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 第三百零五章 他还真被拿捏住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零五章 他还真被拿捏住了

桑榆微微蹙眉,他这话说的,像是她没了门路不得不求到他面前一样。

要是被他提前将这件事给定了性,接下来的谈判她就得一直低对方一头,远远达不到她想要的合作共赢。

她没顺着桑永年的话继续往下说,反而低头在放到一旁的挎包中翻找起来。

见她没搭茬,桑永年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他这个侄女,有几分本事啊,看来他四弟口中之言,也不尽是吹嘘。

桑榆故意翻找了挺长时间,而后才像是刚刚在那一览无余的挎包中翻找到所需的东西一般发出一声惊叹。

“可算是找到了!”

她献宝似的将那几个小挎包放到桌上,推到桑永年面前:“二伯您看,这就是我想跟您谈的生意。”

桑永年视线落到桌上放着的挎包上,伸手拿起其中一个,左右翻看几眼,又重新放回桌上。

“榆儿怕是还没睡醒,区区两片布缝制出的小包,又有何生意可谈。”

在他看来,这小布包也就针脚细密值得夸赞一二,其余部分再没任何可圈可点之处。

他看不上,这点不出桑榆的预料,在很多东西出现并流行起来之前,人们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还需要这样东西。

只有等切身体会到东西带来的便利,才会明白它的价值。

桑榆拿起桌子上的小布包,仔细整理好后复又放回桌上,而后才微笑着看向桑永年。

“二伯觉得此物无用?”

桑永年常年在生意场上与人勾心斗角,哪会被她三言两语唬住,丝毫不慌应答自如:“确实无用,钱袋便有同样的作用,又何须特意去买这布袋。”

他这话不无道理,寻常人家出门不会带太多钱,腰带、里衣、甚至鞋袜中都能藏钱。若是有大桩的金钱交易,直接约去钱庄就是。

而大户人家的有钱人就更加省事,往腰带上挂个钱袋子,大钱自己付,小钱自有身边的小厮给。

更加大额的花销直接刷脸记账,回头让账房直接去府上取。

桑榆轻轻颔首:“二伯说得对也不对。”

桑永年面色不变,好整以暇地看向她,似是在等她继续往下说。

“您说的那些道理我都知晓,只是二伯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我这布包从一开始就没想与钱袋竞争。”

桑榆是见过谢秋槿专门给桑永景缝制的钱袋的。

先前她给桑永景的那一两碎银子一直放在他手里压身,他是腰间、里衣、鞋袜里来回藏了个遍。要不是觉得下作,甚至想藏裤裆里去。

实在看不过眼的谢秋槿,在给家里人缝制完冬衣后,用剩下的碎布给他缝了个钱袋。

还没有桑兴皓巴掌大,却被桑永景如获至宝般地收下,从此一直挂在腰间。

后来到青寰街后,桑榆特意观察过。腰间挂有钱袋的,多是些富家公子,钱袋小巧精致,里面装的都是碎银。

倒是那些富家小姐,一个个都不乐意挂钱袋,更愿意挂香囊、熏笼一类的装饰品,步步生莲的同时彰显品味。

她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把斜挎包与钱袋放到一类去竞争,而是打算单独创造出一个新的类目与需求。

桑永年听出其中的几分门道来,原本兴趣缺缺的他微微坐直身子,目光如炬地盯着桑榆。

“榆儿打算如何做?”

鱼儿上钩了,桑榆唇角勾起,没卖关子,指尖在桌上轻敲。

“我今日拿来的,不过是最简单的一种,名曰斜挎包。顾名思义是可以斜挎在身上的包,而不同的样式我还能拿出来几十上百种。”

说到这里,她没再继续往下说,只意味深长地对着桑永年笑了笑。

感恩后世各大服装品牌长达数百年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才能让她在看见斜挎包的一瞬间想到了做箱包品类的生意。

桑榆依稀记得后世有句广告词,说的好像是,世界上没有不喜欢包包的女人,如果有,一定是买的包包不够多。

她记不清这话是自己从哪听来的,但她知道,越是有钱的人越喜欢攀比。

从衣食住行但身边的丫鬟婢女,皆要比旁人的更好更优秀。

而她,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爱攀比的富家小姐们,再开辟一条新赛道——箱包。

桑永年的商业嗅觉没有敏锐到能一眼看穿箱包带来的利润,但他依旧隐隐觉得桑榆说的这事的确有利可图。

他轻轻摩挲着左手大拇指戴着的翠玉扳指,思考着要如何回答才能不落下风。

这事他想掺一脚,但得占大头。

“榆儿啊,这事你说得还挺好,但毕竟没有先例,谁也不知道事能不能成、能做到何种地步,你看……”

桑永年一开口就是略含贬低之意,像是在说自己特别不看好这桩生意的前景一般。

要是眼下坐在这里的不是桑榆而是桑永景,估计下一秒就得抱着他的大腿,哭嚷着二哥高抬贵手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出资,自己只占小头就行,然而他对面坐着的是桑榆。

听见他贬低的话语,桑榆不急不恼,只伸手将另外两个包一并叠整齐重新放回自己的包里。

做完这一切之后,她端起面前早已凉透的茶一口饮尽:“二伯,这茶可真不错。”竟是直接不再提合作之事。

小狐狸!

桑永年暗骂一声,也不知道他那个蠢钝的弟弟是怎么生出这么个八百个心眼子的女儿。他不过才稍稍表态竟这般作态,欲要拿捏自己。

关键是,他还真被拿捏住了。

桑榆的描述不尽详实,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告诉他,一旦错过,怕是以后很难再横插一手。

创新二字说来简单,似乎每行每业随时随地都在创新,但实际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桑榆话里的底气不似作伪,她像是真的能拿出几十上百种的新包来。

岭南城里的布行何止数十上百家,桑榆只要能拿出十来个包包样式,随便去哪家都是座上宾。

若是如此,今日二人的身份形势瞬间逆转,得是他上赶着去巴结桑榆。