贤良而好善,其仁孝之德着于宫闱,端谨之行闻于朝野,实乃承继大统、维系宗祊之佳选。

今太傅崔宏、太尉李琰等,体国忠勤,深谋远虑,合奏请立陈熙为皇太子,以固国本、安黎元。其所奏既合宗法之制,亦契朕心之所期。朕览奏嘉许,俯顺群情,特颁此诏:立嫡长子陈熙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宜令有司择吉辰,备册立之礼,告于宗庙,布于天下。其东宫官属,即依典故简选贤臣,辅弼储君,教以经史治道,导以仁政爱民之术,使明君臣父子之伦,习治国安邦之略。

自诏下之日,内外百僚,宜各恪尽职守,共翊储宫;天下臣民,宜体朕意,同庆宗祊有托。布告四海,咸使闻知。”

大典既毕,陈蒨诏令尚书台将抄录好的册书传布至天下州郡,而东宫官属的设立事宜也于此时同步进行。

经过整整一下午的东堂议政后,东宫官属的名单终于在暮色四合时尘埃落定。

由尚书令崔绍谦兼领太子太傅,为东宫立威。中书监李萧然兼领太子太师,专司传授经学典谟。

侍中柳言昱兼领太子太保,职在以儒家伦理、君臣之道教导太子。中书令陈禹康兼领太子詹事,总摄东宫庶务,统辖文武僚属。

尚书左仆射杨昭达兼领太子少傅,协理太傅施行教令。尚书右仆射王承文兼领太子左卫率,度支尚书谢邕兼领太子右卫率,二人共同执掌东宫禁卫,戍守宫禁。

黄门侍郎张栎兼领太子中庶子,近随侍从,规谏得失……

……

立储一事才刚刚结束不久,一声惊天巨响,便在洛阳城内炸开。

当始作俑者被禁军拖到陈蒨面前时,那人满身尘土、形容狼狈,若非禁军介绍,陈蒨竟一时都没能认出这灰头土脸之人究竟是谁。

“朱凌钰,你是要干什么,朕是不是反复跟你强调过,在城内捣腾那些火药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你这可倒好,弄得跟他妈恐怖袭击似的,把半个少府寺都给夷为平地了!”

朱凌钰像个鹌鹑一样缩着脖子蹲在地上,可怜兮兮地等陈蒨骂完以后怒火稍歇,才小声解释起来。

“陛下……这……这次真的是意外呀,臣也是等那枪管炸了以后,才知道底下那管子是用来给枪管降温的。”

“所以你试射了这么久,结果从头到尾压根连冷却管都没有装?”

朱凌钰的头垂得更低,声音小的细若蚊蝇。

“对……臣这也是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结果没想到造成了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陈蒨强忍着一巴掌扇死朱凌钰的冲动,将他从地上提了起来。

“那机枪呢,除了没装冷却管以外,可以做到正常使用了吗?”

“陛下放心,这个绝对没有问题,只要装上冷却管便可以投入实战了!”

“唉……”陈蒨长叹一声,满脸疲态地坐回龙椅上,缓了好半晌才继续说道:

“仅此一次!你即刻把那些试验用的火药全给朕搬到洛阳城外去!这次朕替你收拾烂摊子,若还敢有下次,看朕不扒了你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